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房间里都有你另一个的自己

老婆翻出《NANA》这部片子再来看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已经不能提起足够的兴趣,想想几年前还对这部电影观后感了,真是是岁月不饶心态呀。

这是个讲述两个少女奋斗故事的片子,情节简单的有点苍白,生活工作或者相爱,就这些而已。

我留下了关于那两个配角的印象,或者因为我的职业病,这一对背地里交往的男孩和女孩扮演了多摩美术大学的学生,我目不转睛的注视他们结伴而行的那个悠闲的校园。他们在校外同一家餐馆打工,一起奔跑赶最后一班的电车,那个机灵小巧的女孩子为了能和他喜欢的男孩子呆在一起,故意穿上高跟鞋,这样跑不快就可以错过末班车。奔跑的脚步声和急促的呼吸,让人感受到他们生活的窘迫和不断的追求,喜欢仅仅是喜欢,那目的多半单纯而直接。

我半开玩笑和朋友说,我们为这样单调青涩的电影预留了多少心理空间,中岛美嘉在影片里的装扮,我们正在看着不太习惯,这是一种成长,还是因循了那个不变的生命定律,进入成人的世界了吧,我们怎么面对这种角色转换的自己。

有一本《奥美有情》,在书里面庄淑芬更多的在宣扬做人的道理,她用细致舒缓的笔调讲述了一个叫“久哈利房间”的说法,人都有不一样的四个房间,有展示给别人看的,有留给自己独处的,有下意识里存在的。她告诉我们人际沟通的不同技巧,倾听别人,也要表达自己。我一直想得到的状态,现在不得不在心里修正,所谓的直面以对,多少有点像是一次摊牌,然后抱着随它去吧的想法,把问题丢给对方。

朋友之谊或者办公室恋情,我们很难将这些公私分明,不掺杂出于各种目的的个人色彩,所以无论怎么理出头绪,都会显得徒劳,头脑的混乱想法自然不可表述,只会是不清不楚,即使在做事的层面,早已经是不同的房间迎进不同的客人了。每一个房间里都有你另一个的自己,但肯定有一间就像一个会客厅一样,它与外面的世界产生一个交集,获得一种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共识,做一件共同分享和承担的事情,这一个房间有多大,决定了许多的细枝末节和全局的成败。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一个房间里都有你另一个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