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爱吃的零食,长大怎么就不爱吃了

小时候的爱吃的零食,长大怎么就不爱吃了_第1张图片

Episode37  小时候的爱吃的零食,长大怎么就不爱吃了

还记得小时候为了买个糖果,在地上打滚要1毛钱吗?放到现在,1毛钱除了找零基本什么都干不了。如果现在看到一个小孩哭着要1毛钱,要不就是这家人穷疯了,要不就是这个小孩子笨疯了。

吃糖是小时候爱吃零食最直接的表现,因为有一口烂牙。另外WQ这代人小时候的吃零食都比较便宜,基本都是1毛、2毛或者5毛,1块的在当年就算土豪零食了,基本不怎么会吃得到。像大大泡泡糖、小果冻和西瓜糖是1毛钱一个的,小当家干脆面是5毛钱1包的(应该是小浣熊的鼻祖),还有还有,麦丽素是1块钱一包的。掐指算来,WQ这一代应该是最早期的5毛党,5毛算是经济能力能承受的最好的零食了。

小时候的爱吃的零食,长大怎么就不爱吃了_第2张图片

而且小孩子对零食的兴趣远远要大于吃饭,时常看得到的是一大帮爸妈拿着饭追着孩子给饭吃,小孩子追着爸妈屁股要零食。不爱吃饭,只爱吃零食,吃饭都是连哄带骗,吃零食也是连哄带骗的,只是一个是给吃,一个不给吃,小孩子幼小的心灵涉世未深,自然不是爸妈的对手。至于零食对小孩身体成长的影响,其实要看每个小孩的造化了,你看挑食多的小孩现在要不身体不好,要不骨瘦如柴。

小孩子爱吃零食,除了本能需要,应该还有强烈的好奇心,看到不知道的东西都想吃,总会不知不觉的拿到东西就往嘴里塞,妈妈挡都挡不住。而且小时候可以非常的不要脸,哪里有吃的看哪里,站在正在吃薯片的大姐姐身边,踮起脚尖看着桌上摆满的好吃的,在小卖部一群孩子围着插满棒棒糖的小圆球。永远记得,被爸妈抱走,远离好吃根据地的那种哀怨的眼神。

小时候经常还会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总想着有一天,面前摆着一大堆喜欢吃的零食,想吃什么拿什么,不用想着再来一出地上打滚300圈,就好似当初想在家里放一台98拳皇的游戏机,不用担心没钱买游戏币,可以一直玩到通关的那种心态(游戏币记得当时是5毛钱2个)。

但是这种心态随着年龄的增长正在逐渐发生变化,你会发现,你已经不爱吃零食了,以前的零食也都变样了,找不到了。大大泡泡糖变成了口香糖、木糖醇,麦丽素变成了德芙、费列罗,以前经常去的小卖部变成了超市,经常买的东西变成了蔬菜水果,春节会买的年货从零食变成了给爸妈的补品。回一趟家,爸妈的皱纹也多了,鲜艳的衣服已经穿不上了。当这一切发生的时候,我们已经无法保持小孩子那种吃零食纯真的心态了,好奇心亦是丢失亦是转移。


很多时候不得不意识到,身体在长大,心态在变老,身边的事物在悄悄的发生着一些变化

#就好比我们现在都不喜欢看电视了#

回家的这几天,基本都没怎么开过电视,电视都在最显眼的位置黑着屏,好寂寞~手机屏幕却时常亮着,无论是攥在手里还是连着线充着电。不知道是人性使然还是是非对错,总觉得电视屏幕在这个时代败给了手机屏幕,为了电视感到伤心。伤心的心态上升到人,WQ不免也为自己感到伤心,小时候被电视绑架坐在电视机前,长大了被手机绑架在手机身边。以前看着春晚家人一起吃零食谈小品,现在看着春晚拿着手机抢红包,时代发生了太多太多的变化,我们敞开怀抱拥抱变化,但是我们却被好奇心绑架的越来越重,一点也开心不起来。(真心不想吐槽除夕晚上被支付宝、微信和QQ绑架玩手机的事情了)

小时候的爱吃的零食,长大怎么就不爱吃了_第3张图片

#就好比我们都发微信红包了,不发传统红包了#

传统文化的落寞是WQ最不想看到的,零食可以不吃了,但是红包还是得照发。传统意义上的红包传递的是多少感情,一个小小的红包封,代表的时代意义岂能由一个手机屏幕来完成。WQ好怕以后现实的红包消失了,小孩子再也享受不到春节拿到压岁钱时的那种开心。妈妈同去年一样给了WQ一个大大的红包,初一给的,准时的时间点让WQ感觉好温暖,想着以后给孩子的初一红包一定不能少。

小时候的爱吃的零食,长大怎么就不爱吃了_第4张图片

#就好比爸妈做的菜,以后再也吃不到了#

如果有一天,爸妈走了,爸妈好多的手艺我们就吃不着了,没地儿去找这个味道了。想到这,WQ想落泪,年龄越是大,这种危机感就越强。每年春节回家都和爸妈学手艺,回家前总是信誓旦旦,但是学了之后一直还是烧不出来那个味道,感觉自己很失败。很多人初七又得奔赴工作岗位,仔细数一数,假期多的人,在家待了十天,少的人只了待2~3天,离开爸妈又是一年后再见面,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爸妈的手艺和味道不应该是时代的产物,不应该随着时代的流逝而丢失。

WQ对于这种由零食引出来的恐慌感到很无奈,而且这种恐慌会一直存在,还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越来越严重。但,我们却束手无策。


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留言联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时候的爱吃的零食,长大怎么就不爱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