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流学习与实践小屋》之一 文化4

《跨文化交流学习与实践小屋》之一 文化4_第1张图片
照片摄于媒体村社区,7月

请读上一篇:《跨文化交流学习小屋》之一 文化3

二、文化的要素

文化像一座冰山。只有一少部分是可以看见的,这部分的特征,我们很容易观察到,被称为物质文化。它包括:历史、文学、习俗。当我们学习关于我们或者其他文化的事实时,我们是在学习物质文化。文化的大部分隐藏在我们的意识表象之下,很难被观察到。它包括:关于事情是怎么样和它们应该是怎么样的感觉和态度。当我们只学习物质文化时,我们错过了隐藏在表象下的大部分文化。

文化由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部分组成,其要素包括:

【1. 认知系统】

认知体系指的是认识论和“知识”体系。认知系统是由感知、思维方式、世界观、价值观、信仰、宗教、艺术、伦理道德、审美观念以及其他具体科学等构成,其中世界观和价值观最为重要,是认知体系的核心。世界观和价值观是一个文化群体的成员评价行为和事物的标准,是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中意目标的标准。这个标准存在于人的心中,并通过态度和行为表现出来。他们决定了人们赞美什么,追求什么,选择什么样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认知体系是文化要素中最有活力的部分,提供社会中的成员用以观察世界、了解现实的手段,评判是非、辨别好坏的标准,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是跨文化交流学特别关注的文化要素。这部分属于心理学范畴,将在后面的心理学篇详细学习。

【2. 规范体系】

规范是指社会规范,即人们行为的准则,包括两种:一是明文规定的准则,如法律条文和群体组织的规章制度等;二是约定俗成的准则,如风俗习惯。各种规范之间相互联系、互相渗透、互为补充,共同调整着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规范规定了一种文化群体成员的活动方向、方法和样式,是一个文化的群体为了满足需要而设立或自然形成的,是价值观的具体化。在一种文化群体的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社会规范。这些规范构成了一个国家或一个更小的社区文化的特点。规范体系有外显性,在跨文化交流中,了解一个群体的文化,常常是从认识规范开始的。

【case 4】当我去卡石化(QAPCO)现场和业主开会时,我看会议室墙上的会议守则。列出十几条,最有趣的一条是:开会时,请耐心倾听发言者讲话,然后再提出问题。在讨论环节,请头脑风暴式地踊跃发言,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卡石化的员工来自不同的国家,有阿拉伯人、印度人、欧洲人、巴基斯坦人、东南亚人等。他们创建并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和规范,会议室规定,是他们群体文化的规范体系的一个小缩影。

【case 5】记得在一家美国软件公司工作时,每年员工都要进行员工行为守则网络答题。如果问题答错了,系统会给出正确答案,让你再学习,重新答卷,直到合格。最后,系统会生成一份成绩单报告。守则里有一条印象很深:禁止办公室性骚扰。

请读下一篇:《跨文化交流学习小屋》之一 文化5 (即将出版)

你可能感兴趣的:(《跨文化交流学习与实践小屋》之一 文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