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优秀员工往往没买房?

首先澄清,本文丝毫没有想法去贬低勤奋工作和刻苦学习的价值,也坚决痛斥房价增长速度超过收入增长速度带来的社会压力。本文只是试图探讨一下,如何对待不确定性其实是人的一种稀缺能力。同时,本文不是学术研究,不对结果的正确性负责。

有智者跟我交流过一个观点,说他走南闯北很多年,国内国外都待过,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 -- 那些在工作当中特别勤奋努力的人,往往除了自住以外 ,都没怎么投资房地产。这些人虽然事业看上去更成功一些,但是个人总资产却不见得有那些工作中经常偷懒取巧,却买了一堆房子的人多。甚至这两类人在学校里就能看出端倪 ,前者是学霸,后者中不溜秋,甚至调皮捣蛋。

没找到有效的数据 ,只能环顾了一下四周,貌似还真有这个现象。那些工作极其刻苦的,往往止步于自住需求,并没花太多精力在投资性需求上。而那些买了好多套房子的人,往往并不是工作中表现特别出色的,或者至少不是特别刻苦的。

是因为勤奋工作者没有多余的时间?还是他们看不上投机的行为?学霸们智商这么高,不可能比后进分子对房地产市场的分析更差。

或许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不管是学校里的学霸,还是工作中的优秀员工,往往有以下共同点:

1、有给定的目标:学校里老师会分配学习内容,给出考试题目;工作中,公司或者上司会给出明确的业务指标。

2、有确定的答案:学生学的好坏,最终取决于能否快速、准确的完成考试,且考试的答案是清晰明确的;员工干的好坏,最终取决于能否在公司的制度和文化框架下,快速、准确的完成任务,越是大公司,员工的目标往往越具体和明晰。

3、有即时的收益:学生每学期都会进行一次评估,学生马上就会知道自己的评估结果以及能否升入下一学年,能否有奖学金等。员工,尤其大公司的员工,往往也是按照季度和年度考核,最多一年就能知道自己干的好坏,干的好就肯定可以加薪,持续干的好就会得到升迁。

4、采取行动没有风险:风险来自你不学习,不工作,或者学习不够好,工作不够好,但是你刻苦学习和你勤奋工作本身,却没有风险。

但是,投资房地产就不同了,甚至恰恰相反:

1、没有给定的目标:除了自住,没有人会给出你必须买房的要求,这个目标必须自己给自己制定。

2、没有确定的答案:回到20年前,10年前,不管再怎么分析,也不会有人能给出确定的投资回报率,没有人会知道房价就究竟是涨是跌,或者究竟能涨多高。

3、没有即时的收益:买房者极少会在第二年就卖出 ,往往整个投资行为的完成,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而房价也不是每年平均上涨的,经常会有短期下跌、连续盘整、忽然上涨等情况。

4、采取行动有风险:和学习工作最大的不同是,你做了就会有风险,买入就必须得承担房价下跌资产缩水的风险,更不用说大部分人投资房地产还得贷款。你不做,就没有投资风险 ,你做了,反而有了风险 。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学习和工作的模式类似:由他人给出目标,自己负责执行,干的好回报就高,干的不好回报就差,不干有掉队的风险,干了没有什么风险 。投资房地产却是另外一种模式:必须自己给自己制定目标,赚的多少和你干的好坏关系不大,不干没有风险 ,干了反而有亏钱的风险。

简言之,前者是被动的处理确定性,后者是主动的处理不确定性。

我们不能说,学习和工作好的人都不擅长处理不确定性 ,都没有主观能动性,也不能说后进分子们都是天生的投资者。而是说,有很大的可能,现有的学习和工作(主要是大公司)模式,更容易挑选出那些善于被动的处理确定性问题的人,而这些人也在表现优异的过程中,也不断的强化了这个能力。那些擅长主动的处理不确定性事情的人,却很难在学习和工作中名列前茅,当然,他们如果太懒、太笨,也不会有其它的机会。

设想一下,一个什么样的大学教育体制,能筛选和培养出房地产投资者呢?得是学生自己出题目,而不是老师;题目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得分的高低和是否刻苦没有关系,可能反而和全校的科研水平高低更相关;考试结果不会马上公布,会分散在整个大学四年,甚至毕业以后随机公布;整天睡觉的人可以保证以最差的成绩毕业,你积极的学习,有可能高分毕业,却也有可能不及格被淘汰 。

碰巧今天还看了一篇张维迎的文章,关于知识和企业家精神。

张维迎讲到,哈耶克把知识简单分为两类:硬知识和软知识。硬知识是指能用诸如语言、文字、数字、图表、公式等方式表达和传播的知识。此种知识人人都能得到,也可以集中使用,比如牛顿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都是硬知识。软知识是指没有办法用语言、数字、文字、图表公式等方式表达和传递的知识,比如诀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老子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即是此意。迈克·博兰尼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 (Explicit Knowledge) 和默性知识 (Tacit Knowledge),硬知识就是显性知识,软知识就是默性知识。软知识的基本特点是没办法进行有效传递,但它对决策非常重要,特别是对创造性的决策。

企业家和管理者之间有什么差别?简单说就是他们制定决策所基于的知识不太一样。企业家决策主要靠软知识,管理者决策主要靠硬知识。经济学和大部分管理学里讨论的决策都是基于硬知识的决策:给定目标和可选手段,如何选择特定的手段满足给定的目标。这跟真正的企业家决策相距甚远。真正企业家的决策不是来选择手段满足给定目标,而是寻找可选择的目标和手段本身。企业家精神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选择能力的高低。换句话,管理者是使用工具,企业家是创造工具。管理者是实现目标,企业家是创造目标。

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家、创业者和房地产投资客的思维更加接近,他们都必须得自己给自己设定目标,都必须面对不确定性做决策。当然,企业家所需的技能毫无疑问更胜一筹,因为企业家必须创新。

有人说,所谓的创业成功,无非就是一群解答题高手做对了选择题 。

以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优秀员工往往没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