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A学习力」《认知天性》No.3,丁丁

拆页三

来自第二章《学习的本质:知识链和记忆结》

P30

自我检测:给知识链打上记忆结

孩子用绳子把蔓越莓穿起来做项链,挂到树上后却发现蔓越莓从绳子的另一端掉下来了。不打结,就做不出绳串;不打结,就没有项链,就没有珠绣钱包,就没有精致的挂毯。检索给记忆这条绳子打了结。重复检索能让记忆更清透,而且它把记忆这条绳子又缠了一圈,使其变得更牢靠。

早在1885年,心理学家就开始研究“遗忘曲线”,用它来说明我们的“记忆蔓越莓”从绳子上脱落的速度有多快。我们刚才还读过或听到的东西,有70%左右会在极短的时间里被忘却。在这之后,遗忘速度开始变慢,剩下的30%左右会被缓慢遗忘。这里面的教训很明确:改善我们学习方法的一大挑战就在于找到办法中断遗忘的过程。

心理学家将检索的威力称为测验效应。在大多数时候,测验都被用来评定学习效果,给学生打分。但我们早就知道,检索记忆中的知识可以让它们在今后更容易被想起来。亚里士多德在论述记忆的文章中写道:“反复回忆一件事情可以增强记忆。”弗朗西斯•培根也就这种现象撰写过文章,同样论述过此事的还有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今天我们从实证研究中得知,练习检索可以将知识学得更扎实,效果要远好于重复接触最初的资料。这就是测验效应,也被称作检索一练习效应。

要想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重复多次检索,而且检索之间要有间隔。这样才能让人努力达成认知,回忆才不会变成无意识的背诵。重复进行回忆似乎有助于巩固记忆,让大脑中的信息结合得更紧密,同时增加并强化头脑中用于检索知识的神经回路。埃伯索尔德,还有经验丰富的四分卫、喷气机驾驶员、爱发短信的年轻人都知道,重复检索能把知识和技能深嵌在头脑中,使其成为条件反射,也就是大脑不需要刻意思考就可以做出反应。几十年来的研究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P34

只需1次自测,一周后回忆率从28%跃迁为39%

之后的一项研究关注了多次测验对人的长期记忆有何影响。研究人员让学生们听一段故事,里面涉及60个实物的名称。学生在首次接触这些实物的名称后立刻参加测验,之后便可以记起首次测验中53%的内容,一周之后,这一比例便下降到39%。另一组学生学习同样的资料,但完全不参加测验,他们在一周后只能想起28%的内容。这样看来,进行一次测验就可以把一周后的成绩提高11%。如果立刻进行3次测验,而非1次,那么效果如何呢?还有一组学生在首次学习后参与了3次测验,一周后他们也能回忆起53%的物品名称—与其间只接受1次考试的学生成绩相同。实际上,接受3次考试的学生和接受1次考试的学生相比,已经对遗忘产生了“免疫”,而测验1次的学生又比初次接触资料后没有测验的学生记得多。所以说,多次检索练习的效果一般都要好于只检索一次,尤其是有间隔地进行测验。后来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I,重述知识」

什么是记忆蔓越莓,为什么只需1次自测,一周后回忆率从28%跃迁为39%?

记忆蔓越莓是知识记忆曲线,知识的学习像是在穿蔓越莓项链,而知识的遗忘好像迅速散落的蔓越莓珠珠,想要阻止珠串的散落要学会打结,用节点来阻止散落。打结的方法就是学习检索。

因为遗忘曲线告诉我们70%的记忆会迅速遗忘,30%会迅速遗忘,想要改变这个定律就要中断遗忘过程。在学习后的极短时间内进行自测,就中断了遗忘过程,将知识进入检索记忆模块了,检索记忆模块的知识更容易被记起。所以,只需要一次自测,会议率就会有大幅跃迁。

「A1,激活经验」

请回想一次学习较吃力的经历,因为使用了多次检索,让你顺利过关。

eg,我当初考驾照就是如此,那些操作要领真正对我是天文,而我是通过3次检索测验,以96分过了科目一。(我这个不是合格的A1哟,大家要详细描述过程,再回扣到知识点。)

《搞定注会的秘方》

考注会会计科目时,最难的一个知识点是合并财务报表,听了课做考题仍是一脸懵,完全没思路,因为知识点没有完全理解,深深感觉到以往的学习方法已经不适用于这种高难度知识点的学习,于是改变学习策略。采用了知识点分割策略,把这个章节分割成几个小知识点,听完一个知识点的课程后,重新看一遍讲义,再把讲义中这个小知识点的题目背着做一遍,没有问题之后再进行下一个小知识点的学习,就是这种分段学习,及时复习的策略让我对这个章节的知识点掌握的非常牢靠,最后80分高分通过会计科目的考试。

「A2,规划运用」

规划一下,如何运用检索,让自己成为一名主动学习者。

行动步骤:

1.写笔记:看书时,记录关键词和自己的思考,同时记录学习的日期。

2.看笔记:

复习一:写完一页笔记要从头看一遍,合上笔记,让自己复述一遍重点内容。

复习二:一周内再次进行复习,方法同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RIA学习力」《认知天性》No.3,丁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