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点东西


     大学有一段时间,我尤爱看周国平老师的书,特别是那本《风中的纸屑》,我看了几遍。当时特别喜欢周老师“从生活细微中窥见哲理”的思考方法,及其简练精确的行文风格。

      也就看了一个月左右,我便没有再去看周老师的书,倒不是因为我已经把老师的书看的差不多或者完全领悟到了其思想,而是我一个不自觉的劣根性——对于深入去做的事情,若无压力相随,我便在动力耗尽之后将其闲置一旁。

      我生性平和,对很多事情看的很淡,倒是看书这事,我有点动机,幻想着“在看了很多书之后,能够成为一个与身边很多人区分开来的较有人文素养的人”。现在想想,大概就是这个动机成为了我去图书馆借书的动力。说到动力消失,无非就是我没有尝到“因人文素养提高而与众不同”的滋味,或者是初感到读书之后自己思想上的变化的惊喜。对于周老师的书,我之所以会看了一段时间之后便不再去读,大概是因为后者。

      说周国平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也不为过。是他将我带到了思考的门口。对于二十几年来对什么事情都淡然处之置身事外的我来说,学会了思考这件事让我感到自己获得了新生命。思考这件事,让自己惊喜,让自己上瘾,也让自己觉得富有,其中也怕只有思考的“同门”才能体会。你看,我因此又可以获得多少“朋友”!

      有了思考的意识之后,我便开始将原本视若罔闻的事情放进我的脑子里,事情多了之后,我便有了一股写点东西的欲望。比如由一件事引出的小道理,几件事归纳出的小哲理,等等。

      最近周国平老师在微博上说了一段话,我想可以作为我写点东西的向导,这也是我的所求。“我认为,不管自己的思想多么深刻,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尽量要让人看懂,最好还能看得舒服。但我讨厌为写美文而写美文,我既讨厌艰涩,又讨厌华丽,我觉得写作最重要的是用准确精炼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不要说废话,找到准确的词表达就成功了。”

      何况我的思想并非多深刻。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写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