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恶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供稿:苏国权

为什么说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可恶,因为它让数亿人带着“乙肝”的帽子,甚至终身背着沉重的包袱,影响了学业、影响了工作、影响了婚姻、影响了生活,成为长期挥之不去的“心病”。

在我近40年的行医生涯中已经说不清见过多少次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有情人,由于对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因各种顾虑、各种压力而“忍痛割爱”有情人不成眷属。

甚至于已经有了孩子的夫妻因对方查出来乙型肝炎,不再遵守婚礼上“无论对方富贵与贫穷、健康或疾病始终不渝爱着对方”的山盟海誓,分道扬镳各奔东西。

一位俊朗的大学生愁眉不展的说,因为查出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实在不能承受同学们的冷眼与嫌弃,吃饭时没有人和他同桌,他往哪个地方一入座很快人家别人就借故离开,那种孤独、被冷落真的让他感觉太难受了,不堪重压而休学。

传播途径

话至此咱们首先明确一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本身没有传染性,只有乙肝病毒(HBV)定量增高者才有传染性,即便是乙肝病毒(HBV)定量增高者有传染性,但也是主要经血、母婴及性接触传播,HBV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HBV。

接种疫苗后还会不会感染?

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均未发现HBV能经吸血昆虫(蚊、臭虫等) 传播,所以不必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过度恐慌,谈虎色变。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并且有抗体应答者,即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抗HBs+或抗-HBs>10 mIU/mL)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即便接触到乙肝病毒也不会被感染,安全度更高。基于此我国2015年慢乙肝防治指南规定:对慢性HBV感染者及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除不能捐献血液、组织器官及从事国家明文规定的职业或工种外,可照常工作和学习,但应定期进行医学随访。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究竟为何物?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

让时光回到1963年,美国医生Blumberg在澳大利亚土著人群中的血液中发现了一种蛋白质,与经过血液传播的肝炎有密切关系,当时尚未命名乙型肝炎,随用发现地而命名为“澳大利亚抗原”就是俗称的“澳抗”;

1970年英国医生Dane在电镜下观察到澳抗阳性病人血液中有直径42纳米的双层外壳的病毒颗粒,称为Dane氏颗粒,就是现如今的完整乙肝病毒;还观察到有直径22纳米的小球形颗粒和长约50~230纳米的管型,就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直到1976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会议对乙肝病毒及其相关的抗原、抗体统一进行了修改、命名,应用至今。

现在,如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缩写为HBV;乙肝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缩写为HBsAg。只有完整的42纳米的乙肝病毒才有传染性,而22纳米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有抗原性,无传染性!这一点对于正确理解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意义非常重要。

可恶的乙肝表面抗原

话说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可恶,但原因何在呢,这就涉及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意义,简要地说只要HBsAg阳性就表示乙肝病毒感染,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

1、HBsAg阳性、乙肝病毒定量高于最低检测值,肝功能不正常,转氨酶高,意味着病人肝细胞存在活动性炎症,病情处于活动进展中,有传染性,急需抗乙肝病毒、保肝降酶等治疗。

2、HBsAg阳性、乙肝病毒定量高于最低检测值,肝功能正常,转氨酶不高,肝纤维化不严重,被诊断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有传染性,是否抗乙肝病毒治疗需要综合分析而确定。

3、HBsAg阳性、乙肝病毒定量低于最低检测值,肝功能正常,转氨酶不高,肝纤维化严重或不严重,被诊断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无传染性,不需要抗乙肝病毒治疗,是否需要抗肝纤维化需要综合分析而确定。

知道了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意义有很大差别,病情严重程度、是否有传染性和是否需要治疗需要综合分析,不能以偏盖全,草率定论。也不必盲目恐慌。

任何事物均有其两面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也不例外,本文讨论了它的可恶性,实际上它非常有用,功劳很大,受益人群很广。

​河北中医肝病医院特聘北京会诊专家:李筠教授、王宪波教授、郭朋教授每周来院会诊!

你可能感兴趣的:(可恶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