【写作集训营68】斜杠青年的专业主义

Day 068 2016-6-12

上善若水任方圆

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而装酒的圆瓶子又一般放在方盒子里,方圆之间,各得其妙,正如古诗所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具呈”。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S点评:我有一篇文章叫规则的执行

思路:

看到材料,我就想到了最近很流行的斜杠青年。我自己对斜杠青年的概念,一直比较认同,只是对“斜杠”这个词儿很反感。似乎拥有了“斜杠”这个标签,就潮了很多似的,其实就是一个炒冷饭的词语吧!

再看了今天S对斜杠的评价,于是就有了灵感。

斜杠青年的专业主义

大冰说,平行世界,多元生活,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是每个人的权利,每个人都有权按照自己的想法,尝试多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我想,这就像水一样,放在方盒子里,就呈现方形;放在瓶子里,就呈现圆柱形。

这就像,大家说的“斜杠青年”。

什么是斜杠

最近很流行斜杠青年,朋友圈不少人都嚷嚷着要做“斜杠青年”。我觉得这个词儿挺新鲜的,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我脑海里浮现的是“不在状态?脉动回来!”的即视感。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去百度了一下:原来是身份的分割线。

我觉得这不奇怪啊,很多人都能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说出几个头衔来,是不是也要给自己的头衔上加斜杠?那些身兼两职、三职,甚至名誉顾问,多了去了。

常常看到新闻联播提到一位领导,也会先说一大堆头衔:XX马克思主义者、XX主席、XX委员、XX长,然后再念名字。是不是还可以再加一句:斜杠领导?

这不是在炒冷饭么?那我还是“破折号青年”呢!

(公司的运营总监——的茶水工)

如何做到“多面手”

当然,玩笑归玩笑。我其实也很赞同成为一个“多面手”,只是对“斜杠”这个词儿有些反感。感觉就是故意标新立异。

说到“多面手”,我最先想到的是大冰。

话说回来,大冰本人也不喜欢被任何身份来定义。他不喜欢别人说“哎呀这是一位民谣歌手”或者“大冰是个作家”之类的;他就是他,不是某个职业的标签。

所以,在他的书的封面,写着他的不同身份标签:作者、主持人、银匠、歌手、酒吧老板、佛家弟子......

而“斜杠”也是标签的一种。


那么,如何做到成为一个“多面手”呢?

我以为,应该先成为一个专业的人,再考虑多面。

比如,有些家长认为英语很重要,于是就让两三岁的孩子去补习英语。殊不知,语言是一个人思考的基础;两三岁的孩子,自己的语言结构还没建立起来,就去吸收别的语言,那么可想而知他的思维体系会是多么混乱?

为什么说语言是思考的基础呢?

试试看:当你在想问题的时候,脑海里是不是有一个声音在说话?你仔细想想,那个声音说的,是英语、是普通话、还是你家乡的方言?

再比如:当你看到危险来临的时候,心里的声音在对你说“跑”还是说“run”?

而且,在没有打牢一个领域的基础,我们又去开一个新坑,然后觉得新坑太枯燥,又去开一个......当开到四五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身后全是坑,手里却没有一个拿的出手的完成品。

这不叫“多面手”,也不是什么“跨界”,也不能说是“不专注”;这个词儿,小学老师就已经跟我们说过了——叫“三心二意”。

“精”,还是“泛”?把握好度

当然,如果一定要埋头把一件事做到100分,才能做另外一件事,这样就有些过分了。

我读书的时候,放假也不能去实习么?我放假实习的时候,不能抽空去把驾照拿到么?

这是好事啊!

但如果我们上课的时候去练车、练车的时候还看小说,那就不应该了。

我常常听说:术业有专攻,也知道大前研一的“专业主义”;但是,我同时也明白:如果一个人只会一两种技能,那么肯定会比较容易被淘汰的。

所以你看,即使是秋叶大叔,也在一边教PPT、一边组建社群、一边开发新课程、一边给大学生答疑、一边研究新媒体营销、一边研究知识性IP、一边写书、一边......

对了,秋叶大叔的本职工作,是在大学教机械制图的。


也许你会说:技多不压身,多学一点,不是很好吗?

对啊,我的一个朋友,就是那种什么都懂一点的人。他的兴趣很广泛,悟性也很高,但是他摄影的构图不好看、Ps的图层用不精、写微信排版又不漂亮、做PPT审美有问题......

以前我会笑他,现在我发现,这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

“精”和“泛”,我们还没到秋叶大叔那样的阶段,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所以,还是先做好“单杠青年”,再去找第二条、第三条杠吧!

到那时候,不用刻意去掰,你会发现自己已经弯了——

啊不,是斜了。


附上S对斜杠的理解,作为参考:

我们都说要做宽口径厚基础的T型人才,一横就代表面,但核心是一竖,代表特定领域的专精。在专精的基础上,拓宽面,才有好的价值。但是深挖那一竖的工作比较难,有很多人把这一竖打歪了,没有形成一个自己的专长,变成了一斜。于是这群人想了一个名字,叫自己斜杠青年。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作集训营68】斜杠青年的专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