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旋印象

中关村创业大街上的中国投资人中心象是一爿上下两层的小咖啡馆,面宽三四米,进深不足十米。梁旋站在靠墙的小讲台后面,身后是LED显示屏,利落的平头和黑衬衫,衬得瘦削的脸上眼睛很亮,眼神里带着些肃穆。

这是《大鱼海棠》正式上映后的第16天,票房已过5亿元,清华的校友在这一天邀到梁旋来说说创作的心路历程和对动画电影投资的感悟,台下三四十人的听众以清华校友、各路投资人为主。

梁旋的开场白提到他2001年考上清华大学热能工程专业的本科,2003年退学,与清华美院好友、《大鱼海棠》的另一名导演张春一起创业做动画,2005年成立了彼岸天北京文化有限公司,《大鱼海棠》的联合出品人之一。他说十年来除同学外,他未和清华校友交流,《大鱼海棠》是他的第一部动画电影,用他自已的话说是“第一张船票”。随后他播放了23分钟的视频,讲述幕后的艰辛创作历程——2004年创作出影片相关的第一部短片,2006年创业后获得第一笔投资,开始投入《大鱼海棠》长片的创作,漫长的四年多寻找投资之路,中间公司倒闭、团队解散。视频里为他们做饭多年、不离不弃的刘正兰有多次特写,我想现场的很多人被这一幕感动,梁旋接下来的讲述就更容易到达听众心里。

交流中梁旋说影片成功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如何选取电影主题,创造电影的世界观。他认为比较经典的动画电影有《狮子王》、《玩具总动员3》,前者讲述的是一个人如何发现自我、面对自已的父亲以及在自然界中重新找回自已的位置,后者讲述的是人与人之间遗弃与被遗弃的关系。《大鱼海棠》灵感来自于庄子的《逍遥游》中对时间、自由、顺势而为的浪漫想象与表达,创作团队也到中国的古老神话典籍里去找灵感。他认为要找到共通的主题,才能连通到每个人的心里。

二、想象力如何融合在电影情节里。梁旋说《大鱼海棠》的整部片子没有强的外部压力,没有正反派,是一部有想象力、感性的电影,影片定位的就是16-25岁的女性观众。网络上的评论两极化,一是感性的观点,一是理性的观点,他接下来的创作会考虑如何平衡理性与感性的观众。他还提到影片有大量留白,让观众想回头多看。

三、好电影要有层次。《大鱼海棠》第一个层次是童话故事,第二个层次是关于守护的故事——椿守护鲲,湫守护大鱼和海棠,第三个层次是关于自由——顺势而为追求自由,影片里小鱼成长为大鱼,最后回归。影片还有的是关于家的层面,他自述家乡柳州年年发洪水,家被淹了,不断搬家,由此他想到“家在哪里?”他提到“处在一段关系中,会有家的感觉。”影片试图帮助观众思考自已的处境。最后一个层次是人与神的关系,人虽是血肉之躯,但灵魂不灭。他认为故事的层次思考清楚才能到达观众那里。

四、影片的创作历程让观众感觉与创作者一起成长。我记得电影宣传里用了“海棠花开12年”这样的表达,隐喻12年的创作历程——从2004的雏形、2007年开始创作长片、2010年在动画展上获奖、2013年的众筹和光线传媒的正式投资,包括后续的主题曲发布、明信片预售等有一条明晰的发展、成熟之路,观众从陌生到熟悉,最后通过众筹参与了影片的制作。梁旋说电影就是造梦,观众观影时会想影片是否真诚,观察创作者是否真诚,真诚的创作更易获得认可。他认为电影是与观众交流的过程,不能是灌输,电影要让观众回味。

五、技术层面上如何标准。电影画面要好看、独特,即电影要有卖相。国内动画电影技术层面与好莱坞相比有很大差距,他尽可能缩小差距。《大鱼海棠》由日本作曲家吉田洁花了两年时间完成作曲,声效部分选的是香港有经验的公司来做,配音演员用的是老戏骨、专业的配音演员,出发点是让最合适的人来做事,他认为专业、有热情的人投入度更高。而制作过程中行业里的人情世故、从制作费里扣费用用于他途两项潜规则他都放在作品后面。

互动环节里,新华社的记者提到如何发展中国动画产业的命题,梁旋的回答是下一步会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会到迪斯尼学习如何讲故事及制作流程更合理。他提到动画成本70%在人的酬劳上,人才需要成长,主创团队、制作团队要成长,不能一蹴而就,电影投资要有耐心。有投资人问影片女主角椿为了自已的爱情,毁了村子和家庭,片中说“只要是善良的,对错都是别人的事”,是否应该争议?椿用半条生命给灵婆是行贿,违反了规则,规则打破会造成秩序混乱,导演对此有什么样的思考?梁旋的回答是不要站在商业视角来看待椿不顾一切要挽回鲲的生命,她一开始相信族人的偏见,对人类不信任,害死了鲲,后来知道救鲲对族人的后果后采取行动弥补及承担责任,他认为“每个人都会面对这样的抉择,人在抉择时往往不清楚真正的结果。要考虑一整个事情,而不是一个点。”对于第二个问题梁旋的回答是灵婆本已说明自已是生意人,椿只要知道自已的出发点是好的。有投资人问:影视投资是一级市场投资中风险最大的,投后管理难度高,因较专业,投资人往往无能力监管,如何规避风险。梁旋的回答是没必要监管,看准团队,帮助有志向的做电影的人,他认可孙正义的弱者战略,不熟悉电影行业、没有资源就不要做这个行业。谈话中他提到自已不买房,不买车,前者他解释说自已住在公司附近,没必要买,后者他知道未来有人工智能,那为什么还要那么辛苦学开车呢?

最后他提到他是家乡那个县城十年来唯一一个考上清华的,他对专业课没兴趣,大学期间他看书、看电影、玩游戏,直到大三挂科四五门,不参加考试而退学。为此他说“不要活在别人对你的期望里,自已静下来想自已要什么,要有勇气。”“可以勇敢地在(人生的)某一站下车,寻找别的路。”他说早几年创业时,他知道学习、成长需要时间,要成为顶尖选手需要练好基本功,花了很多时间自学。

清华校友、投资人、本次的召集人孟祥国做最后的总结,他认为梁旋的成功在于:方向明确,有毅力,兼具传教士与杀手的气质,有同理心。关于毅力,他说“创业是外表光鲜亮丽,每天都很焦虑。要成大事要有心理承受力,没有强大心理承受力就会抑郁。”关于传教士,他解释说“要能白活。”这里用了东北方言,就是要能忽悠。

交流会后清华校友在微信圈里说起梁旋大学期间看的哲学书,认为“这就是差距的体现,所以梁导能不走寻常路终获成功”。女校友说她和一个男生一起看了《大鱼海棠》,她的感受是:一个女生养大一条大鱼特别唯美,男生反馈:对影片中的湫十分有共鸣;最后赤裸登岸还可以更有线条更有观感些。这些不无调侃。更多的人感叹“创业不易,坚持更难。”

一面之缘就评价一个人,急了些。码五千字,还要是原创,对于普通人来说也非信手拈来那么容易,更何况90分钟的动画电影,而且是第一部电影作品,由两位新人导演多年打磨、筹措资金而成。今天这么多人的褒贬对沉浸多年的创业者来说可能都是浮云,那些刻骨的爱与痛自已最清楚,只有票房能够成为未来走下去的通行证。

现场有听众说交流会后会以某著名传媒的身份发一条文讯,因为关于影片有两极分化的评价,需要通过导演今天所说的来“平息”。看来不同的解读在一部分人看来是不好的。生活总会有矛盾,在我上边的描述里,能看到艺术偏感性的一面与理性的逻辑之间的矛盾。梁旋引用影片的台词:“有些鱼是永远关不住的,因为它们属于天空。”“每一个不跳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需要用想象力将它们演绎成心灵鸡汤,在内心回响,从而记住作品。这是吸引人的方法之一,用的是感性+想象力,似乎用理性就解读不成。我注意到梁旋在影片制作中既是导演,也是编剧、监制,还是彼岸天这家公司的老板,在这些角色中穿梭、切换,这与专注也是矛盾。

电影是让人公开评论的作品,包括它的创作者,观众锤打、拷问关于它的一切似乎是创作者要正视的一件事,没有什么是完美的,画面唯美、音乐上乘而讲故事技巧欠缺,甚至是创作者本人往往不能合理地自圆其说都是电影的一部分。出发了,行动了,有结果了,可能比等待万事俱备、比冥想无为更可贵。

一场电影的热度很快会散去,一场交流带来的励志感很快也会散去,每天还是平常的生活,脚下还是自已必须走完的路,别人的故事流传至今是因为有一个华彩的句点,我们的故事需要自已用心去演绎。

梁旋印象_第1张图片
梁旋印象_第2张图片

��

你可能感兴趣的:(梁旋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