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说喷——香的,大概只有焙子

敢说喷——香的,大概只有焙子_第1张图片

上个月在张家口市住了半个多月,某天去超市,在主食部问有焙子吗?两个中年妹妹不约而同一脸懵。咱向前凑了凑,提高嗓音重复一遍:“焙子。有焙子吗?”“焙子?焙子?没有,没有”,两个中年妹妹不约而同回答如斯。咱本来想说烧饼,怕人家不知道,特意说焙子的。确实没有?把主食部找了个遍,果然没有。然而倒有烧饼。肯定算本地特色美食的焙子,这么大的超市居然不做,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大姐们完全不懂像想象外星人,这得多震惊人?

住地小区旁边的另一个小区,底商本来有个门脸儿,大字写明“呼市焙子”,每天早晨去买两个,吃一个半剩半个,就放在餐桌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零零星星都吃完了。此番再去,门脸儿改成饸饹摊儿了。幸亏桥底下有个电动三轮,天天早晨卖焙子,到点儿就走。然而很可惜,不是麻油做的。有天大雨,这老兄偷懒没来,好勇斗狠劲儿上来,开车跑一圈儿,在市中心买到两个,居然是麻油的!!!当时感觉人有时候就得有一股子不服气才能有所得吧。

这么好吃的焙子是不是已经被本地人抛弃了?或者,做法肯定已经改了,本来是麻油,现在基本都是其他植物色拉油。价格就显出来了,麻油的一般两块一个,现在是一块五。味儿不是变了,而是整个就没了。

焙子,看这两个字就知道大概做法,白面发面,好像都加碱,有卷糖的,有包糖的,也有揉糖的,白糖红糖。也有椒盐的,也有原味儿的。方的圆的长圆的长方的三角的,全看人家心情。搁炉子里烤出来的,所以是焙。焙子,这么好吃的东西,至今都没有一个芳名,啧啧。焙子跟各种烧饼最明显的区别是,吃感是暄软,喷喷香。热的现吃端在手里,咬开几口就像一本厚书去了塑封,空气进入,马上就暄腾了,一层一层直愣愣地看着你。喷香啊,热香气缓缓地喷出来。任何烧饼比不了的。再下口得两手捏着点儿,不然糖浆会糊脸上。俺是直到高三第一次去张家口市,才吃到焙子。小学升初中时在另一个大队的中心小学考试,中午和晚饭就是自带着五个糖饼,带没带水已经忘记了。当年要是带五个焙子,两个红糖的,两个白糖的,一个椒盐的,方的圆的有几样儿都要,肯定能考全宇宙第一吧。

焙子的来历,据百度说,明朝隆庆年间,(此处省略千把字)没有锅灶,他们就用平整的两块大石片夹住面团,在篝火上焙烤。这样烤出来的面饼不仅香甜松软,而且特别耐饥,深受工匠们的喜爱。由于是在篝火上焙烤而成,所以大家都管这种面饼叫做“焙子”。

回族做的美食,不能说是回族美食。所以反而在呼和浩特和张家口一带繁荣流行起来,回族聚居的宁夏虽然也有,但美食名单前二十位估计都看不到她的身影。尤其是呼市,早点的主角,至今如此。焙子单吃就相当好了,有人爱变通,比如像肉夹馍一样,开个侧口,里面夹些其他食物。早期常见的是白味儿焙子夹土豆丝,后来,热血男女逆天了,什么都敢往里塞,羊杂碎,羊肉串儿,烧麦,卤蛋,各种腌菜,麻辣烫,最开挂的应该是夹奶油雪糕了吧?这些吃法已经在网上热转将近一年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敢说喷——香的,大概只有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