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彭小六《我没学过写作》有感

彭小六《我在2年内写了60万字,出了2本书,可我没学过写作》

本文是对彭小六文章的留言,算是我谈写作的小纲要,他以个人的经历告诉大家,真正的技巧是多读多写,我在此基础上随便发散了几句,认为思维方式和知识积累很重要。

读彭小六《我没学过写作》有感_第1张图片
来自彭小六文章

这篇很中肯,忍不住点个赞。

开篇提到“不要单一变量思考问题”,生活是个复杂系统,应该多变量多视角思考,除了单一变量的变化还要考察多种变量的联系,这是思维问题。很多朋友想写作,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原因是脑袋中知识储备太少,多读多看多写多思考,多维度观察生活这个复杂系统,想法自然会多起来。

文章开头的写作流程很好,搜集信息,确定话题,选择框架或文体,匹配资料,修改。建议写作的生手带着问题(话题)去搜集资料,在搜集资料时打开脑洞,把相关问题的理论、事例,数据,方法,视角,文体等按规则分类,同样类型的话题会有很多资料,选择代表性的整理,资料越丰富,未来写作越轻松。哪怕用最笨的办法,修改模仿,也能完成写作。

话题已定,资料搜集完毕后(如果脑子存货多,可以不用搜集,那就在脑海中思维),开始对资料整理分析,可以挖掘新视角,选择新文体,或融入新理论,或举新例子新数据重新论证,或提出新方法,或者平铺直叙,把各种事例重新排列组合,变成自己的语言,或者反面论证……最不济以个人的事例,生活故事,个人的真实想法写起,随便写都是一篇文章。要注意逻辑自洽,行文流畅,让读者读懂。这种方法,恰好是多变量多视角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盆友们可以揣摩揣摩。

写作是个思维方式问题,多读多看积累素材,脑海中才有知识框架,才知道如何思考,如果没有储备,没相关理论方法论各种文体和写法的积累,如何去想都是问题,更遑论游刃有余排列资料,创新写作了。前期锻炼时,可以就一个问题深究,比如讲故事,讲故事的技巧有哪些?正叙反叙,细节修辞,矛盾冲突,情境立意,找写经典小说,经典案例,看看别人如何写的,然后点经典评论,好之所以为好(文学理论),慢慢就掌握讲故事的精髓了,再下笔,如有神助,信手拈来。

很多技巧都是刻意领悟,刻意锻炼得来的,小六子的努力大家都能看得到,榜样就在这里。他从不会写,到随便写,到按兴趣专题写,再到写出价值写出结构力,再到各种工具的运用,丰富完善写作,是个漫长的过程。没人可以速成,速成的只是背后的方法,知识素材的积淀必须靠自己完成,通过大量练习从而游刃有余。

小六提出的越简单的方法越实用,这是极尽繁华的回归,开始拥抱写作本质了。比如写干货就用“结论先行”,先说观点后论证;写故事用“英雄之旅”套路;写青春励志,先讲几个故事,先说“我有一个朋友”,然后再给一个观点。张爱玲高中写散文,年纪大了返璞归真,用最朴素的语言写生活,就是如此,只需带上你的观点判断心情,就如老朋友说话一样,娓娓道来,出口就是一篇小文,这时,历练够了,变成一个有故事的人。

最后,借用小六翻译的欧阳修话语:无他,多读多写就是了。写多了,你就什么都知道了。我想,这是最简单的写作方法了吧。俺表示赞同。多看书,多练习吧,多加入一些的群组,抱着学习的目的,把文章推给懂的人提点建议,每个人都会进步很快。不求成为大作家,只求智慧表达,加油。

报考大学时,我第一志愿是汉语言文学,后来调剂到思想政治教育,搞了教育。当年有点文字梦,现在不考虑了,因为人人可以出书,写书已经没啥诱惑力了。十几年前我自办院报,如今又想重新办一份自己的报纸,这时的写作不为文采,不为故事,只为个人观点的表达。

小时候读了鲁迅等大家的文章,有个感触,会写文章的人,文章会承载作者的思想看法观点,读其文知其人。我能理解很多盆友的心情,希望用细腻的笔触描摹外在和内心,一方面清晰表达自我,另一方面粉饰美化达到个人理想的期望,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年龄越大,观点越多,越渴望表达,渴望被理解,文字就是触媒,和说话一样,不吐不快。

关于写作,和说话一般无二,先从模仿开始,模仿背诵,理解输出。如果边模仿边学文学理论,知道各种文体的历史,特点,技巧,之所以好的地方,学起来会更快。多读经典,有意识模仿锻炼,哪怕抄袭,也能慢慢上道。等想法多了,根本不用草稿,也不用资料,脑子一转,张口就说,下笔千言,表观点,说故事,讲理论,列方法,这种状态需要积累,真没啥技巧,积累够了,随便写,根本不用技巧。没积累,用了技巧,写出来还是相对肤浅。

所以,大家大致明白写作之道了吧,不管是文学体裁,还是专业论文,各有各的道,话语体系不同,表达方式不同,技巧不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观千剑而后识器,多读多看多背多写,摘抄记录,抄袭模仿,独立创作,最后随心所欲。用文字有效率地表达,人与人之间更顺畅沟通,才是文字真正的魅力,这种魅力属于大家。

读彭小六《我没学过写作》有感_第2张图片
来自彭小六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彭小六《我没学过写作》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