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着白线停、踩着红线走。很爽吗?

在路上行走,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

当红绿灯转换时,总有行人或车辆,之前还是不紧不慢地走着,一旦看到绿灯马上要变了,就突然加速冲过路口。就好像不抢着过去,后面就不让过似的。

在等红灯时,总有行人、非机动车辆,就是不在白线内等待,非得压着白线或者越过白线一点点才停下来。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自己的优越感。

在遇到超车时,本来还不紧不慢的开着的车辆,反而突然加速,就是不让别人超过自己。咆哮发动机好像在说:

“我可以走得慢,但是你不能超我,超我,我就给你急!”

殊不知,事故就是在这些过程中发生的。

红黄灯转换时,这边的行人、车辆加速通过路口,那厢的车辆、行人早已按捺不住,绿灯一变,迅速启动、冲出路口,于是……

A车超B车时,B车就是不让,还得加速冲上去,两车互相较劲,于是……

这边行人、非机动车过了线,不仅挡了那边行人、车辆的道,行人车辆通行缓慢,且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剐蹭、碰撞。

危险就是在这一点一滴,一点点压线、一点点过线中发生。有句话叫“高风险带来高收益”,但这在交通等很多生活领域似乎并不适用,绝大多数时候,压线、过线这种高风险行为根本不会带来任何高收益,只会带来严重的事故。

其实这种心理,表现在交通之外的生活领域,就是爱占点小便宜,不管什么事,只要有人和自己竞争,和自己抢,那自己肯定就要抢,不管这东西对自己有没有用处,先抢到手再说。就好比小孩子在一块儿玩,总有小孩喜欢从别的小孩手里抢玩具,而当他自己玩时,对这些玩具可能连看都不看一眼。

追求的就是那种抢到手的快感!而不是玩玩具本身的快乐。而这种快感伴随着的是巨大的危险和快感过后的空虚感!

如果说,在生活小节里的这种压线、过线更多是心理层面的话。那到了干事创业中,这种心理往往就会表现为,喜欢钻法律和政策的空子,喜欢不按规矩出牌。为什么要这样呢?除了心理层面的因素外,下面这么一句话道出了其中关键:

“为什么要踩红线走,因为踩着红线走,能挣大钱、快钱。”

确实,前些年我们听到了太多关于暴富的故事,看了太多关于暴富的影视剧。这些故事明里暗里启示人们,不管干什么事,老老实实、规规矩矩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要钻法律空子、踩着红线才能挣大钱,来快钱。可是,钻法律空子、找政策漏洞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人就能干的啊,那需要很深的道行啊。于是,费那个劲干嘛?直接赤膊上阵,只要能挣钱,管他违法不违法的。结果,一个人依靠不规矩的行为挣了快钱、大钱,最初还义正词严要举报的人们,本来处于观望的人们,发现这个人不仅没受到处罚,反而天天在大家面前耀武扬威,好不风光,于是大家都踏上了不惜违法挣快钱、大钱的路。

这就好像陈佩斯的一个小品,他发现对桌的客人吃完饭把饭店的碗顺手拿走了,他大声呼喊,结果没人管,得,自己也跟着学,把碗拿走吧,否则好像自己就吃亏了。

有哪些具体的例子吗?有。

前些年,卖家电的在家电下乡补贴上动了歪脑筋,通过虚构交易数据,套取国家补贴,这来钱太容易了,一时间发了大财。

依靠“玩票”生活的“牛人”们,自己开个厂子,没见到厂子怎么红火,但是没多长时间换了好车,又没多长时间买了大房子,实际上主要是靠虚开增值税发票挣得不义之财。

搞土地开发,没有取得相关证件,就开始卖房的,名为“先上车后补票”。

类似的事情,听到了很多,难以一一列举了。

但是,怎么吃进去的,最后还得怎么吐出来。

这两年,随着监管越来越严格,这些不法的、不合理的行为一个个暴露了出来,套取家电补贴的终究被法律制裁,玩票的把自己玩得进了“号子”,先上车后补票的不仅是加倍、几倍补票的事,更多的被罚的倾家荡产。

“压着白线停、踩着红线走”爽得了一时,换来的是一世的不爽!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

“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当今时代,如果把大胆闯、大胆干理解为可以违法乱纪、不守规矩,那就大错特错了。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干多大事业,必须严守规矩、严守法律,必须守住底线、不逾红线,在此基础上,试、闯、干,惟有如此,才能赢得有理想更自由的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压着白线停、踩着红线走。很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