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讲话中,“确定性的迷思”是让我感触很深的。
讲话的对象是大学一年级上学期学生,《社会学概论》是他们学习的第一门专业课。老师之所以在这堂课上,选择把“行动主义”传播给同学们,
原因是基于自己对于自己的经历、自己见过的多届学生的经历而发现的问题,
来源是从具象问题、做法中的抽象总结,加上老师的哲学、社会学功底。(老师本科学哲学,功底很深)
我就是他学生里被他当做“行动主义”的反面教材,在各种场合,从8年前到现在,提过最多次的一个学生。想的太多,从来不行动。
我们之所以迟迟难以行动,原因之一是一个【认知】——追求确定性:
1.一定有个确定的、最佳的方案
2.如果不按那个方案走,我就走偏了,就浪费了时间
3.所以我一定要找出来这个方案
4.找不出来我就不动
这种【认知】带来的【行为】是,
1. 所有时间、精力、注意力,都关注在:找一个方向、方案,希望谁能给我一个方向、方案上,
2. 同时,忽略了很多我们本可以学习的东西。
这种【行为】带来的【结果】是,
1.找了很久,迟迟无法找到,
2.就算找到一个,心里也没底,觉得不对。因为你没有去实证,也没有对事对人的足够认识,你怎么会有判断力?
这种【结果】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1.很郁闷,没意义
2.没有做出来任何结果,哪怕是错的,就没有拓展自己的认知,停留在原地。
为什么会有这种认知?
1.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模式、环境
2.这种认知本身能给人带来的“认知减负”——只要找到,一马平川。所以,你只需要——找。貌似成功很简单,所以我们会愿意相信。
3.在某些环境里,比如高中,这种认知确实适用,而且确实可行。但我们忽略了,不是所有时段、所有情况都一样的。
为什么高中毕业后,我们的生活不再是确定性的?
这部分内容较多,之后完善,简单记录
1.社会在变(社会学主要关心社会结构,结构在不断发展)
2.人在变,人的眼界、认知、价值观、能力……在变化
3.人和社会结构的相互作用方式在不断变化
记得好像是采铜写过,以前是“游乐场”,拿着票、拿着地图去一个个项目排队即可,能不能玩到、会有什么体验,是完全可期的。
而现在是“荒野求生”,你和自然都在变,需要你们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