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就是用来超越的

今天七月三十号,距离比赛已经过去了十多天,现在回想起来仍有一些遗憾,我们有了像强队一样的运气,却没有像强队一样的实力。

来大学的第一年,智能车竞赛用我一年的努力与汗水给我上了印象最为深刻的一节课:并不是所有的规则都是值得相信的,并不是所有规则都是没有问题的。你大可以对每一项规则保持怀疑的态度。尤其是模糊的规则。有些问题你都会觉得莫名其妙,稍微不注意就会把自己推进坑里。

标准,就是用来超越的_第1张图片

在进入大学之前,偶然间了解到了智能车这个比赛,觉得蛮有趣的,自己平时也喜欢摆弄一些东西,就在大一刚开学时加入了这个团队。在这里一切都很新奇,我开始了45天考核期的生活,一开始报名时觉得竞争压力还挺大的,14个人竞争三个名额,很多人是我的学长(大一的好像就我一个),觉得今年可能没有机会了,想先学些打基础,来年的时候参加比赛。可当我坚持到最后时,发现莫名其妙的就剩了几个人,我刚刚好入选了。我的运气还不错,我想。

就这样,我开始了竞赛生活。一开始是用ad画板子,这个过程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个人觉得原理图还好,但是当到了pcb的布局与布线时,感觉整个人都要炸了:线过不去,线过不去,线过不去……这是遇到的最多的问题,在这个上面花费了很长一段时间前前后后一的多月的时间才完成了这项任务。不过仅仅是完成而已,板子做出来后就发现了许多问题:插针,排线,各种元器件的位置放置不当,相互影响,有些地方都插不上线。这就是我的第一套板子。经过一些修改勉强能用。

如果说这些问题我还能比较顺利的解决的话,在这之后我又遭遇了的玄学问题我简直是无能为力。

我的第一块电路板,算上查找问题的时间,我连续焊了十八天,最终还是不能用。

在这期间,我的压力很大,有一个学长的板子焊完了就能用,有两个人是老队员。这十八天,我经历了其他人从零开始画图--打板子--焊板子--车开始跑的过程,然而,我自己连问题都查不出来(主要原因是自己缺乏关于电路的基础知识)。无奈的我焊了第二块板子,终于成功了。之后,我记下了所有元器件在工作时的正常电压。电路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不深,我只有用这种方法来检查我的电路板问题出在哪里。

之后的日子里,我陆续画了第二套板子,换了新车模,制作备用的电路板,生活算是紧张而又充实。

最紧张的是考试之后的二十多天:光电组的车白天跑不了,所以只能通宵调车,就这样我们熬过了两周。当然结果还不错,我们的车是最先能够跑完一圈的,也是跑得最稳定的,虽然速度不太高,但也还不错,在学校试车时没有误判,一切正常。就这样最后一天晚上,在其他队还在调参数时,我们已经准备休息了。

我们提前出发,到了河南理工大学报道,比赛前还一起去了云台山游玩,心情还算不错。

但是当晚上试车时,我们快要绝望了。千算万算,没有算到最重要的条件--光。我们调整了车模结构,调整了重心,处理了轮胎增加摩擦力,调整了前轮前束,主销倾角,却唯独没有给CCD加上偏振片,没有考虑过光,而我们最终就是死在了光上。

试车时,CCD采到的图像一片白,根本分不清蓝布和赛道,我们的车瞎了--因为光的斜射。我们把电位器拧到头才勉强分辨出来,但是实际跑起来又有各种误判,30分钟的试车时间没有跑下来一圈。赛道也很滑,晚上学姐帮我们处理了轮胎,软件组通宵修改程序--又是一个不眠夜。

领队会上,放宽要求,我们可以铺毛巾来遮反光。一个智能车的比赛就这样变成了铺毛巾大赛。

又一次,我们准备晚了,等我们去买毛巾时,已经脱销,只买到了两条。学校周边所有商店的毛巾都卖光了,我们只有两条。

交车时,发现几乎所有的车都用了摄像头,光电组一百二十多辆车我看到的用CCD的车不足五辆(或许是我的心态慌了,谁知道呢),此外,还有十几个队弃赛,不知道是为什么。

最终,我们还是挂了,挂在了预赛上,六次发车没有一次跑完全程。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通过了补赛吧。大概就是这样。

写了这些并不是为了发泄华北赛区的不满(当然多少有一点),只是为了提醒自己,一定要对自己负责,不能对重要的事情一知半解,这样吃亏的只是自己。也不能相信所有的规则,哪怕是组委会多次实行的标准。就像是卓老大在公众号中提到的一样:“到底是要让车适应赛道,还是让赛道适应车?”,“这些小问题都解决不了还做什么车”。

规则,从来都是用来超越的。就像北科的车,从来都是全天候运行,不惧怕任何挑战的。这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这次比赛的失利,这次的栽倒,一年努力的白费,我认了。这是我技不如人。

我一定会回来的

明年

带着我更好的车。

除非注明,嗯view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

本文地址:https://www.umview.com/Standards-are-used-to-transc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标准,就是用来超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