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技能习得远超一万小时理论

        跨学科思维,这是由于查理芒格的出名,从2016年非常火的一个词,拥有跨学科思维。

        其实随着慢慢的深入会发现,其实学科与学科之间没有很明显的界限,界限非常模糊,相互关系之间都有联系。不是他影响他,就是他作用了他。

      举个例子,就拿现在人工智能技术和建设网站来说。都来源编程技术,现在在线课程出现编程课程,从小朋友就可以学习编程了。编程技术可以快速习得,就是你能很快搭建一个网站,可是有的就难学了,创造编程语言。发明一些技术。因为这背后来自强大的数学逻辑思维和非常深厚的外语能力。

      我曾经一本书上看到过李开复老师写的序,2016年他自己采用的智能人工算法,获得比自己的私人理财顾问多8倍的收益。你看这就是人工智能取代了私人理财顾问,这种算法技术一般人是掌握不了且很难学会。因为李开复在大学的时候就在计算机领域发明过东西。不管技术在怎么变化。最核心的东西没有变。

      强大的数学逻辑和深厚的英语水平支撑着他,现在他是创新梦工厂的CEO,是做投资,更是老板。但是这些最基础学科的支撑深入他的骨血。在那本书书里写到摩根大通将要采用人工智能股票交易算法。

      一万小时练习理论,在某些地方还是对的。得深入学习的,尤其最基础的东西,有句话叫简单即复杂,复杂即简单。越简单越复杂。越复杂还越简单。

    举个栗子,就拿拍照技术来说,现在因为智能手机的兴起,摄影技术可以人人都会的技术。只要你会按手机,基本会拍照。在学点小技术。基本拍的图片就能脱颖而出。可是就这个非常简单的技术。越往后面越复杂,技术非常难掌握。高端的摄影师非常稀缺。跟拍摄的人有很大的关系。

        那造你这么说,我们应该学什么呢?到底是一万小时理论还是20小时就能掌握一门技术呢?

      很多得长期不断耕耘,有的技术确实20小时就能掌握,基本学了后面不需要学习了。有的技能就得长期耕耘,甚至超过一万小时。

      我们之所以跟着有经验的人学习。不断耕耘,因为有的东西是隐形的,书上没有的,是别人总结的。往往这些隐形的东西是最值钱的。不是一般人他不会告诉你,有的就算他想告诉你,还无法用语言表达。

      就拿那个沙县小吃来说吧。全国各地到处都有,这样的技术两三天就学会了。甚至口味都给你配好了。你直接回来就可以用,口味跟师傅的也八九不离十,差不多。好点的师傅在教教你怎么做生意,怎么服务顾客。哪种口味最受欢迎。比如你跑新疆去开店,他教不会你店怎么选择,店面的装修。对待客户的态度。一碗馄饨到底放几个,客户比较满意。当地的口味到底吃哪种比较好吃。这些都是差异,小小的差异就会导致结果不同。

      常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就是说的认知的差异性,也就是老祖宗说的悟性。

      我们到底刻意练习的应该是什么,其实最应该刻意练习的是悟性,甚至可以说是基本功。往往这些是最简单也最难以坚持的。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你大脑里有没有这样的程序。一旦安装了非常简单,没有非常复杂。所以你看牛人学什么都快,啥都能发现机会。

    悟性,深度思考。这些词语非常简单,可是这是最基本的东西最难以练习,因为你大脑思考的习惯很难改变。尤其是涉及到潜意识,最难改变。大脑的神经元一般处于沉睡状态。你能从5%进步到5.1%。就进步非常大了。

      所以时刻觉知你的大脑处于什么状态非常重要。让大脑该休息的时候好好休息。有时候休息的时间还要多过你技能练习的时间。这里的休息就是放空你的大脑,让思绪乱飞。或者最应该什么都不想。

      每天放空大脑,就这么简单的事情,我自己练习也坚持不下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的技能习得远超一万小时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