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论语心得(D65) 里仁02 久处约长处乐

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此处约即简约,俭。

没有达到仁的境界的人,不能长处在简朴的环境中……不能安处困境,也不能长处于乐境。没有真正修养的人,不但失意忘形,得意也会忘形……到了功名富贵快乐的时候忘形了,这就是没有仁。假如到了贫穷困苦的环境就忘了形,也是没有真正达到仁的境界。安贫乐道与富贵不淫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所以说:“知者利仁”。如真有智慧、修养到达仁的境界,无论处于贫富之际,得意失意之间,就都会乐天知命,安之若素的。

照临万类的仁道

孔子对于仁的注解全部都在《里仁》这一篇中,本篇里都是谈“仁”;谈它的用,比谈它的体来得多,正如孔子在《易·系传》中所说的:“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

再其次,我们可以从《孟子》的资料中找到一些有关仁的界说,现在我们看《孟子》最后一篇《尽心》章的上章里所提到:“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这几句话,上面讲到“根于心”是讲体,以下是讲用,这是很明显的。所以我们作学问的办法,最好以经注经,以他本身的学说,或者本人的思想来注解经典,是比较可靠的事。然后,把古人的学说消化以后,再吐出来,就是你自己的学问。正如雪峰禅师所谓:“语语从胸襟中流出,盖天盖地。” (《论语别裁》)

再次读到这里,更对自修有感触。读再多的经书,圣经,道德经,论语,金刚经,这个世界仍然有战争,有国际恐怖。

所以,实际角度来说,是自我修炼,宠辱不惊。

不想患得患失,除非内心的安定,久处约长处乐,大行不加穷居不损。

安静的力量,巨大无比,盖天盖地。什么使得我们安静。

每日论语心得(D65) 里仁02 久处约长处乐_第1张图片
麦穗安静的生长  by  Lily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日论语心得(D65) 里仁02 久处约长处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