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锤炼

写作的锤炼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可以说,写作的启蒙,就是写作的基础。这个,就像是写作入了门,接下来,就是该怎么走的问题。之前,我也说出,写作,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在于日常的积累。所以,写作呢,和其他的事一样,需要一个长期的锤炼过程。

     那么,对于刚入门的我们来说,该如何锤炼自己,练好自己的写作功底呢。这里,我觉得应该做到三个“勤”字。

      俗话说,天道酬勤。做任何事,都在于一个“勤”字。写作呢,也是这样。那么,写作要做到那“三勤”呢,即勤看,勤写,勤改。

人们常说,灵感来自于创意,而创意来自于生活。那么,就写作而言,也是需要灵感的。所谓灵感,也就是大脑里突然飘忽而过的奇妙想法。这种想法,就像是蔚蓝天空里掠过的一只鸟,没有了鸟儿的影子,但已有鸟儿的足迹。

有时,对于灵感一词,人们是误解的。在生活中,当得知某人有很好的点子时,我们总是如此疑惑:为什么他能想到呢?而我不能。有时,旁边的人会很善解人意地说:“那是因为,别人比你聪明。”这时,你听了后,也会觉得是那么一回事。

也许,很多人的认识层面就停在这里,很表面很肤浅的那一层。就像是站在湖边,看到的仅仅是湖面,而不能看见湖底。其实,别人一句看似合理的解释,实在是把你给忽悠了。其实,你没有仔细地想一想,自己为什么没有比别人聪明。很多时候,聪明一词,并非只停留在单调枯燥的文字里,更多是存在于整个社会生活当中。

在我看来,聪明一词,就在于你对这件事物的了解程度。而创意,则来自于你抽丝剥茧后看到事物本质所获得的灵感。要有创意,你必须得搞清楚它是什么才行。如果,光是闭关苦思,想破大脑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惊叹于迪拜城那些设计独特的酒店,而这些给我耳目一新的建筑,也是来源于建筑师的创意和灵感。同样,写作,也是需要灵感的。

写作的灵感,也是来源于它本身。要想写好一篇文章,抒发某种情感,当然是得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行。天才,之所以会是天才,他就是把自己大脑里的想法用合理的步骤付诸于实现。如果,空有好的想法,却找不到实现它的路径,那他一定会被认为是疯子。

所以说,一张空白的纸,如果不动笔,它始终是空白。

那么,说了这么多,就是想阐明一点,勤看,是写作基本功的第一步。

这样,问题也来了。即使是勤看,那我们应该看哪些书呢?也许,这个问题,网页已经给了我们答案。前不久,在微信朋友圈里,朋友之间一直在转发这样一个链接。这个链接,讲的就是在大学四年,我们应该看什么书籍。我打开看了一下,这个链接所提到的,不仅有人文,有社科,也有心灵鸡汤和历史名著。可以说,串古今,连中外,看未来,方方面面都涉及到了。

的确,那些书都是好书。然而,目前的社会科技快速发展,碎片化快速阅读成为了时代的主流。可以说,别提大学生了,就是那些学者们,也都很难静下心来去读一本书。当然,就目前而言,如果让你挤出大把的时间去看一本书,这个,几乎是不可能的。世间如此复杂,难免会有些纷纷扰扰。也许,一件看似不经意的事,就会牵扯到你的心思,让你无法继续读下去。

当然,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也不可回避。人生呀,就是一段在大海里航行的过程。出太阳了,该收起风帆;暴风雨来了,该调整风帆,把阻力化为动力,让船更加快速地前行。

所以,看书出现阻力时,我们也应该因势利导,疏通前行。既然,现在的读书方式都是碎片化快速阅读,那么,我们没必要把一天大部分时间全部用在看书上。一本书,那么厚,我们可以定一个目标。比如说,在一个月里必须完成。然后,我们把这本书分成若干个部分,每天读一点,一个月后,这本书也就看完了。

     每天呀,也就只有属于自己的三个“半小时”。这三个“半小时”,也是可以挤出来的。细想起来,大二时,我才真正开始着手做这件事的。也许,大一时刚去,我还是比较懵懂的,啥事都不懂。直到大二了,我才知道看书的重要性。所以,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在接下来的军校生活里多看看书。

那一次,听说,《傲慢与偏见》这本书写得不错。而且,也是大学生必读的书籍之一。而且,这本书,朋友也向我推荐过。所以,在大一上学期,我就决定要把这本书看完。这本书,猛一看,还真是有点厚。但是,一旦下定了决心,我不会轻易地放弃。

读书,花的是时间,付出的是脑力,得到的是思想上的升华。为了把这本书看完,我每天必须精打细算。早上,收拾内务时,我必须动作要快,尽可能地挤出时间来看书。课间,也是有十分钟的。这样,每天我就差不多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来看书。每次,其他人趴在桌子上睡觉时,我就拿出这本书一页一页地读。也许,每次我只能读半页不到,但日积月累下来,也是读了蛮多页。中午的午休,我们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其中,我每次都是坐在床上看书,直到实在睁不开眼方可罢休。晚上呢,有三节晚自习。一节晚自习,我用来看书。另外两节,用于复习教员上课所讲的内容。晚上熄灯前,也是有自己的时间的。当然,我也是用于看书。这些时间,都是碎片化的。不过,通过把这些碎片化整合起来,那也是一大笔的时间。但凡是周末,生活节奏不是那么快。这样,我就更有时间来看书了。那时候,每天,我都定下一个小目标。不完成这个小目标,我觉得心里有一个疙瘩一样。

这样,我坚持了两个月,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为了能看懂这本书,我画了一张关系表。对照着小说里的人物,我看起来,就不会有时觉得云里雾里。

大二下学期,有感于朴槿惠的那句话,“在我人生最迷茫的时刻,照亮我前行道路的灯塔,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听了她的话,我想,有很多同学都会去图书馆借这本书。同样,我也去借了。这本书,是冯友兰最出名的作品。看一看,对自己总是有好处的。

初次翻开这本书,我看到的都是理性文字,没有半点人类的情感在里面。不过,理性的文字,也最能促进人大脑的思考。为了把这本书看完,我查阅了有关冯友兰的生活资料,以便看这本书时不会觉得寸步难行。

那时,光考试课就有十二门,这个,还不包括其他的选修课。可以说,真正留给我的时间并不多。而且,那些课程有一大半偏于理性,要学懂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不管怎样,既然我下定决心了,那么,我就一定要完成。为了把这本书看完,我动用了所有的课间十分钟休息时间。还有,午休时间也尽可能地压缩。其他的自由活动时间,就更不用说了。这本书,偏理性,看不懂,就会觉得它是天书;看的懂,就觉得它还不错,能够增长见识,引发人的思考。

所以,看这类书籍,一定要选在自己大脑清醒的那一刻。一般情况下,对于我来说,晚上,是我大脑最清醒的时刻。所以,为了提高看书效率,我把写作业的时间尽量放在白天,而晚上呢,则用来看书。

有时,得知我在看这本书时,战友们都很惊讶地说:“这本书,你竟然也能看进去?”

“只要静下心来,还是可以看的。”我笑了笑,回答道。

这样,坚持了两个月,我总算把这本书看完了。合上书本的那一刻,我闭上眼睛,吮吸着窗外投射进来的阳光,感受文字带给我的美好。

怎么说,看书这件事,也是自我独处的最好方式。小时候,特别是农忙时节,父母总是要等到天黑之时才回家。那时,家里还没有电视,更别提手机了。那时,回到家,我就喜欢看历史书。特别是那些野史,抗战史,英雄史,看起来特别起劲,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恰好,家里也有《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书。反正也是闲着,我就拿出这几本书来翻翻。一本书,首先,从头看到尾。全部看完后,我还挑选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看。虽然,那时的自己,还对书本里的内容没有深入理解,对文字缺乏一种深意识。但是,对文字的那种青睐与执着,就如同种子一般,在我的脑海里生根发芽。

后来,上了高中,为了减缓大家学习上的压力,班主任专门定了一份《中国青年报》。每次,除一些头版头条贴在墙上外,其他的报纸都放在书匣里。有时,学习累了,我就会走到报纸栏旁,就感兴趣的话题看一看。后来,没想到,我一下子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以后,但凡有空余的时间,我几乎全部花在看报纸上,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可以说,《中国青年报》,这类报纸,质量还是不错的。在我看来,一份报纸,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它上面,既有今日国内国际的头版新闻,也有情感专栏这样的生活情愫;既有理性分析的针砭时弊,也有探讨科学与社会的冰点一刻;既有触碰道德底线的理性思考与自我救赎,也有小人物背后的伟大;既有名人们的创业窗口,也有农民工那样的不辞辛苦;既有名师讲谈那样的先哲诉求,也有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后来,但凡是每一期的报纸,我都要抢先看。每一篇经典的文章,每一次读着深有感触的句子,我都会进行摘抄。一年下来,不经意间,我竟然收藏了厚厚的一大摞报纸,垒起来有半人高。同时,我也写完了厚厚的好几本摘抄和心得体会。

不过,进入高三,学习任务重,看报纸的时间被大大压缩。但是,我还是在很努力地挤出时间去看看,了解一下今日发生的大事,获得心灵上的鸡汤,以求在浮躁时让自己保持一颗平静的心。

除此之外,繁忙的学习之余,每周日下午是不用上课的。这个时候,我一般会选择去书店看书。这时,我看书并不带有目的性,只是想去书店里看看,涉猎一下各类书籍,以求增长自己的知识面。

高考结束后,有一段时间,我在北京打零时工。对我来说,工作还是很轻松的,每天都有属于自己的大把时间。工作的地方地广人稀,就像是家乡里的小镇。开始,面对这些时间时,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利用。

一次,我去叔叔办公室玩,看见书柜里有一整套的《红楼梦》,一下子就被它吸引住了。反正,现在时间有的是,我就看看这本书,权当是消遣一下多余的时光。

得到《红楼梦》后,当时,我就给自己定一个目标:这个零时工,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在一个月里,我必须把这本书看完。

为了看完这本书,我专门结合实际制定了详细的读书计划,具体到每一天,自己要看完那些章节。

之所以要看这本书,一来,四大名著,除了《红楼梦》,其他的都看过;二来,在高中时期,语文老师对这本书评价很高,并不时吟咏书中的诗词和文字,让我对这本书有了强烈的好感。那时,苦于学习时间紧,所以,我一直没有完成。这时,既然有时间和资源,自己何不好好利用呢?况且,看这本书,也是我高中时期的心愿所在。

人们常说,一部红楼,半部清史。红楼梦,虽说是描写木石前盟的恩怨纠结和两大家族的爱恨情仇,但影射出来的却是整个清朝时代的光辉。

那时,同事们都出去玩了。而我,一个人坐在床上翻看这本书。开始,我也觉得这本书有点难懂,读着读着就被绕进去了。后来,为了搞清里面众多人物的关系,我专门百度了一下,从网上下载了两大家族人物关系图。这样,再看起来,我就不会再纠结人物了。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开始,面对密密麻麻的文字,我也想放弃。但是,想一想,与其整天闲着,倒不如干点有意义的事。这样,自己就不会觉得因为白白浪费时间而愧疚和自责。对我来说,自我的内心愧疚和自责比苦累更可怕。还有,看这本书,使我长久的心愿所在。这样,调整好心态后,我就开始具体实施了。当然,我也不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别人,都是用时钟的走针来计算时间,而我,则用每一章节来计算每一天。

为了提高看书效率,真正地沉下心去,除了按照计划一步步实施外,我还用红笔在书上加以标注,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那时,看见我在看这本书,同事们都觉得我很不错。其中,一位上了年纪的同事笑着说:“我觉得,你将来一定比其他人突出,比他们更优秀。”

说完后,他向我竖起了大拇指。

当时,我也只是笑笑而已,继续完成每日的任务。这次看书,完全是源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个人兴趣爱好,而无其他的想法。

开始,看这本书,我感觉有点难。过了一个星期,我读书速度也变快了,更能集中精力去读。两个星期后,我已经对它爱不释手了。

一个月下来,我终于读完了《红楼梦》的前八十回。那一天,我合上书本,大脑里还是一连串优美的文字在打转。闭上眼睛,看到的竟是林黛玉和贾宝玉月下的互吐情愫,还有两大家族忙忙碌碌的场景,以及那些公子哥小姐们饮茶赋诗的美妙。

打开书一看,每一页,竟然有密密麻麻的红色字迹。看到这些,我感到的是满满的成就感。

人们常说,绝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都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这些书,看的多,忘记的也多,还不如不读。

的确,就目前而言,不管是四大名著为好,还是看过的小说、报纸也罢,对于其中的内容,我也忘记得差不多。不过,古人也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路,是需要方向指引的。那么,这个方向来自哪?那就是从万卷书里来,从你汲取书中精华再加自己的思考而成的集合体。

读书,它并不是要带一种功利性去读。那样,你也只是在白白浪费时间,读不出个所以然来。不过,从实际这方面来说,它还是有一定的用处。比如说,我们要去某地旅游。在旅游之前,你总得了解一下旅游攻略吧,那些地方好玩,那些地方有特色小吃,那些地方有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这些,你必须在出发前要了解。当然,还有旅游期间的天气情况和与之所要带的衣物物品等。还有,我们对某一件事物充满恐惧,那是因为你对它一无所知。例如,很多人都怕毒蛇。然而,对于那些科学家们来说,他们倒觉得毒蛇是人类亲密的动物。同样是人,之所以观念会发生如此大的转变,那是因为,科学家对于毒蛇的了解,就如同对自己一样熟悉。所有的这些,都是从书本里来的。

读书,如果只是停留在背记那些古人留下的字词外,那就有点书呆子的气了。开始,我们在背记那些古代诗词时,它的初衷是好的。因为,在年幼的时代,我们无法体验到那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不仅是诗词,就算是理科类的知识,学习它,也是从背记开始的。小时候,我们常常吟咏着“床头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一遍又一遍,也经常要背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农民式疾苦。也许,那种灌入式教育,只在于我们小时候才管用。人们常说,儿童时期,都是形象式思维,青睐于一花一草;而大学生,则是理性思维,青睐于数字和符号。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人的情感是随着阅历的丰富而丰富的。一旦某一天,当你离开家乡,站在高楼的阳台上,看着头顶的那一轮明月,他想到的难道不是李白所吟的那一句?

读书,其实,在我看来,培养的是一种气质。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从认知上来讲,书本能给我们理性的思考,让我们慢慢地平静下来。而且,一个书看得多的人,面对问题,他不会急躁,而是想着如何去解决。可以说,书看得多的人,更容易控制自己的情感。并且,对于人生,也有着十分理性的思考。

那么,就写作而言,多看书,就是培养人写作的语感。这种语感,就是你对文字的那种感觉。这种感觉,就如同恋人之间的感觉,既朦胧不可捉摸但却真实存在。人,都是多情的动物。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可是,一旦人有了情感,如果不释放的话,定会在心里越聚越多,成为一种心病。而这个时候,写作,也就成为了情感倾诉的渠道。而这个语感的形成,就像是写作之门的钥匙。打开门之后,情感与文字的融合,才有了灿烂的文学。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作的锤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