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静气,谈谈中国版《深夜食堂》差在哪里

黄磊主演的翻拍版《深夜食堂》(相对的,以下称小林薰版为“原版”)口碑扑街,这个新闻已经刷屏好几天了,广告植入、演技浮夸、情节生硬、沦为撕逼剧……豆瓣评分更是长期停留在2.3分,这种比《幻城》还低的评分还真是刷新世界观……

平心静气,谈谈中国版《深夜食堂》差在哪里_第1张图片
谁破坏了那完美的2.3?拉出去续了!

豆瓣的评分是十分五星制,一星起评,也就是最低分就是2分。7万人评价,平均2.5分……

(大概有1604名用户评了五星)

情节拖沓而狗血、造型不伦不类、演技浮夸、广告无处不在、灵魂人物毫无个性……翻拍版种种缺点不需多言。其实,当见到原版25分钟*10集的小品剧变成了45分钟*40集的情景喜剧时,就不该对它抱有期待。

编剧已死

最简单的问题:怎么才能把原来那些只有25分钟的故事拉长到45分钟呢?

以第一集“泡面三姐妹”为例吧。

原版“茶泡饭三姐妹”的默契和亲密程度就像亲姐妹一样,这是观众已经接受了的,然后再回忆她们相识、相知、为男人闹翻又和好、彼此感情加深的过程,“三姐妹”的形象才更加立体,由茶泡饭串连起来的姊妹情谊才更珍贵。

平心静气,谈谈中国版《深夜食堂》差在哪里_第2张图片
做图的时候,我差点吐了

翻拍版呢?最大的不同莫过于倒叙变成了顺叙。

“泡面三姐妹”从一起吃泡面,到一起看综艺节目、一起喝酒、一起诉苦、一起通宵、一起汗蒸……如此就成了好姊妹,这段剧情还不足一集。然后她们就为男人闹翻了,然后莫名其妙地和好了,然后同吃一锅面,然后彼此感情就加深了。

……什么东西?!

相识相知——男人挑拨——闹翻——情绪失落——和好,整个过程中,被叙述时间(故事的时间线)观众并不知道,而叙述时间只有不足90分钟,我们该怎么相信她们在闹翻之前是真的感情深厚呢?

平心静气,谈谈中国版《深夜食堂》差在哪里_第3张图片

顺叙是安稳的,也是危险的,文似看山不喜平,何况网剧?

剧组才不管,想想这种改编既拉长了单集时长,又增加了笑料剧情,文化商业两得益,岂不美哉?

还有必要浪费时间吗?

至于广告,其实不用太在意。那些背景设置在都市中的故事,简直就是广告的天然培养基!多年不看国产剧的我,很多时候看国产剧,就是奔着广告去的(雾)。

边缘性

原版《深夜食堂》的故事背景很简单:

在居酒屋、夜总会和脱衣舞场集中的街区中,有一个藏在巷子里、很小、没有名字的小吃店,在门口挂着“めしや”的布帘(也就是“饭店”的意思),每天从0点开到7点,老板是个和善但脸上有道疤的老男人,菜单上只有寥寥几道菜,但顾客点的饭菜只要老板会做,都可以做出来。

这家店的常客,有同性恋、脱衣舞女及其粉丝、盲人按摩师傅、流浪乐手、剩女(三个)、自由摄影师、黑社会大佬和他的马仔、失业的落魄青年……深夜食堂为这些人提供了一个休息的空间。

平心静气,谈谈中国版《深夜食堂》差在哪里_第4张图片
原版中深夜食堂开在小巷子里

不同的文艺作品为那些在城市高楼和人潮压迫中难以表达的情绪提供了不同的表达场所:《言语之庭》里雨中相会的庭院、《听说桐岛要退部》中的电影部角落、《志明与春娇》中烟民聚集的写字楼窄巷,还有《猜火车》里的吸毒小屋(误!

从0点开到7点,从子夜到清晨,这段时间属于被城市遗弃的人们。深夜食堂只在其他食肆都纷纷打烊的这一时段营业,这是它在时间上的边缘性。它开在东京的红灯区的小巷子里,在繁华都市的文化上的边缘地带的边缘区域,有“闹中取静”的意味,这是空间上的边缘性。

平心静气,谈谈中国版《深夜食堂》差在哪里_第5张图片
《日本建筑解剖书》内页“小巷”,渣拍

“深夜食堂”系列描写的人物,往往是被城市中那些力争上游的“拼命三郎”们,或自矜自重的人们用有色眼镜相看的群体。它较少描写那些有体面工作、收入颇丰、一般人眼里的“成功人士”和小朋友。就算是成功人士,也有一些不为人理解的爱好(尝遍天下美味的美食家喜欢吃简单的黄油拌饭,他的助理就很不理解)。这一点在原作漫画中有更深刻的描写。

这些人不但不依“正常人”的作息时间,也不从事“正常人”的工作,想法也有点“不正常”。在城市的主流文化中,他们的处境有点尴尬,有些人甚至遭受到偏见、蔑视等不公正的对待。他们不是城市中的主流群体,这是人物的边缘性。

平心静气,谈谈中国版《深夜食堂》差在哪里_第6张图片

从这个角度看,“深夜食堂”系列所关注的文化——和很多中国观众的想象相反——原来是一种“边缘”的文化。当中的角色,或是都市文化的边缘人物,或是边缘文化的继承者,或是这些边缘群体的观察者。在主流文化中,这些人或矛盾,或掩饰,或逃避,只有在深夜食堂中才可以尽情地表露自己,而无须担心被主流文化偏见。

平心静气,谈谈中国版《深夜食堂》差在哪里_第7张图片

不过“深夜食堂”系列的价值观却没有多少边缘性。它还是着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爱,证明这个冰冷的都市里还有温情,在城市文化的边缘中有人在顽强生长。除了偶有逆反之外(如脱衣舞和同性恋),它的价值取向还是主流的。

正因如此,才“治愈”。

但翻拍版还是没抄到。

谁是“边缘”

深夜食堂,顾名思义,时间上的边缘性是共同的。晚上12点到早上7点,中国的大部分人都认为,此时应该呆在家里。

原作漫画和日剧原版的背景是东京,是全世界城市文化最繁盛的地方之一。正因为背景城市如此“正能量”和呆板,才显出“深夜食堂”有多么“边缘”和灵动,巨大的反差成就了作品的浪漫主义。因此,如果想要复制原版的治愈和深度,起码要有一个反差足够大的城市和街巷。

黄磊的“深夜食堂”是在哪个城市,故事没有交代,姑且认为是拍摄地点大连吧。这个餐厅开在商业区、酒吧街里,在路口的转角处,独栋临街旺铺,这在空间上就缺乏边缘性。

(虽然漫画也是转角处的独栋铺,不过安倍夜郎好歹用故事弥补了,原作的故事尺度比剧集版大)

平心静气,谈谈中国版《深夜食堂》差在哪里_第8张图片

空间上的边缘性还可以容忍,难忍的是翻拍版在人物塑造上缺乏边缘性,原版的治愈和深度便复制不来。翻拍版的常客,要么是勤勤恳恳的上班族,要么是老板——何来“边缘性”?

而且,更重要的问题是——这个问题不要说主创和编剧没有想通,观众也不一定想得通——在中国的城市居民中,哪些人应该被划为“边缘群体”?

在我长大的小城市,有专门做消夜的大排档、火锅店、砂锅粥,大部分开在城中村里。每晚十点开门,清晨四五点收铺。从时空上来说,它们都能说是“深夜食堂”了吧?

平心静气,谈谈中国版《深夜食堂》差在哪里_第9张图片

十年前,一锅四人份的海鲜砂锅粥售价150元。那时候,一碗有五颗大云吞的云吞面只要6元,某县小吃里一碟拌面只要4元。现在一碟拌面要8元。

他们的顾客,是那些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收入颇丰、刚消遣完夜生活、开着私家车呼朋唤友、出门填肚子打牙祭的有为中年。

除了这些理应被划分到中产阶层的大叔们,流连砂锅粥大排档的桌椅之间的人,还有不起眼的纸皮佬和擦鞋婆。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他们在深夜干活,竞争小一些。这些人无疑是小城市里的“边缘群体”。

平心静气,谈谈中国版《深夜食堂》差在哪里_第10张图片

在那个小城市里,类似的颠倒日夜的边缘群体还有不少:流浪汉、拾荒者、三陪、混混、失业的打工仔……

他们足够“边缘”,但就算把他们的故事拍成“深夜食堂”,恐怕也没什么人看:一来,主创不知道谁是“边缘”;二来,市场风险大。翻拍版只能找最“安全”的方法,那就是改编成最普通的都市肥皂剧。

(第6集的失聪海员倒是足够“边缘”,不过台湾偶像剧还在乎什么边缘不边缘的~)

那些食物

在“边缘与否”的角度前,食物的重要性并不如大多数观众所吐槽的那么大。不过,无论在原版还是在漫画原作中,食物都起到串连人物的作用。

原版一开始就是男同性恋和黑道大佬由分享食物到互相照顾的故事,连接他们的食物是章鱼状的香肠和甜鸡蛋卷。直到第三季最后一集,把食堂众人联系起来的,还是同一锅除夕荞麦面。

翻拍版的食物,几乎全都没躲过观众的话锋。直到第7集为止,总共出现了四种主题食物:泡面、鱼松拌饭、煎饼果子和蔬菜牛肉饼。其中,“鱼松拌饭”被许多人遗忘,恐怕因为这东西对于观众来说太陌生。

平心静气,谈谈中国版《深夜食堂》差在哪里_第11张图片

故事的原型是鲣鱼片拌饭,也就是“猫饭”,鲣鱼干刨成薄片撒在米饭上,加上酱油。经过剧组本土化之后,竟成了“鱼松拌饭”。不但名字生僻,做法也脱离大众。观众只听说过“肉松”,没听过“鱼松”。看鱼肉本来的样子,应该是沿海常见的马鲛。叫“鱼松”,不如叫“马鲛碎”。

煎过的马鲛碎铺在白饭上,洒上沙拉酱,加上一点点海苔——这种做法简直闻所未闻,难怪观众无法吐槽。

平心静气,谈谈中国版《深夜食堂》差在哪里_第12张图片
漫画第一卷的目录

在原版里,食物作为每个故事的主题,起到连接人物和点题的作用,食物是贯穿始终的。小寿寿姐是鸡蛋卷的“甜党”,更凸显出他的“娘娘腔”形象;黑道大佬吃的章鱼香肠和他形象颇为不符,观众就会想知道幕后的故事;“茶泡饭三姐妹”进门必说“梅干、鲑鱼、鳕鱼”,她们的默契不言自明……即使食物和故事内容关系不大,也总能寄托一段记忆,牵动角色的感情。

平心静气,谈谈中国版《深夜食堂》差在哪里_第13张图片
5-7集的主题食物是蔬菜牛肉饼,这种做法真是脱离群众了

反观翻拍版,“泡面”是拉长了的广告,“马鲛碎拌饭”是原样复制,“蔬菜牛肉饼”是台湾偶像剧,和食物真没什么关系。只有“煎饼果子”,才算是拍出了原版那种食物与故事的联系。

煎饼果子在中国是被奉若神明的食物。像那样拍煎饼果子,注定犯众怒。

不过,在一个“豆腐脑吃甜的还是咸的”都能被网友战上十页的国度,营销方巴不得引战。面对借丑闻营销都能大赚一笔的市场,他们还怕什么呢?

平心静气,谈谈中国版《深夜食堂》差在哪里_第14张图片
这种吃法完全是日式的

我曾在便利店里通宵值班,那是在一个高档住宅区旁边,小区里还有航空公司的公寓。于是,我的深夜就属于无所事事的年轻人、干练的白领、买酒的老外、打情骂俏的情侣、穿着工作服的空姐和飞机师等。他们或趿着拖鞋穿着睡衣下楼买面,或刚下晚班机而亟需填肚子,或醉醺醺的需要醒酒,或甜蜜蜜地打情骂俏,或一边哭一边翻找钱包……

我不知道便利店是不是他们的“深夜食堂”,而我是不是他们的“老板”。

平心静气,谈谈中国版《深夜食堂》差在哪里_第15张图片
更期待梁家辉的演绎

中国拍不好《深夜食堂》不是因为饮食文化。

为什么我只看了7集?

答:

1.我只想搭上蹭热点的末班车。

2.我对这部剧的最大容忍限度是5集,后两集是附带的。

3.选择一种死法,我会选择精尽人亡,谢谢。

(2017年6月20日,广州)


关注公众号,看更多影评~ 书/影/音/番/剧……

平心静气,谈谈中国版《深夜食堂》差在哪里_第16张图片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病入膏肓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你可能感兴趣的:(平心静气,谈谈中国版《深夜食堂》差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