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微文章《永远不会被感激的人》有感

老薛看世界的微文章《永远不会被感激的人》,文章中妈妈的形象很是代表性。我曾经是这样的人,现在还有这样的状态发生,我意识到了,这是个不好的习惯,是自己负情绪的恶性循环。

 

儿子因为我无意看了他房间的一张纸,当时就说了我不解气,吃饭前用更加严厉的言辞抨击我。当时的我,说:你用以前我教会你的方式对待哦我。

 

我对儿子的个人生活照顾尤佳,洗内裤、擦鞋、叠被褥、收洗衣物等,儿子说过我好多回:你成天收拾我的东西,把我的东西放的我都找不到,你管好你自己,谁让你管呢?。我真是无语。我帮她干着干那的,我没说什么,他还有礼了;干这么多,没落好的还不算,挣回来一堆埋怨和指责的话。我真是纳闷,这到底发生什么了?有时我好意提醒换来你别管我行不行。我只要一张嘴,儿子就认为我管他、控制他和要求他。

 

文章中提到的那个妈妈的唠叨,我确实有过。唠叨:爱人把沙发做乱了,作乱起来也不整理好;儿子该去洗澡了;内裤该换了;脸应该如何洗;衣服搭配怎么;抽时间多看些书;上班了得有眼色,注意保护自己等等,我是又吃肉又嫌腥。

 

目前码字出来,我管的事真不少,如果换位思考,我是儿子,也会烦的。我一直认为我说的少,都是为他们好,现实是我说的让人烦了,就是不说,他们的心也不静,没有一段时间的调整,不容易抹掉我说带给他们的那个烦。就像我妈妈,给我的印象是喜欢争,争我们回娘家是否带礼物,是否有礼数等,都印在我的脑子里了,不是她说想停就停下来的,她得需要做多少来弥补她说过的话,在我的心里,还不一定能弥补过来啊!

 

可以不做,但千万别说。

 

说了又做了,等于白做。还不如不做的效果呢!

 

精神分析有句话:唠叨孩子等于对孩子实施“强奸”。妈妈们都迫使他的孩子满足其为得到的满足,包括认同感、存在感、安全感。

 

作为妈妈,到底想表达什么?在你唠叨的同时,想过你通过唠叨换来什么?你是希望孩子尽快学会生活自理,还是发泄自己对生活的不满情绪?。静下心来,问问自己,如果是希望什么,就直接对孩子说出自己的愿望,“儿子,我多想看到你把你的房间整理的干干净净,或看到你工作和生活的开心,妈妈真为你高兴,或看见你早起不用我们操心,妈妈很欣慰等等”。如果是对生活的不满,就鼓起勇气调整心态勇敢的面对,给儿子一个榜样,他也会以你的方式面对他的生活。言教不如身教。

 

文章中女儿的话:你已年老,不做,没人会怪你。可你又做又说,我们听到的就是你的不情愿,你嫌弃我们的存在。然后我们只记得你的埋怨和嫌弃,不会记得你的付出,你这样做是不是最傻。

 

这段女儿说的话,我读了又读,仔细品味其中的道理。我,即是妈妈,又是一个女儿。作为妈妈,这句“只记得抱怨和嫌弃,不记得付出”如惊雷一般,多少个日日夜夜的付出,担惊受怕的心惊换来的是儿子对我们的“嫌弃”。作为女儿,对妈妈的埋怨多么的憎恨。

 

很多事情很怕你把他们放在一起。放在一起,你会看到很多残酷事实和现实。

 

做个智慧的母亲是如此的重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微文章《永远不会被感激的人》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