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说话,小孩少插嘴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么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规则制定者决定游戏的玩法,然后所有参与游戏的人只能配合,不许对游戏规则提出异议。就像许多话唠小朋友,总喜欢在家庭聚会的时候打断父母长辈之间的对话,不停地问这问那招大人们烦,最终烦不可耐的大人们强硬地丢下一句话:大人说话,小孩少插嘴。以绝对压制性的态度把自己的孩子变成一个哑巴。

这种现象我们可以引入到自然界里的食物链法则中,弱肉强食这个词语很形象地描述了这个现象。用通俗的话语来阐述,那就很简单了:你弱就不要再反驳了。而怎么理解“弱”这个字眼呢?就目前来看,这个字可以泛指为人或事“有问题、有把柄”。

举个例子,前段时间“38元青岛天价大虾”这个事情挺火,不仅将山东旅游苦心经营的“好客山东”招牌毁于一旦,也让全国人民看了笑话。那么关注过整个事件的朋友们有没有发现,在媒体对这件事情铺天盖地的报道中,我们听到和看到的都是受害一方,也就是消费者发出的声音,基本上没有任何人站在店主的立场上去反驳什么。那么假设这个事件存在于一个虚拟的法庭中,原告方消费者的愤愤不平吸引了我们的关注点,激发了社会的同情心,而被告方店主却一直低着头接受道德的审判,连个辩护律师也没有。那么,咱们真的要心平气和地问一问扮演陪审团角色的媒体们:你们真的做到了公平吗?

你可以认为上面一段内容是我为了哗众取宠而胡编乱造出来的逻辑。那么,我们来聊一部电影《12公民》。整部影片的剧情大概是这样的:暑期一所政法大学内,未通过英美法课程期末考试的学生迎来补考。他们组成模拟西方法庭,分别担任法官、律师、检察官等角色,审理的正是一桩社会上饱受争议的“20岁富二代弑父”案。12位学生家长组成了陪审团。这些人来自社会不同阶层,有医生、房地产商、保安、教授、保险推销员等。他们在听取学生法庭审理后,将对本案做出最终“判决”。这12名陪审员互不相识,但按照规则,他们必须达成一致,才能结束审判。第一轮投票,就有11人认定“富二代”有罪,所有人证物证都指向这一结果的情形下,这位年轻的嫌疑犯离舆论上的死亡只有一步之遥。所有的线索都被逐一讨论,随着审判的进行,疑点出现,每个人背后的故事也浮出水面……最终,12位陪审团成员一致达成“富二代无罪”的观点。一个月后,案件水落石出,富二代果然无罪。

鉴于我的工作范畴在汽车行业内,会接触到一些关于汽车品牌、车型以及经销店的相关报道,在这些报道的内容中,多数以“批判”和“揭露”为主。就像对于某一个汽车品牌,只要是你的销量不佳,就会被冠以“产品路线不对、经营方式有问题、服务态度不行”的高帽子。当然,一些报道都是从群众中来,要替群众发声的。可是,这些报道中所有撰写稿件的记者基本上或多或少地把“被告方”,也就是需要被批判和揭露的品牌、车型或者店面,刻画成一个无恶不作的反面形象,是不是的确有些不合理?

其实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一个思维转换或者角度转化,都会让人看到不一样的世界。虽然有句形容此种彼此对立的话叫: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可是我们基于自身立场出发的言论,永远带着雄辩的色彩。而在这样一个近乎辩论性质,一定要决定某一方对错的争论中,显然是谁的嗓门大谁有理。

在此,我特别为曾经遭受负面评论和报道的汽车品牌打抱不平,因为仅仅是报道需要一个“典型”,你们就成为了那个典型。在压倒性的舆论压制和道德压制之下,所有被迫成为“典型”的你们,可能也就剩下忍气吞声了吧。毕竟话语权掌握在大人手里,小孩就别插嘴了。

好了我说完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人说话,小孩少插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