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公众号后台看到,一个公众号一年之内可以更改两次名称,便有了再改一次名的想法。
因为我最近一直觉得,“长庆学长的读书笔记”这个公众号,定位还是不够准确,也不够有吸引力。
读书笔记太常见了,一般人也未必会对读书笔记太感兴趣。另一方面,我本身写的真正的读书笔记也不多,说实话,相比于以前,最近读的书很少了。
虽然我常说,阅读不仅仅限于读书,也包括读文章、听讲座,乃至旅行、看电影……但是“读书笔记”这个词,多少还是有些牵强。
相反,我并不是一直在读书,但我一直在上课。“上课”的概念比“读书”的概念广得多,一方面,“读书”似乎也属于“上课”的一部分,都是听老师讲知识嘛。当然了,如果是读“教科书”或者“专业书”,那不就是在“上课”吗?另一方面,听讲座、读"得到"上面的专栏文章,不也是在上课吗?
分享“读书笔记”的有很多,很多人也做得非常棒。但是公开分享“课堂笔记”的,似乎不多。因为很多人已经不是学生了,何来“课堂”呢?
但是细想想,一方面,我这个公众号主要面向的就是学生,尤其是大学里面低年级的学生;另一方面,对于终身学习的人来说,其实人生只有一个职业,就是学生。李笑来老师就曾说,他一生只有一个职业——学生。这句话还是他的公众号“学习学习再学习”的介绍和标签。
李笑来老师在网上的学员动辄以十万计,很多也都是各行各业的成年人,罗辑思维的用户甚至还有五零后、六零后,"罗辑思维"难道不是课堂吗?
而且现在是知识创业的时代,线上的讲座、分享会、付费课程越来越多,放眼望去,全是老师和学生。
如此看来,“课堂笔记”是多么的重要啊!
因此,我想到了把公众号改名为“学长的课堂笔记”。
学长学姐把笔记分享给学弟学妹,这是再普遍和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传、帮、带嘛。
教科书都很厚,一学期的课也很长,但其实重点的内容并不多,全都在笔记里了。一份好的课堂笔记,可以大大缩短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对于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而言,好的笔记可以帮助他们突破;对于学习比较顺利的同学而言,好的笔记可以帮助他们巩固和提高。对于本身笔记就记得比较好的同学来说,可以有一个平台,把笔记分享给其他人,利人利己。
这样,公众号就从一个“个人公众号”变成了真正的“公众”号,可以让更多人参与进来,也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
可以找力学比较好的同学整理力学笔记,找构造比较好的同学整理构造笔记。然后用这个公众号的平台来分享、传播。甚至可以演化出一种商业模式,有笔记生产者、笔记销售者和笔记购买者。不用很贵,甚至不付钱也可以,只是给大家一个渠道来感谢贡献笔记的学霸、学长和学姐。
除此之外,好的讲座、好的在线课程、好的软件教程,也可以整理出笔记,来分享给大家。
用2000字的篇幅和3分钟的阅读时间,来吸收原本两个小时、3万字乃至更多的内容,大大节省大家的时间。
当然了,读完笔记,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进一步阅读相关资料、观看原始视频和课程、全方位学习完整教程等等。那么在笔记中,也可以给大家提供相关的链接。就像“毒舌电影”和“独立鱼电影”这些公众号一样,给大家故事梗概和相关介绍,也给大家提供资源和链接(后台回复关键词)。
最关键的是,公众号的定位和模式改为“给学弟学妹分享课堂笔记”之后,它的潜力和本身的拓展性就变得很大了。
建筑系的笔记可以分享,规划系、土木系乃至广告系、经济系的笔记也可以分享。
厦大的学生可以分享,同济、东南乃至清华、北大的笔记也可以分享。
甚至国内高校的笔记可以分享,国外高校的笔记也可以分享。
大学的笔记可以分享,高中、初中乃至小学的笔记难道就不能分享吗?
我高考完的时候,就把我高三很多很不错的笔记资料、Word文件都上传到百度文库了,还帮我赚了不少百度文库的积分,一直到现在都没有用完。
将来,或许这就可以变成一个APP、一个共享的网站和社区。可以参考论坛和百度文库的运营模式,做一些创新,结合“赞赏”、“感谢”等功能,让分享笔记的人除了可以更好地整理、吸收相关的知识和框架,也可以在分享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收益。
与此同时,一些参考书籍、教辅资料、专业书、老师或者大咖们的专著也可以放在平台上出售,形成一个生态系统。
还可以形成一个个社群,比如全国建筑系的学生乃至国外建筑系的学生,和所有对建筑学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聚在一起,分享彼此的学习经历和经验,聊一聊各自所学的课程、接触过的老师。
彻底打通地域限制,让知识和信息无门槛、无壁垒地传播。
这,也许就是我的终极目标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