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14号,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了《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以及《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3份配套文件,细化了互联网医疗发展方向,从业务规范、管理配套、技术实现这三大维度规范了互联网诊疗行为。新规政策的出台,无疑是为互联网医疗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将其引入了落地实操的阶段。
从低谷到巅峰,经历了起起伏伏的“互联网+医疗”行业,终于是迎来了利好政策,而在行业中,不光有春雨医生、微医、叮当快药等等这些“职业玩家”,还有阿里、腾讯这些互联网巨头,也开始更深一步的进入医疗信息化的腹地,似乎互联网医疗的市场正掀起一股新的建设热潮。
互联网医疗市场暗流涌动,谁才能成为其中杀出的黑马?
众所周知,医疗被列为国民最关心的三大问题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医疗健康服务也开始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据了解,目前我国有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15%的人处于疾病状态。可见中国医疗市场的前景十分广阔,而超万亿的市场规模也吸引了国内各个行业的关注,成为了众多企业争夺的香饽饽。保险、投资、银行、互联网等行业都纷纷杀入了医疗和健康领域,而这里的每个布局者都希望能够在医疗领域找到自己转型的方向和企业发展的下一个增长点。
在诸多因素的推动下,健康产业市场需求猛增,市场中各个企业之间的明争暗斗也是不断,毕竟,占领一个行业的头部队伍对于的企业的诱惑是难以抗拒的,更何况是炙手可热的医疗市场。
说到互联网医疗的火热,还要追溯到2014年,春雨医生以5000万美元的融资全面引爆了互联网医疗行业,这一年也被称之为是互联网医疗的创业元年,在这一年里,各路玩家以及资本从不同的垂直领域迅速入局,并摸索出了一条逐渐清晰的移动医疗产业链。据了解,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互联网医疗的注册公司数量就曾一度超过5000家,算的上是真正的鼎盛时期。
然而,在2016年资本寒冬来袭之后,那些商业模式不清晰、没有造血能力的企业纷纷夭折于此,活下来的企业仅剩不到1%,如此快速的大起大落换做任何一个行业都会变得生存维艰,即便是生存下来的企业,也经常因各种问题备受外界质疑。
好在经历了至暗时刻的互联网医疗在今年也算是迎来了一线曙光,4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落实了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互联网医疗服务市场的准入和管理规范等措施,引领行业向更加规范化的方向稳步发展。加上9月份新政的发布,都意味着互联网医疗将告别灰色地带,再一次见到了春天。
如今,在经历了多年的探索与沉淀之后,加上政策红利的福音,资本市场的回暖,互联网医疗市场的未来开始逐渐变得清晰,在不同的垂直领域中也产生了各自的领军企业。例如在今年5月份在港交所上市的平安好医生,虽然目前看来还不具备强大规模盈利的能力,但对行业而言,也算是一次突破性的进展;另外,还有一家互联网医疗的独角兽企业微医,也传出消息称将在今年年底登录港股上市,之后的动作也颇为密集,欲要成为HMO体系的领军企业。
传出上市消息互联网医疗企业其实一直都不绝于耳,但事实上,从互联网整个大行业来看,即使是各垂直行业的巨头公司,上市也并不意味着就能在短期内实现正向盈利。反而在上市之后,更容易成为行业的焦点,也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和约束,甚至很有可能会踩到一些未知的红线。
除了上市之外,还有叮当快药、一药网,快方送药等专注于送药服务的医药平台;以平安好医生、春雨医生等平台为代表在线健康咨询及健康管理类APP;垂直于医药电商、医疗服务网络领域的阿里健康、康多爱、好药师等等。而这些企业只能算是互联网医疗市场中的冰山一角,要知道,医疗不同一般化的互联网行业,市场格局极其庞大,就互联网医疗垂直领域的分类而言,就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更不用说各个领域的众多入局者。可以想象,就算是在某一领域一家独大的龙头企业,在整个医疗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也是微乎其微。
话说回来,随着企业野心的不断增大,众多互联网医疗平台之间大多都已开始了相互的协诚合作,包括与传统企业的跨界合作,都让医疗平台的市场格局也越来越宽泛,也使得让众多企业之间的业务越来越趋同化。
至于未来究竟谁才能够成为其中杀出的黑马,并建立起强大的护城河,目前还尚未可知,不过,就当下发展的现状来看,互联网医疗行业还尚且存在着各方面的难题和痛点,只有突破自身的困境,才能谈及盈利,才能成为行业的领军企业,从而实现更大的价值。
激流勇进的背后,互联网医疗该如何修炼“内功”?
在这个“产品思维”的时代,当医疗市场供不应求,便会有各路的的玩家激流勇进,可一旦行业进入景气低谷,也会有大量的企业被挤垮、被合并,最终得以留存的只会剩下寥寥的几家,而在这一行业变迁的规律下,其实归根结底还是要修炼好自身的“内功”,建立起自身强大的壁垒,加上推出足够好的产品或服务,才能在更深的层次上和更广的背景下,肩负起产业变迁的大势。
具体说来,一方面是要不断完善自我的监管措施。医疗的特殊性不光在于市场巨大,还在于这是关乎人生命的大事,曾经的魏则西事件,前阵子的长生生物疫苗事件,还有这些年层出不穷的医疗事故,都闹得人心惶惶,更何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互联网医疗,更是会让人心生不少顾虑,可见监管对互联网医疗的重要程度,足以说是企业的生命线。
而从目前不断颁发的新规来看,互联网医疗线上管理办法的严格程度已远超线下,想要完全达标并不容易,不过,从本质上来看,其实互联网医疗与线下医疗除了诊疗方式以外并没有大的差别,归根结底都是有资质的医生对患者的诊疗行为,所以说,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对于执业医生的诊疗规范与规范化培训及管理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还需要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进一步强化配套文件,对各级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的实施细则、进度要求等进行明确。
另一方面则是技术的创新。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技术可以说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来说都是命脉所在,医疗领域也一样,而且要求还要更加的苛刻。说到技术,当下风头正劲的还要当属是AI技术,如今
,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医疗平台都和AI技术挂上了钩,不过,虽然AI医疗的应用场景很广泛,比如虚拟助理、药物研发、健康管理、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等,但事实上,却是很少有AI医疗产品能够实现真正的落地。至少就目前看来,AI医疗仍然存在诸多需要突破的壁垒。
举个例子,就互联网医疗的在线问诊、开具处方、药物配送这三个较为核心的方面,医院已是开设了的互联网医院诊室需要与HIS等院内系统进行直连,医生则可在互联网医院直接为患者开具处方,帮助患者直接预约线下门诊、检查检验、药物配送等,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闭环,让患者在互联网医院真正享受到在实体医疗机构的服务体验。看起来的确是为用户带来了不少的便利,不过,这些技术的创新对于民众来说,尚且没有达到其心理阈值,企业和平台仍然需要在AI技术上投入更多的资本和精力,提高基层医生的医疗服务的水平和医疗服务的效率,服务到更多的患者,催生出更大的市场需求,其最终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利用互联网手段,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从而提高医疗质量而已。
不难看出,技术并不是为了彻底颠覆医疗,而是想要通过与医疗系统的相互融合,为医疗系统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也只有这样,才能去除医疗行业的一些顽疾诟病,提升医疗行业技术水平,迎来互联网医疗的春天。
未来,这些企业将在摸索中不断砥砺前行,在这个过程中,市场应当给予其足够的时间去试错、验证并改进,以宽容的心态去期待其未来发展的前景。
科技自媒体“翟菜花”,订阅号:互联网深度点评,个人微信号zhaicaihua002,转载保留版权,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