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吃货的腊月——做干粮

北方老百姓进了腊月,家家户户都会蒸制大量干粮,零下十几度、二十几度的气温很适宜食物保存,多做些干粮,可以一直吃到春上解冻,既好吃又省事,非常便利。



016:吃货的腊月——做干粮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 蒸豆包

不知道你是否看过潘长江主演的电视剧《别拿豆包不当干粮》,豆包其实是北方广大百姓的主食,样子有点像我们平时吃的包子,但材质有些不同。豆包的面皮是由小米(谷子去皮加工而成)和黄米(黍子去皮加工而成)磨成面粉按一定比例混合,经过适宜温度发酵鞣制而成,有一定的黏度,颜色泛黄白,蒸制出来呈现金黄色,非常香糯讨喜。馅料一般都是选取当季的芸豆,熬煮沥汁捶凿成豆沙,撒上白糖或糖精,搅拌均匀。将面皮裹上豆沙揉成包子,然后将包好的豆包逐一放上屉笼,密闭状态蒸45分钟左右,大功告成。

说实话,我之所以对豆包一往情深,很大一部分源于它带给我的美好回忆。家里有一个自制的木锤子,一头削成大疙瘩,每次煮好了豆子,我都会坐在家里的灶前,看着老妈伏在锅台边反反复复、仔仔细细地捶打,直到获得最细腻的豆沙为止。

我记得老妈连着几天都会发面、做馅、蒸豆包,柴火在灶膛烧得正旺、蒸汽弥漫了整间厨房、黄橙橙的豆包摆满了盖顶、冻得硬邦邦的豆包塞满整口大缸,那种感觉现今也是记忆犹新,有种小日子的平和,岁月的静好。

2、 蒸馒头

北方,你懂的,面食绝对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个头还特别大,出锅的时候满眼白花花的一大片,真是让人喜欢极了!一个个圆鼓鼓的大馒头,预示着这是丰足的一年,老妈将一个大馒头一掰两半,分放在我们的小手里,我们得到这赠予,笑着闹着跑出去玩耍。最喜欢姥姥每次在馒头出锅时都会点上一点嫣红,看去像是桃子,像是贡品,可爱得舍不得吃掉。

当然了,除了蒸馒头外,也会有其他花样:放上豆沙馅就会变成馅包,裹上白糖红糖捏成三角形就是糖三角,把面檊成面皮撒上油盐葱花卷起来就可以包成花卷,当然还可以做成寿包,还可以做成方形千层包,花样很多,让我们不由的换上了选择综合症。

馒头也会放在那里冻上,要吃的时候可以隔水蒸一下,也可以切片煎一下,辅之小粥咸菜,一顿美味的早饭就解决了。

3、 蒸年糕

年糕是用纯黏米(就是前面所提到的黄米)磨面做成的,笼屉上锅,盖上一层纱布,撒上一层拌了少许水的黄米面,借着屉下持续的高温,再撒上一层煮好的、但不是特别熟的芸豆(没有捶成豆沙),再继续撒黄米面、撒芸豆、撒黄米面……到大概五指厚度,就可以继续蒸熟出锅了。因为是用纯黏米制作的,所以香糯可想而知,趁热吃需要用刀切块,有点像新疆的切糕,为了便于存储和下次吃的时候易取,等到冷却凝固冻结的时候用快刀切片,存放于阴暗干冷处,随吃随取。

下次吃的时候,同样是取适量切片,隔水略蒸,蘸取白糖,软糯香甜,非常美味。不过这是大人的最爱,我们小孩子喜欢的是油炸食品。

4、 油炸糕

炸油条和油炸糕是个技术活,每次都要请三叔亲自上马,凡到了开始做炸制品的时候,就说明新年真的要来了。腊月二十七八,老妈会准备一大桶自家榨的葵花油,炸豆片、豆泡、丸子,还有就是炸油条和油炸糕。我最喜欢吃油炸糕,这里就来着重说一下。

油炸糕的原料同样是纯黏米和豆沙,揉成小团、压扁,中空挖个小洞,放在油锅里烹炸,油花翻溅、香味扑鼻,我们候在旁边的小人儿眼珠都要掉在锅里,口水都流到衣襟下面了。炸好的糕稍稍冷却便迫不及待送入口中,外脆里糯,香甜可口,真是美味极了。

我实在理解自己青春期为何会发胖了,吃得实在是太好。现在的记忆里,那么多美好都是关于食物,关于吃,关于做食物的人,关于和我一起贪吃的小鬼。有人说,开始习惯回忆过去的人,是已经渐渐老去的人。其实,总是回忆故乡的人,也大概是因为离故乡渐行渐远的缘故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016:吃货的腊月——做干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