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想要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这句话恐怕是近两年最流行的吧。人们都想要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有的旅行无关风花雪月,或者无关悲欢离合,只是完成身体的位移,甚至是各种摆拍和各种晒。若身心真的抵达不了彼岸,不能触及另一个世界的灵魂,这说走就走的旅行是否有真正的意义,那就难说了。
“走遍万水千山,得到最初的自己。愿世间温柔的灵魂,都能相遇。”
自去年底开始阅读《美洲小宇宙》、《破冰北极点》,直到今年1月份读完25万字的《非洲三万里》,不禁感叹作家毕淑敏的散文写得好,却更偏爱她的散文游记。
毕淑敏的散文游记集历史、地理、考古、天文、生物、人文、社科等知识于一身,幽默诙谐又传承文化,而《美洲小宇宙》、《破冰北极点》和《非洲三万里》是游记中的精华,是毕淑敏跨越美洲、纵贯非洲,并远抵北极的真实记录和切身感受,很多精美绝伦的摄影照片让读者身临其境。
《美洲小宇宙》描写的美洲,令人新奇欣喜,而《破冰北极点》里的北极之旅更是一种对于旅行意义的颠覆。不过,我更想说的是《非洲三万里》这本书。
英国伦敦泰晤士河北岸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历史悠久。大教堂地下室里有一座普通的无名墓碑,从外形和材质都不能与周围的亨利二世到乔治三世等二十多位英国国王的墓碑相比。无名墓碑墓志铭原文如下:
“When I was young and free and my imagination had no limits,I dreamed of changing the world.
As I grew older and wiser,I discovered the world would not change,so I shortened my sights somewhat and decided to change only my country.But it,too,seemed immovable.
As I grew into my twilight years,in one last desperate attempt,I settled for changing only myfamily,those closest to me,but alas,they would have none of it.
And now,as I lie on my death bed,I suddenly realize:
If I had only changed myself first,then by example I would have changed my family.From theirinspiration and encouragement,I would then have been able to better my country,and who knows, I may have even changed the world.”
当翻开《非洲三万里》的第一页,我首先想到了这段无名墓碑的墓志铭。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正是看见了这段碑文,放弃了似锦前程而毅然走上从政之路。
Beyond乐队的《光辉岁月》粤语版由黄家驹填词,就是为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创作的作品。《光辉岁月》改编后成为汕头大学的校歌。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终将目标缩短了些,决定只想改变这个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
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做一些事情。
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一本好书可以从中汲取营养、力量和自信,而好的作者必然会用好的文字传递一种信仰。
非洲的全名是什么?毕淑敏将这个问题作为序言开篇,并向读者交代了远赴非洲旅行的想法和由来,原来,是“非洲之傲”勾起了作者要完成“史诗般的旅行”的想法。
“非洲之傲”,一列驰骋在非洲大陆的火车,顶级奢华,有很多线路可供选择,但其中有一条线路一鼓作气穿越非洲,每两年发一趟车。“非洲之傲”,从南非开普敦到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行程近6000千米,历时14天,途经南非、纳米比亚、津巴布韦、赞比亚、坦桑尼亚五个国家,纵贯南部和中部非洲。
毕淑敏在书中第14节才开始写乘坐“非洲之傲”穿越非洲的旅行所见与所闻,直到第22节。全书共28节。
人类起源和迁徙的历史,非洲贫民窟索韦托,好望角,海豹的肆意屠杀,开国总统夫人格雷萨·马歇尔(曼德拉的第三任妻子),及曼德拉牢狱27年的罗本岛......本书用前13节内容,带读者走近非洲,非洲不再遥远和陌生。而“非洲之傲”在穿越非洲时,毕淑敏最大的感受——世界顶级奢华的列车衬托之下的非洲的贫穷,而这条由中国援建的坦赞铁路,40年过去了,依然没有改变非洲的贫穷落后。
当年享誉世界的金伯利矿坑盛产无数钻石,引发了世界淘金浪潮,“非洲之傲”途经矿坑,会带着人们游览那著名的矿坑。
“钻石被发现的时间以及之后归何人所有,都有神鬼莫测的规则操控着。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钻石占有者,都不过是它的匆匆过客。”
但全书印象至深的是第23节“黑奴在这里拍卖”。
“在桑给巴尔岛,海风习习,风景如画,但我始终内心冷得皱成一团,我目睹了人类近代史上,人与人之间最可耻、最卑劣的一页。”
桑给巴尔岛位于非洲东海岸,这个岛盛产香料,同时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而成为非洲黑奴贸易的中转站。
去程:欧洲商船到达非洲,随船装运廉价日用品、枪支弹药,抵达非洲港口卸货,同时再装运黑奴。
中程:欧洲商船满载黑奴即为奴隶船,横渡大西洋后到达美洲,船主赚取贩卖奴隶的钱财,而后,买下糖、烟草及当地矿产和金银。
归程:奴隶船运载货物,返回欧洲。
去程——中程——归程,连接成三角形,就是臭名昭著的大西洋三角贸易。这就是非洲黑奴如何贩卖到美洲的殖民贸易,这惨无人道的贸易让多少家庭离散,让多少黑人死去。桑给巴尔岛上关押黑奴的牢房更是阴冷无比,没有人性可言。我为之震撼。
“曼德拉是历史上罕见的伟大政治家,他饯行的种族和解政策,具有深刻的远见和极大的胆魄。他带领南非选择了和平和解的新纪元。”
那么,种族隔离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曼德拉又是如何揭竿而起,又怎么会选择种族和解呢?《非洲三万里》会告诉你。
友情提示:阅读《非洲三万里》需要一定的世界历史知识。
“钟声响起归家的讯号,在他生命里,彷佛带点唏嘘,黑色肌肤给他的意义,是一生奉献,肤色斗争中。年月把拥有变作失去,疲倦的双眼带着期望,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接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光辉岁月》”
荐读1:《漫漫自由路:曼德拉自传》,作者:纳尔逊·曼德拉。
荐读2:《曼德拉传》,作者:安东尼·桑普森。
在阅读中,期待我能与温柔的灵魂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