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川西北之| 马尔康的烤洋芋和烤洋芋的老板娘

到达马尔康已经是大年初三了,马尔康市(原马尔康县),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管辖的县级市,亦是该州首府,藏语意为“火苗旺盛的地方”,引申为“兴旺发达之地”。马尔康是以原嘉绒18土司中卓克基、松岗、党坝、梭磨四个土司属地为雏形建立起来的,亦称“四土地区”。

马尔康紧紧偎依着梭磨河两岸而建,整个市区长度4公里,宽度仅仅几百米,被后来者称为“瘦成一道闪电的城市”。

我们抵达马尔康的时候是晚上,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招待所,没有暖气。饥寒交迫的我们放下行李就到街上去买吃的,整个街道上清清冷冷,几乎看不到行人,潮湿的空气不知道是因为下过雨还是马上要下雨,让我们感觉更加的阴冷。

走了半条街,看见一个写着小卖铺的窗口,里面有灯光,我们试着敲打窗户,一个藏族男孩探出头来:“买什么?”

“有什么可以吃的?”我们基本上看不到里面,只能问。

小男孩跑进房间去叫了妈妈过来,有方便面和火腿肠,还有香烟、和青稞酒,真是我们都需要的。老板娘算好了价钱我们准备付钱,一阵烧烤的香气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什么味道这么香?”我们好奇地往窗户里面探寻。

“我们在烤洋芋,你们想吃么?”

和老板娘又一番商量,给我们烤了十块钱的洋芋,那个烤洋芋是我印象当中最好吃的烤洋芋了。每个洋芋都只有乒乓球大小,细腻香甜,外面加了藏羌特有的调料,加上有青稞酒作伴,那天我们吃饱喝足在睡袋里一觉到天亮。

第二天从卓克基土司回来,我们又想起来前一天的烤洋芋,一个是因为那个烤洋芋太好吃了,另外也是因为春节与藏历新年难得的重叠在一起,县城里主要居住的藏羌和汉人都放假了,商铺也都关了门,我们也实在没什么好吃的。

“你们又来了,今天想买点什么啊?”藏族老板娘远远地就看见了我们。

“还是想吃你的烤洋芋啊!”我们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哈哈,这些大城市的人就是奇怪,喜欢吃我们这里的洋芋!”藏族老板年扭着头和在屋里的男人大声聊着我们。

可能是因为昨天买了她很多洋芋,也可能今天我们来的早,老板年就摆出了一个小桌子,放了几把小凳子,我们就围着桌子坐下来,边喝啤酒边等。

仔细看老板娘的五官,有点像记忆中的阿依古丽,没有藏族人的高原红,皮肤是那种健康的颜色,穿着羽绒服,但是裙子还是藏人的服饰。她一边烤着洋芋,一边给我们讲起她的爸爸。

她的家在草原牧场,有很多的牦牛和羊,一年卖牛和羊的收入很高,多达十几万到二十几万不等。他的爸爸总是留下家人的生活所需后,就到寺院里去供养那些修行的喇嘛。爸爸是个很虔诚的佛教徒,遵循着佛教徒“少欲知足”的生活信条。

可是年轻漂亮的女儿不愿意过这种清淡的生活,成年以后去了深圳、广州,到了上海、北京,遇到了现在的男人,有了那个小男孩。

在外面跑了一圈的女老板带着爱人和孩子,还是不愿意回到草原上去像爸爸那样生活,但是她还是回到了马尔康。她说,离爸爸近一点,离寺庙近一点,心里安定一些。


远处笼罩在薄雾中的黛青色的山峦是背景,空气中的温润总是感觉像是有雨,马尔康安静的街道有点不太真实,进进出出的藏族老板娘一会喊着话和屋里的男人聊天,一会儿扭过头来招呼着我们,那个小男孩就倚着门看着我们,也不走近,也不离开。

就这样一副画面不太真实地留在了记忆里。

(照片是后来的马尔康,是我记忆中的第n个版本了,但是空气感觉还是温润的。)

穿越川西北之| 马尔康的烤洋芋和烤洋芋的老板娘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穿越川西北之| 马尔康的烤洋芋和烤洋芋的老板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