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花,死如秋叶 ——商鞅

     

生如夏花,死如秋叶 ——商鞅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世人只知战国七雄之首——秦,知道秦之强,秦之勇,秦之霸,却忽略了在秦背后历代不断变法求强的改革变法者。或许大家知道我要说的变法者是谁了吧!对,他就是商鞅!

生如夏花,死如秋叶 ——商鞅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既然提到这个为秦国奠定强大而一统的人物,就不得不介绍一下他。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改革家,同时也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是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他之所以被叫做商鞅是因为他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

        因商鞅及其变法对法家学派有着深远的影响,司马迁著《史记》時,为商鞅单独立《商君列传》。此外,现代学者马非百著《秦集史》、王蘧常著《秦史》時,都将商鞅和其门客尸佼合立于《公孙鞅传》。


        话不多说,我们开始进入正题。商鞅他本来是魏国国相公叔痤的一个门客,因有胆识谋略,满腹经纶,故而深受国相赏识。

        公叔痤病危时,魏惠王曾探望他,深切向他请教:“如果你不在了谁可担任国之大任,国之重担?”于是公叔痤就向魏惠王举荐年轻的商鞅,认为商鞅可平国而举之。魏惠王听后,一言不发。

        公叔痤知道魏惠王不会重用商鞅,便劝戒他:“汝不用其之,必杀之。”大意就是告诫魏惠王:商鞅这个人,如果你用他,就让他担当重任;如果不任用他,那么就必须杀了他,否则迟早有一天他会成为魏国的劲敌。

      可惜的是,魏惠王并没有将公叔痤的话放在心上。他认为凭此乳儿,何以担任国之重,即使不杀他,他又能翻起什么风浪。有趣的是,公叔痤把他对魏惠王说的话原模原样的又告诉了商鞅,奉劝商鞅好自为之。

        公叔痤去世后不久,商鞅一直没有得到重用,为了避免有性命之忧,同时也为了施展满腹经纶,实现自己的抱负,他便离开魏国,转而去了秦国。

       


        当时的秦国是怎样的呢?我们不得不谈谈它的政治背景和大环境氛围。此时的秦国国君为刚即位且仅有21岁的秦孝公。秦孝公刚即位就下求贤令,想全国征讨治国之道,并提出最高赏赐——欲之封土。大意是只要能为国家建言献策,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便可得到封地。

        芸芸众生,都想在这乱世中出人头地,一鸣惊人。但是普通人之所以是普通人,是因为他们身上有共同的通病,并没有什么可行性和发展性的良策。而商鞅却通过自己的方法说服了秦孝公,并得到重用。

生如夏花,死如秋叶 ——商鞅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其实商鞅刚来秦国之初,是靠一个小太监的引荐才得以进宫面见秦孝公,后人因此也对商鞅这一做法颇有微词。商鞅前后约有四次与秦孝公面谈,宣讲天下之道。我们一一分析。

        商鞅第一次觐见秦孝公,对秦孝公大谈帝王之道。这所谓的帝王之道就是指五帝,即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秦孝公认为商鞅和其他游说之士一样,只会夸夸其谈,言过其实,因此当商鞅大谈帝王之道时,秦孝公甚是厌烦。因为秦孝公当前要的并不是长远之计,而是立竿见影就能见到效果。商鞅于秦孝公的第一次“会谈”可谓是不欢而散。

        商鞅第二次见秦孝公,对他谈的是“王道”。王道其实就是儒家学派的学说。商鞅在此给秦孝公举的事例是禹、商汤、文、武王。但是对于当时战国时期纷乱的大背景来说,儒家学说根本不能适应统治者的需求,因而秦孝公对于商鞅所谓的“王道”并不感冒,所以第二次会谈也是谈崩了。

        第三次,商鞅大谈“霸道”。这次呢主要讲的是法家学派的学说,提倡统治者对内施行严刑峻法,而对外则是进行军国主义。这次以法家学说为基点,多少对秦孝公心里有触动,但这还不是秦孝公所需要的。

        经过多次的“经谈”,商鞅终于抓住秦孝公的心理,知道秦孝公想要什么了。于是,在第四次对论中,商鞅与秦孝公精谈治国之道,此次秦孝公认真的听商鞅讲完所有的治国之策,并肯定了商鞅的主张,最终决定重用商鞅进行改革变法,实现国家的强大。

      商鞅得到重用后,毅然决定变法改革。但是改革首先要树立自己的威信,这是相当重要的。


   

生如夏花,死如秋叶 ——商鞅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公元前356年,商鞅拟定变法法令后,就在秦国都城的南门放了一根很长的木头,并且宣布说:谁能把这跟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就可以得“十金”的奖赏。起初老百姓们都深感疑惑,认为搬这样一根木头很容易,所有大家都不敢去搬,生怕其中有什么“猫腻“。于是商鞅提高奖励规格,宣布凡能按要求搬动木头者,就能得到“五十金”的奖赏。商鞅相信重金之下必有勇夫!果不其然,一个大汉将木头从南门搬到了北门,立马得到了商鞅的重赏。通过这件事情,秦国人开始相信商鞅是一个讲信用、说话算话的人。



        商鞅前期工作准备就绪,便发布法令,开始变法改革。

        商鞅首先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其内容为:合并乡邑为县,设立县令、县丞,且县令县丞都是有国君直接任命,从而使县成为国君的一个地方组织。其实这便是后来郡县制的雏形。

        其次便在秦国官僚体系中大刀阔斧改革,重新构建管理机制,废除以往世卿世禄制,打破世袭贵族对政治官僚的把控。

      最后便是严峻的连坐制,主要为:禁止父子兄弟同室而居,凡是一个家庭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男子必须分居,独立编户。同时按军事组织把全国吏民编制起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不准擅自迁居,相互监督,相互检举,若不揭发,十家连坐。

        军事上,采取军功爵制。规定军功以在前线斩得敌人首级多少来计算,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的爵位和田宅。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便没有爵位,不再享受特权。

图片发自App

      经济上,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废除不合时宜的井田制,广开阡陌,奖励农民耕织,凡是努力生产粮食棉布者,可免除自身的徭役赋税。为了吸引四方流民(主要指晋国流散的农民),秦国承诺凡是愿意到秦国定居的人,在缴纳一定的的徭役赋税后,可得到一块耕地,这使得四方流窜的流民都向秦国聚集。

        上述就是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从内容上分析,商鞅的大多措施都危及到旧贵族的权益和既得利益,势必会得到旧贵族的反抗和反扑。从结果上分析,商鞅通过变法之后,秦国的军事实力迅速得到提升,成为战国七雄中首屈一指的大国;而经济上,秦国财政良好,国库充盈。

图片发自App

        因为商鞅在实行新法中,有些制度太过于严苛刑峻,譬如连坐法、军功爵制,这些措施都使秦国贵族对商鞅造成很大的愤怨。有秦国公族劝说商鞅,新法时宜过久则不应一直严苛,应张弛有度,但是商鞅并没有放在心上,依然我行我素。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危,想传位于商鞅,但是商鞅拒绝其请求。同年,秦孝公去世,其子秦惠文王即位。商鞅想要告老还乡,遭到他人谗言“大臣功高盖主就会威胁到君主的地位,如今商鞅施行新法,天下百姓只知商君而不知你秦惠文王”。正在这时,公子虔等人借机告发商鞅谋反(商鞅变法过程中因台子师傅公子虔和公孙贾犯法,故商鞅将其惩罚,一个割了鼻子,一个在脸上刻字),秦惠文君于是派人捉拿商鞅。商鞅逃亡至边关,想要住在客栈,客栈的老板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商鞅,见他未带任何凭证,便拒绝了他住店的请求,原因是商鞅有规定,住宿者无凭证,店家也要连坐。

        无奈之下,商鞅只得逃亡魏国,但是魏国因他背信弃义而拒绝他入境。最终他只得逃回自己的封地。秦国派军队镇压商鞅,商鞅兵败,被杀于郑国渑池。商鞅死后,尸身被带回咸阳,秦惠文王又下令将其处以“车裂之刑”,并将其族人也杀害了。

图片发自App

        商鞅一生轰轰烈烈,死后却凄凄惨惨,落得一个悲惨下场。对于商鞅这个人物,我们应该客观综合评价,不以偏概全,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对于商鞅变法还是基于很大的肯定和高度的赞赏。因为经商鞅变法之后,秦国跃居七雄之首,不论是军事外交上,还是政治财政上,都是屈指可数的。至于商鞅之死。不得善终,完全是其变法得罪旧贵族、守旧派,秦孝公去世后,失去统治者的支持,故而变法最终被终止,变法失败。

        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寂静。在秦国不断强大统一杀伐的长河中,商鞅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也为后来历代改革者起着借鉴作用。

        商鞅——这个伟大而光辉的名字将永存史册,他的丰功伟绩将永远被刻在功德碑上!


生如夏花,死如秋叶 ——商鞅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如夏花,死如秋叶 ——商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