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 l 折腾日记5/21

1.商品应在场景营销

第一次脑子里蹿出来“场景营销”,是前几天在日本参观茑屋书店。

0412 l 折腾日记5/21_第1张图片
茑屋书店

当时发了一条朋友圈:

茑屋书店刷新了我对于“流量”的理解:从宏观看,书店可以带来的是各种各样的流量。从微观来看,流量可以被场景细分:看婚纱书的、看服装书、看烹饪书、看成功学、看工具书、看明星书…每一类用户对应该类用户的需求。你逛的是书店、是婚纱店、是厨具店、是奢侈品店、是餐厅。N店合带来的流量被交错服务,是流量的多次收割、用户价值的充分开发、是用户需求场景下的满足…

今天下午与一个北大的创业团队聊天,他们主要做母婴领域,因为有北大老师的资源可以讲课,同时还有宝洁、乐友的电商。所以,一直在思考如何把课程与电商能够结合起来。

我脑子里闪过了一个词:场景营销,就一下子挥之不去。

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基础知识:任何一个课程都会有课程的结构。比如说新世相的读书专栏,他的结构就是“书籍背景+几个主要问题+对几个主要问题的解答”。

那么对于课程结构的设计其实需要关注几个视角:

· 你想要给用户传递什么样的知识

· 什么样的结构能够把这样的知识交付给用户

· 用户是否还会有其他需求

其实听课,就是抢占了用户的时间,那么在这段时间内如何更大发挥用户价值,这才是关键。

关键就来了,这与场景营销有什么关系?

实际上一个好的知识,就是在给用户建立一个场景。而有些场景就会给用户产生购买商品的需求,也就自然完成了知识+电商的场景营销模式。

举个例子:比如说很多宝妈不知道孩子在哪个年龄段适合喝哪一种奶粉、每一种奶粉之间的区别又是什么。那么提供这样的知识,天生就会带有“奶粉购买”的场景需求。也就完成了知识构建场景、电商完成销售的闭环。

2.区块社群怎么玩?

今天晚上跟Trip.io的运营负责人聊天时,我发明了两个名词:古典社群和区块社群。

0412 l 折腾日记5/21_第2张图片
合影

社群分为两种:

一种是解决商业问题的社群,大多都社群更多的提供的是“工具属性”(类似于大妈之于广场舞),这种社群一般会力求规模更大。

另一种是解决归属感的社群,这种社群最重要的是提供“同频交流”(类似于茶馆里能坐在一起说话、打麻将的人),这种社群一般更小而美。

在古典社群里,常常是从一个小而美的社群发展,找到了一个商业化的机会,开始朝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这个时候社群就遇到了矛盾:归属感与规模化如何兼得?

我没有在古典社群里,找到答案。

但在区块社群就不一样,他起步就追求的是规模化(毕竟没有2万持币用户是无法上交易所的,这也代表着搞区块链的起步就面临着2万用户运营的问题)。

那什么样的社群才是活跃的?那做社群到底在做什么?

小胖答:社群的活跃不在于有多少人发言,而在于用户心智当中是否认为这个群活跃。没错,所以做社群的打法与做品牌的套路是一致的。你实际上在给用户建立“这是一个活跃社群”,这才是关键。

那问题来了,到底怎么样才让用户觉得活跃呐?

嘿嘿,只要在一个群内(指不管多少人,在同样一个屏幕里看消息),只要有那么几十个人活跃,这个群就会看起来很活跃的样子。这里注意:“不论多少人”是很关键的一个词。

那回过来,电报群要解决的只是几十个人如何活跃的问题。

活跃的标准实际上是“用户建立连通的数量”。当更多的用户在网络中建立连同,他们将会更加依赖于这个网络,继而对这个网络产生归属感。

所以,我们在聊区块社群怎么激活,实际上是在解决怎么完成更多用户连通的过程。

这里,我只说一句话:游戏,就是世界^_^


如果你想每天第一时间看到我的日记,欢迎:加入订阅群(点击)

如果你想阅读全部日记,欢迎:折腾日记合集(点击)


说明:欢迎在“社群运营”、“流量”、“商业模式”有独立见解的朋友约着面基。

08:00-09:30 跑步

09:30-11:30 阅读《流量池》

11:30-17:00 混沌自组织区块链分享

17:00-22:00 放松啊放松

22:00-23:00 写折腾日记

你可能感兴趣的:(0412 l 折腾日记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