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来历

二月二龙抬头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在农家人眼里,农历二月二是很重要的传统节日。因为这个时节,年庆刚刚结束,雨水逐渐增多起来,田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因而人们称它为“春农节”、“龙头节”,有农谚曰:“二月二,农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由于“龙”与“农”谐音,又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春农节又被叫做“春龙节”、“龙头节”。

春龙节这天,人们要早起煮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寓意挑龙头、吃龙胆,庆祝“金豆开花,龙王升天”,祈祷新的一年五谷丰登。

                  龙抬头

龙头节传说在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就有了。伏羲氏非常重视农桑,奖赏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帝御驾亲耕,皇后娘娘送饭。后来的黄帝、唐尧、夏禹等纷纷效法先王。周武王在位时期发扬光大,每逢二月初二,都举行盛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后来人们从这天起都要春耕,开始一年的辛勤劳作。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他的著作《说文解字》中解释了龙。他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农历二月初二,正值惊蛰、春分时节,春回北国,冬眠动物开始复苏,这就是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的最早记载。后来明朝沈榜在《宛署杂记》中写道:“宛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

“二月二”为何是“龙抬头”?其实,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所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金豆开花

相传,唐朝武则天当上皇帝,改国号为周,玉皇大帝知道了非常愤怒,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行云布雨,不久,苍茫大地,遍野哀鸿,一片枯黄。司掌天河的龙王不忍看到人间这种惨景,为救黎民百姓,竟不顾玉皇之命,为人间降了一场透雨。玉帝勃然大怒,将龙王打下天宫,压在凡间的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面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二月二龙抬头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猛然想起,这玉米就像金豆,炒开了花。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宴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

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二月二龙抬头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中和节

相传二月初一是太阳星君的生日,在唐代叫做“中和节”。据《唐书·李泌传》记载,唐中叶以前,春天只有三个节日——农历正月九、正月晦(三十日)和三月上巳节,二月没有节日。唐德宗时,李泌上书,废正月晦,以农历二月一为中和节,以示务本。德宗十分赞同,并下令以农历正月初二、二月朔和三月上巳合称“三令节”。官府在中和节要休假一日。到这天,“民间以青囊盛百谷,果实,互相馈赠”,称做“献生子”(《春明岁时琐记》)。直到明代,中和节被改在二月二。中和节的节俗活动,也从中和节中吸取了很多祭祀内容,使其更加丰富多彩。关于二月二的祭祀活动,各地名目繁多,说法不一,有祭日神、祭土地神,还有拜花神等。

                  春耕节

从科学角度看,农历二月初二还是“惊蛰”前后,大地开始解冻,天气逐渐转暖,农民告别农闲,开始下地劳作了。所以,古时把“二月二”又叫做“上二日”。因此,盛行于我国民间的春龙节,在古时又称“春耕节”。据说,这一天龙王如果还没有醒的话,那轰轰隆隆的雷声就要来呼唤它了。其实,在农历二月以后,“雨水”节气来临,冬季的少雨现象结束,降雨量将逐渐增多起来,这本来就是华北季风气候的特点。

二月二龙抬头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二月二·习俗

                      吃龙食

二月二吃饼,曰“龙鳞饼”;二月二吃面,曰“龙须面”;还有“龙耳饺子”“龙眼馄饨”“龙子饭”等。许多普通的食品,都借龙来命名,大概都是为了感谢龙的恩德,感谢龙为人间带来甘雨,带来食物,带来生命。

                    吃龙耳

所谓“好吃不过饺子。”饺子要有肉有菜。谐音是“有财”。在二月二这一天,吃饺子,寓意新的一年财源滚滚。

                  吃龙须

是“扶龙须”,北方人喜欢在二月二吃碗“龙须面”讨个好彩头。二月二食龙须面有“顺顺溜溜、顺心如意”的美好寓意。

                  剃龙头

二月二,龙抬头。乡间又有“剃龙头”之俗。老百姓在过大年前,都要剃头,所谓“有钱没钱,剃头过年”。正月里,一般不剃头。到二月二龙抬头之日,人们都要理发剃头,大约也是为讨个吉利,沾一些龙的吉祥喜气。二月二剃龙头,可能还有“期望成龙”,希望状元及第,有一个美好前程的寓意。

                  熏虫儿

从明朝起,民间就流行“熏虫儿”的习俗。二月二这一天,人们把元旦祭祖所用的饼或新做的馅饼用油炸来吃,用炸油的气味来熏床或炕,把将要复苏的“虫儿”熏死,来祛除病灾,保障健康。一般人家在这天还要清扫房屋。俗谚说:“二月二日扫房梁,蝎子蜈蚣没处藏。”

                祭祀龙神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其目的是祈求雨水普降,消除虫害,五谷丰登。

                      放龙灯

黄河三角洲及一些沿河地区还有”放龙灯“的习俗。不少人家用芦苇或秫秸扎成小船,插上蜡烛或放上用萝卜挖成的小油碗,待到傍晚时分,放到河里或湾里点燃,为龙照路。借此娱乐同时又传递一种美好的祝愿。

                        引龙

在晋西北,二月二早上太阳没出山以前,家家户户都要提桶到河边或井边取水。汲水时桶里放着铜钱,提上水后边走边洒,到家后将剩下的水倒入水缸,这样就把“钱龙”引回来了。

                    接“姑娘”

在苏北,有“二月二,带姑娘”之说。正月里“姑娘”是不能住在娘家的,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来接女儿回去,住上几天,一是正月里忙活了好长时间,比较劳累,接回娘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刚开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劳犒劳她。

                      踏青

宋朝时二月二叫“花朝节”,把这一天指定为百花生日。到元朝时又有“踏青节”之称,百姓在这一天出去踏青、郊游。有的人在踏青回家时,沿途采摘此蓬叶(一种地上生长的花叶)拿回自家在门前拜祭,有“迎富”之意。

                二月二·祝福

二月二,龙抬头。

一抬头,

丰收在望好兆头;

二抬头,

福禄寿喜全都有;

三抬头,

烦恼霉运全溜走;

四抬头,

成功事业攥你手;

五抬头,

步步顺达争上游;

六抬头,

幸福健康到永久。

龙抬头日,

祝你一年好运从头到尾!

二月二龙抬头,

幸福快乐没有头,

今年好事不断头,

万般好运找上头,

小心钞票砸到头,

友情亲情暖心头,

合家团圆到白头!

二月二龙抬头,

好事成双有缘由,

龙神驾临幸运舟,

祥瑞之气跟你走,

风调雨顺庆丰收,

快乐加倍无烦愁,

愿你好运绵绵无尽头!

二月二龙抬头,

眼睛放光,看见前途;

龙须飘逸,触到幸福;

犄角坚挺,指引明路;

声音远播,吼出威武。

愿您吉祥如意!

祝福加祝福是很多个祝福,

祝福减祝福是祝福的起点,

祝福乘祝福是无限个祝福,

祝福除祝福是唯一的祝福,

祝福你平安幸福!

文章内容整理于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二月二龙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