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维度思考法》1 |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精进学思行 精进学思行 今天

《高维度思考法》1 |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_第1张图片

在张艺谋的电影《英雄》中,“无名”(李连杰饰演)为了刺秦,十年训练“十步一杀”剑法,却因为“残剑”(梁朝伟饰)的两个字,放弃了刺秦,并丧失性命。是哪两个字让其放弃,为什么会放弃?

“天下”

在进秦宫前,残剑用这两个字给残剑洗脑:

一个人的痛苦与天下人比,便不再是痛苦, 秦国与赵国的仇恨与天下人比,也不再是仇恨……

虽然是个故事,但是对我们有两点启发:①当我们转换视角时,我们对问题认识会发生变化;②如果没有站在更高的维度发现问题,最后会发现自己的努力前功尽弃。

加入创业公司,我和周围的同事有个共同的感受,相对以前体系完整的大公司,很多工作的定义和边界是模糊,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是很明确的,这个时候,完全按照成熟套路办事的方法就行不通了,有时需要创造性解决问题。

而我相信这也会成为一种常态,主要基于如下两个假设:

①这个时代的VUCA特征(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日趋明显;

②对于边界清晰,定义清楚的问题,人工智能比人类更加擅长解决,而对于定义不清楚的(如动机、意义等),人工智能短时无法超越人类,比如:阿尔法狗能够战胜人类象棋冠军,但是它不会主动去找人类选手下棋。

在《天道》(重温《天道》:别人看到的,可能是你想到没想到的)中有个很经典旁白:……那些爬上井沿的人,以他们的认知能力无法看的太深太远 ,眼前的利益是最重要的……,当时这个旁白用来形容叶晓明等人的短视。为什么他们看不到太远?因为没有经历过,因为思维的高度不够。

2019年春节热映了刘慈欣小说改编的《流浪地球》,让我想起了他的另外一部科幻巨著——《三体》,在这个小说中,“维度”的概念让我印象深刻。

一次是在人类的“万有引力号”飞船因为偶然机会进入一个四维的碎片,从而从内部攻破三体人战舰“水滴”的故事;另一个就是三体星球被暴露后,高等智能向太阳系扔过来一个“二向箔”,最后导致整个太阳系都变成了二维的画卷。

这几个故事都让我感到,从不同的角度,特别是更高的维度看问题的重要性,举个更加容易理解的例子,就好像你站在一个市中心的高楼上往下看道路,能清晰看到各个道路的纵横交错关系,而如果你是在一条道路上行走,就很难看到这样的景象,而这就是升维的一个体现。

提高看待问题的维度,能够让我们看点世界更加清楚一些。那有没有前人专门总结过呢?有,这就是今天要介绍的《高纬度思考法》,作者细谷功,生于神奈川县,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先在东芝公司工作,后进入安永咨询顾问公司,负责产品开发等领域的战略制定及业务改革计划的制订、执行和定义,现任Qunie的顾问研究员,另于企业和高校开展思考力的研究和业务,曾著有《地头力:从结果出发解决问题》等作品。

《高纬度思考法》的核心:通过提高思考的维度,发现问题,并创造性解决问题。这是我目前看到的,日本书籍中结构最为清晰的一本,全书分为四个部分:

1、“知”和“无知“的关系;

2、“解决问题”的困境,为什么“解决问题”的人,常常很难发现问题?

3、“蚂蚁思维”VS“蝈蝈思维”有什么区别和优缺点,如何整合?

4、发现问题的“元思考法”,如何通过升维发现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第一部分:什么是“知”?什么是“无知”?它们是什么关系?

1 知

什么是“知”?知=事实+解释。其中事实指的是:真是存在的,不因人而异的对象,比如自然界中的物体、现象或是种种发生的事情,它通常是实体,能被五官感受到,或者至少能用语言描述,是相对客观的;而解释则相对抽象和主观,作者将其定义为:解释=分(类)+连(建立关系)。

在书中,作者用“维度”对事实和解释进行了描述,事实是零维的(可以理解为集合中的“点”),而解释是从多个视角对事实看法的组合,所以可以是多个维度的,衡量一个解释好坏的标准之一就是它和事实的符合程度,我们现在人类知识中,这也是为什么科学是我们人类重要的知识的原因,因为它和事实的符合程度是最好的。

作者也对“知识”进行了定义:可以再利用的“知”。转化一下,就是“知识就是可以再利用的事实和解释(分类和连接)。”而且作者对知识还有一个洞见,就是一旦知识形成,它就成为了一种静态的“快照”。

而事实总是动态出现的,这就导致知识存在一个风险——解释和事实不吻合,而这时也常常是需要进行调整的时候,所以著名的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提出了科学的一个重要特性——可证伪性,通俗的讲,科学是一种解释角度,而这种解释角度要存在能被事实证明为错误的可能性,这不仅是一种严谨的态度,也为科学的不断进步提供了通道。

从上面的定义可以发现,无论是“知”还是“知识”,都包含了两个重要的内容:分类和建立联系。而分类的本质就是"划线",比如对人群的分类:男/女、30岁以下/30岁及30岁以上,创业者/打工者……。

为什么要分类?因为人大脑处理能力有限,当事实繁杂众多的时候,只有分类归组才能高效处理,比如为什么要对河南人/上海人/北京人……贴标签,HR招聘的时候,要按不同学校、不同学历等进行区分,而不是客观对每份简历一一审核。

但是,很多时候,现实世界的界线是模糊的,在黑和白之间有一条宽阔的“灰色地带”,如果硬性分类,通常会存在不吻合的地方,比如性格分为内向-外向,而我们很多人通常是混合的,或者说是中间地带的,而且分类的标准不同,也会影响我对事物的判断,通常分的维度越多,越接近客观事实。

比如对一人的角色进行分类,他既是公司职员、又是父亲、还可能是个专栏作家等,这也是为什么在有的公司开展360评价的原因,也是为了获得一个相对全面而客观的评价。

正是这种人为的划线导致了一个问题的解决,常常可能带来新的问题,一个方法的有效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事实的出现,而变的不那么有效。

是不是要否定划线?

当然不是,那样的结果可能更糟糕,完全陷入混沌状态。本书不否认划线和分类,而是尝试给我们增加一个“高度”的维度,来避免我们陷入“狭义的解决问题”的陷阱,而很难发现新的问题。

为了形象起见,他用“蚂蚁思维”和“蝈蝈思维”的对比来阐述他的想法,因为蚂蚁通常只会爬(不考虑带翅膀的),它们的世界多是二维的,而蝈蝈可以跳跃,比蚂蚁多了“高度”这个维度,这也是第三部分重点介绍,先按下不表。

2 无知

和“知”对应的就是“无知”,当然你可能会想到未知,在本书中,作者将其看成是一类。对于无知,作者从三个角度进行了解释:

2.1 无知的无知 VS  已知的无知

你可能提着觉得有点绕,这个很像我们在为什么知道很多道理,但仍然过的不好?介绍的认知四个阶段:

不知道不知道

知道不知道

知道知道

知道不知道

无知的无知,对应的就是不知道不知道,而已知的无知对应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在心理学中有个著名的“邓宁-克鲁格效应“,又称“达克效应”,通俗的讲:一个智商很低的人是不知道自己智商低的,因为这往往需要很高的智商;你只有在真正懂了一件事情以后,才能够知道自己当初有多么不懂,而在你不懂的时候,你是不知道你不懂的。

这也是为什么古希腊智者苏格拉底会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一方面是谦逊,另一方面也说明他认知升级了。

用我们常用的搜索来举例就很好理解,当你在搜索栏输入关键词时,至少说明你知道关键词,知道自己有什么不知道,而有些东西,你都想不到要搜索,更别提关键词,这个就应了重温《天道》:别人看到的,可能是你想到没想到的中提到的“别人看大的,可能是你想到没想到的”,本书重点关注的是对“无知的无知”的克服。

2.2 事实的无知VS解释的无知

按照前面对“知”的定义(事实+解释),无知也可以分为对事实的无知和对解释的无知,所谓的事实的无知就是不知道事实本身,比如某个历史时间发生的时间,某个地理的常识等。而解释的无知,就是不知道如何分类及建立联系,没有解释事实的框架或视角。

本书重点讨论的是解释的无知。而这种解释的无知,从维度的角度划分,又可以分为范围的无知和维度的无知。

 所谓“范围的无知”指的是,知道分析的角度,但是范围不足。书中以不同的人对红酒的价格的感受的不同,比如对于1瓶4000日元的葡萄酒,在一个“葡萄酒的价格不应该超过3000日元”的人眼里,这是很贵的,而对于经常接触“1万到数万日元”葡萄酒的人而言,这个就很实惠。

在这个例子中,解释的角度都是价格,但是因为对其应该处的范围不同,而导致解释不同,或者叫范围的未知。还有一个我们小时候听到的例子——小马过河,不同的动物(松鼠、黄牛等)告诉它河水深浅的不同,在这里,大家都是用深度解释河这个事物,但是因为感知的范围不同,造成解释的无知。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大家都在定性地讨论一个东西,即使大家讨论的角度是相同的,比如价格,但因为理解的范围不同,容易产生误会,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定量化,用数据说话。

对于“维度的无知”,我认为吴伯凡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词“盲维”,就是压根没看到这个维度。以我自己的工作为例,我的专业是NVH(噪声振动)的,以前考虑方案的时候,通常只是考虑NVH性能是否达标(一维)。

而后来一个同事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他建议我在对比方案的时候,不仅要列出对NVH的影响,还要加上对安全、耐久、质量、价格,甚至是制造等影响(多个维度),开始我不理解,这岂不是有点越俎代庖,甚至给自己增加工作量了吗?后来才理解,如果不考虑其它的影响,最后我们自己的方案也很难真正落地。

2.3 活用“无知”

爱因斯坦曾说过:“越是学习,就越知道自己有多无知;越是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就越想深入地学习”。如果将已知看成一个封闭的圆圈,而圈外是未知/无知的部分,当一个人已知的圆圈很小的时候,他感知到的未知也很小,而这个圈不断扩大的时候,圆圈的周长就变长了,能感知到的无知就也越大,所以我们会发现真正有知识的人都是谦逊的,因为他知道他不知道的远大于他已知的。

我们通常理解的知识管理,就是对已知的东西进行归类和整理,作者提出知识管理的更高境界是创造新知识。通过对知识的整理识别无知,从而为知识的创造提供个很好的“触发器”。

总结

1、知=事实+解释(分类+联系),而知识是“可以被再利用事实和解释”,是知的静态快照;

2、因为人类的认知局限,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必须分类,每种分法就是一种维度;

3、分类的方式有很多种,所以,我们注定对很多东西是无知的,而承认这种无知为我们创造新知提供触发。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维度思考法》1 |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