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记忆、思维和想象之【第一节 记忆策略】

《形意心理学与恩威并施综合疗法》之【第三章   记忆、思维和想象】

第三章 记忆、思维和想象之【第一节 记忆策略】_第1张图片

第一节  记忆策略

人类的记忆是已有的经验在大脑中的映象。而所谓的已有的经验,是指我们过去对自己、他人或自然界和社会中的事物的感知与思考的经历,也是我们对某种事情产生的情绪、引起的情感体验和动作的运作过程。这些实践经验都是以映象的形式储存在头脑中,在与现实事物发生联系的情况下,在大脑中储存的与其相像的映象会自动被提取出来,这种过程就叫记忆。

第三章 记忆、思维和想象之【第一节 记忆策略】_第2张图片
第三章 记忆、思维和想象之【第一节 记忆策略】_第3张图片

    记忆策略是我们人类大脑的记忆系统在工作时所运用的方式和方法。多年来,我以人类社会的自然规律与客观存在的记忆模式为前提,在一定的时间、场所和人际范围,对人类大脑记忆系统的记忆方式、方法和过程进行了客观的研究,寻求其规律,并且在反复实践中去予以验证,最终我掌握了既简便可行而又有规律、符合人类记忆条件和事物发生发展的逻辑的记忆策略。

    我把上述记忆策略分为两种——常态记忆法和规律记忆法。在人类社会的现实生活中,能同时交叉使用这两种记忆策略的人比比皆是,约占总人口的74%;另外,也有少部分人一生仅掌握了其中的一种记忆策略。

下面我把这两种记忆策略的原理、使用方法、使用过程及组织结构等分别予以介绍。

第三章 记忆、思维和想象之【第一节 记忆策略】_第4张图片

一、常态记忆法

常态记忆法就是人们在生活中惯用的记忆策略。而它是由大脑的认知系统和记忆储存系统主动参与、相互配合来完成的,包括视觉、听觉、知觉、脑分析和脑复述等多种感觉和过程,具体如下:视觉将人们在视野中看到的图像和语言文字等信息材料传输给大脑进行思考、想象和记忆等;听觉则将人们听到的声音信息传输给大脑进行思考、想象和记忆等;知觉则是在人们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形象和表面联系的心理过程;脑分析是指人们运用大脑的思维活动,以记忆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客观现实情境予以分析;脑复述是指人们把大脑中储存的知识、经验提取出来的过程,也叫回忆或者再现。也就是说,大脑把由视觉、听觉、知觉和脑分析获得的图像与文字等信息予以综合、储存,就形成了记忆的过程。

众所周知,按记忆储存时间的长短,可把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这三种记忆各自在储存时间的长短和接收、加工、储存及提取信息的方式上却有所不同。

1.瞬时记忆

瞬时记忆是一种记忆储存时间极短的记忆。对于现实生活中与自己无关或者自己不感兴趣的人或事物,人们往往在无意识中以不予理睬或者毫不在意的心理加以对待,其大脑也就不会对这些人或事物的信息加以识别或登记,所以就只形成了瞬时记忆。

例如,人们在逛商场时,其本能就会有意识地专注于寻找自己需要的、中意的或者特别喜欢的商品,当他们从自己不感兴趣的商品前走过时,就会不以为意、不假思索地继续前行。另外,在与其他素不相识的购物者擦肩而过时,人们的思想中也不会有刻意观察或者识记的倾向,自然而然也就无法形成印象较深的记忆。

2.短时记忆

如果一些人或事物虽然在人们的大脑中产生了印象,但产生的印象并不是很深刻,只是短暂地有所保持,那就只能形成短时记忆。如果人们的思维活动长时间不能对这些印象加以再认,它们就会从人们大脑的记忆中渐渐地消失。

例如,一个人在公共场所或者工作环境中与他人或事物接触时,会在心里对与自己有过接触的人员或事物产生短暂的联想。如果他认定那些人员或事物既不会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和需求发生冲突,也不会对自己起好的作用时,那么在处理相关的关系时,他往往是不可能用心加以认识和考虑的,因此形成的就只能是短时记忆。另外,从客观角度来理解这其中的联系,可说人类处置人际关系或者事物的惯用态度和方式“既有随意性,又有刻意性”。

3.长时记忆

如果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了某个人或某种事物的“刺激”, 而这些刺激使人在心里对其久久难忘,那么他们的大脑就会有意识地对这些刺激构建长时记忆。这些来自外部的刺激,我们可将其分为两种类型——善意的刺激和恶意的刺激。善意的刺激(人们喜爱的刺激)是一种会使人获得友好而温馨的身心体验,是人们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都喜欢接受和享受的刺激形式,所以人们对其久久难忘;而恶意的刺激(人们憎恨的刺激)是一种会让人们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都产生反感或厌烦的刺激形式,它是人们一生都不愿接受的。这两种类型的刺激,都是人们记忆最深刻的、最难忘的刺激。

我现将这两个不同类型的刺激的情境特征分别阐释如下:

(1)善意的刺激

当我们在生活中与他人进行人际交往时,他可能会以坦诚、真诚和友好的态度,对我们某种欠妥当的想法或行为给予积极而明确的指正或者更到位的帮助。而在此之前,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或行为有什么不妥的地方,直到我们听到对方指出甚至帮助我们改正了不妥之处后,我们才恍然大悟。这种指正或者帮助,大多数有理智、能理性认识的人会认为是善意的,因此从内心深处流露出对对方的欣赏和感激之情;而对于少部分自以为是或者从不接受别人批评的人来说,这种指正或者帮助就是恶意的,就不起作用,甚至会引起被指正者的反感。

他人时时刻刻地对我们付出的友好和关爱,我们在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中所获得的惊喜和满足,诸如此类能使我们感受颇深的刺激,都属于善意的刺激,都会由浅至深地留在我们的内心深处,甚至会让我们一生一世都不会轻易淡忘。

(2)恶意的刺激

我们在与他人进行交往时,或者在我们逛街、购物、工作等情境中,突然有人不分青红皂白地对我们进行恶意的诽谤、诬陷或者行为攻击等,或者遇到突发的意外事件、看到不堪入目的场景,这些刺激就是恶意的刺激。由于我们事先没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因此虽然我们极力地辩解或者想回避这种悲摧的场面,但来势凶猛的突发事端还是让我们一时难以招架或躲闪,致使我们的身心倍受煎熬。

这种使人极其反感的恶意刺激,会在人们的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每当人们再次遇到那种不合自己心意的场景时,就会想起之前那些不幸的场景,存留在人们大脑中的创伤经历就会像画面似的再现。这是一种痛苦的心理创伤记忆。

第三章 记忆、思维和想象之【第一节 记忆策略】_第5张图片

二、规律记忆法

规律记忆法也称盲人记忆法,是我依据一些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既合理又客观、有条不紊的记忆方法和行为总结出来的有规律的记忆方法。我曾反复对这一记忆方法进行客观分析和实践验证,最终我确认它是一种符合逻辑、有规律的记忆方法。

研究揭示,人类是通过运用感觉、知觉、思维和想象等心理过程,结合所发生的事物的位移或其存放的时间、方位等信息,系统地将其衔接起来加以归纳,进而对其进行符合逻辑的甄别后构建、形成完整的、有规律的记忆。

使用规律记忆法需要人们把由听觉、视觉等感觉接收到的信息或者见到的物体的名称、形状、颜色及方位等具体信息加以识记,再结合实际的处置过程来加以识别,进行脑分析和脑复述,最终利用相应的规律来达到记忆目的。

例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把所需的物品按一定规律妥善地予以存放,当我们需要使用其中的某个物品时,就把它从其存放处取出来,等我们使用完毕后,又将它原样放回原存放处。这样我们运用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去提取与存放某个物品的过程,便促使我们大脑的记忆系统渐渐地形成了一种不用刻意记忆的规律性记忆。

又如,盲人的记忆就是通过将来自他人或者物体的声音、方位和他们自己对事物的理解程度、对物体的触摸感受等信息资源进行精密整合,加以识记来形成的。

人类大脑的记忆系统的容量再大,也是有限的。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习惯随意地将经常使用或不经常使用的东西到处放置,甚至在那些他们不经常接触的地方,他们也会将手中的东西随意地放置,而后就可能发生他们将东西或其放置地点遗忘的现象。比如说,我们在商场购物或者在饭店就餐时,因为我们的双手要去触摸我们想要选购的东西或者餐具等,就会随意而不计后果地将自己手中的东西(如,手机、手包或其他东西)放在某处,等我们忙完选购或就餐的事情,可能就会把自己之前放下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其他的事情了,自然而然地抬腿就走了。

人类的这种遗忘的现象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我们在生活中没有养成有规律地存放东西的习惯。人类的记忆能力不仅不均衡,而且是千差万别,各有所长。我们每个人都在生活中应用着一种自己感觉得心应手的记忆方法,但要达到轻松愉悦的记忆状态和过程,我认为,我们应该合理地将常态记忆法和规律记忆法结合起来加以运用,达到记忆的最高境界,最大限度地减少遗忘事情的可能性。比如,在面对需要识记的文字、数字及图像等材料时,我们可采用常态记忆法;而在面对需要识记的生活物品、办公用品等物质资料及其存放的方位或者位移的时间、过程与使用程序等信息,就可采用规律记忆法。这样就可促使我们激发自身的潜能,以积极的状态去拓展记忆空间,进而使我们的记忆水平始终保持最佳状态。

第三章 记忆、思维和想象之【第一节 记忆策略】_第6张图片
第三章 记忆、思维和想象之【第一节 记忆策略】_第7张图片
第三章 记忆、思维和想象之【第一节 记忆策略】_第8张图片

---往期精彩回顾---


一例女性因面临情感两难之路的咨询

一例中度的精神发育迟滞的咨询案例(1)

中医与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差异和相似性技法

有哪些因素影响着人们的欲望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三章 记忆、思维和想象之【第一节 记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