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与思:杨保军老师在人大新闻学院60周年系列学术论坛上的致辞实录

编者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母校人大新闻学院迎甲子纪念,办系列学术论坛,揽各路英豪于一堂,高朋满座,思想激荡。吾辈躬逢胜饯,虽旁听一二,亦觉受益匪浅。杨师有任在身,每于论坛致辞迎客,短短数语,开门见山,皆无虚发。恍若回到明德楼中,感慨良多。因微信群中,有同门友人求杨师议论实录,吾乃自告奋勇,略作收集整理,实录列出,以飨同门诸友。


读与思:杨保军老师在人大新闻学院60周年系列学术论坛上的致辞实录_第1张图片
杨老师在论坛上致辞   Photo by @朱立芳

一、非仪式化会议传播

编者按:每场论坛于迎客之时反复表明立意,遵学术精神。

时至今年,人大新闻学院(系)成立已经60年了,我们学院举办系列学术论坛,以示纪念。但这些论坛主要不是纯粹纪念意义上仪式化的会议传播,而是实质性的学术研讨。我们希望每一场论坛都是真实的学术论坛,在问题意识与问题导向中能够探讨、研究一些真实的、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产生一些有益学业两界的真实成果。

二、传媒经济已成为社会结构性力量

编者按:此为系列论坛二“新挑战、新机遇、新常态:传媒产业发展与研究论坛”上的发言。

以我个人的感性经验和理论直觉(我只能这样讲,因为我不懂传媒经济学,也不懂经济学),经过三十五六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传媒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仅在传媒经济和传媒产业的视野里,大致可以说:

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新闻业已经和正在经济基础化,作为意识形态重要组成部分的新闻业已经和正在商品化;在整体的经济格局中,传媒经济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经济领域和经济支柱,与此同时,传媒经济以其特有的弥漫性、渗透性和体验性通贯性地作用和影响着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

而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媒体的勃兴、以传媒技术为核心的技术丛的日新月异,使得新媒体经济已经成为一种崭新的、充满活力的结构性力量,正在改变着整体的经济生产、精神生产方式、营销方式和消费方式。进一步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改变着社会整体的组织方式、运行方式,影响着、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工作方式、生存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毫无疑问,传媒经济学不仅是经济学中的显学,也是新闻传播学中的显学,它已经是并将继续是多学科或跨学科关注的重要领域,层出不穷的新现象、新问题等待着我们的探索和研究。

三、我们时代的问题具有新媒体属性与意味

编者按:此为系列论坛三“新媒体与社会认同”的发言。

“新媒体与社会认同”这一主题是我们所处时代、社会的重大课题,需要我们展开深入持久的研究。各位知道,这是一个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媒体时代,是人人原则上可以自由表达、不同主体间可以互动、共动的时代,但这似乎也是一个主体间各种类型认同越来越难以达致的时代,这到底是为什么?新兴媒体与各类认同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有着怎样的内在相互作用机制?

新技术、新兴媒体不仅正在以自己的方式结构传统媒体,同时也普遍激活了各类社会主体,促成了社会交往结构、交往方式与交往观念的变革。新的社会阶层、社会群体、社会圈子总在形成与变化之中,各种物质焦虑、制度焦虑显而易见,文化焦虑、价值焦虑、信仰焦虑则更是令人焦虑的事实;这些焦虑呈现的结果之一便是各类认同的焦虑、认同的艰难。这是整个人类面临的困境,更是转型中国必须面对的挑战、破解的难题。认同需要对话,认同需要主体间以饱满的知情意立体方式展开真诚协商与交流。

新兴媒体不仅使自身成为传播学、新闻学以及其他众多学科、跨学科、超学科关注研究的重要对象,也使我们所处时代近乎所有问题具有了新媒体的属性与意味。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媒体是覆盖性的、弥漫性的、渗透性的、经纬世界性的存在,它正在把人类的生存、生活、生产、演进、发展带入前所未见的变动状态

因此,尽管传播学的面目至今似乎仍不那么清晰,但它作为交往哲学的地位与影响、作为交往应用的意义与价值谁也不可否认。在现象世界,大量的与传播有关的问题蜂拥而来、层出不穷,等待着我们的探索和研究。

读与思:杨保军老师在人大新闻学院60周年系列学术论坛上的致辞实录_第2张图片
系列学术论坛第四场  Photo by @朱立芳

四、新闻传播史论研究的基本姿态与方法论

编者按:此后两条均为系列论坛四“新闻传播业的变革:历史与现实”的发言,根据意思,分编两条,便于阅读。

今天论坛的主题看上去有点宏大,为了将其落到实处,论坛分设了四个分论题,也可以看作是四个分主题。下面,就这几个论题,我分别讲几句“大而化之”的话,起一个抛砖引玉的小小作用。

从近代开启到现在,世界以它的方式结构着中国,但中国也以自己的方式结构着世界,特别是近四十年来,世界有了新的世界观、新的中国观,中国也有了新的世界观和中国观。人们看到,中国试图以自己的观念和方式改变世界。

在如此背景下,新的全球化正在形成之中,全球传播也自然成为重要的传播维度;全球化时代,需要全球化视野,跨文化传播、跨地域传播、跨国传播、跨语际传播,还有作为共在人类的共同体传播等,已经和正在成为越来越紧要的研究课题;而中国不少学者最为关注的是如何增强中国全球传播的能力,建构自己的话语权,如何向世界说明中国、解释中国、传播中国,使中国与世界能够形成更为有效的交流互动。

对于人文社科各个学科,原则上可以说,史论两大分支史是根基、论是灵魂;一个学科的重要成就往往凝结和聚集在史论之中。有无深厚的历史积淀、前沿的理论创新,一定意义上标志着一个学科的成熟程度与发展水平。如今,新闻、传播学科,历史研究面临瓶颈,理论创新步履维艰,如何在方法论上开辟新的视野,如何在科学主义与规范主义共同造成的多元主义博弈中探索前进,已经成为我国新闻传播史论研究的重大课题。从原则上看,中国根基、世界眼光、时代特色、人类胸怀、原创精神、学科融合,应是我们拥有的基本姿态和方法论观念

五、探索什么才是优良的媒介制度

人是政治动物,每个人都在政治之中。关于政治,人们有各种各样的理解,但说到底,政治是围绕权力而展开的社会活动。同样,不管在怎样的媒介环境中,政治传播也是不同主体之间围绕权力而展开的交流互动。这样的交流互动有着怎样的普遍机制,又有着怎样的不同情境的特殊表现,都是需要我们深入探讨的重大课题;它事关政治的优良运行,事关自由、民主、法治、伦理社会的秩序形成。

媒介化社会使得媒介伦理、法治成为伦理学、法学中的显学,也使传统侧重媒介职业伦理的研究正在泛化为关涉所有社会主体媒介伦理的研究。可想而知,更多更新更难的伦理问题等待着我们的观察、分析与探究。在建制性或职业新闻视野中,新闻伦理道德与新闻法治也是越来越受关注的领域。

新闻法治是国家法治的有机构成部分;优良法治是优良新闻的重要条件。尽管新闻职业强调伦理道德自治,但对今天的转型中国来说,法治优先、法治主导恐怕是更重要的选择。我们需要积极、理性、大胆地探讨,什么样的新闻媒介制度才是优良的媒介制度,什么样的媒介制度才是适应我国现实的媒介制度。一句话,什么样的媒介制度既有利于新闻传播业的健康发展,又有利于我国社会整体的良性运行与演进

读与思:杨保军老师在人大新闻学院60周年系列学术论坛上的致辞实录_第3张图片
杨老师在分论坛上  Photo by @朱立芳

六、新媒体产业不会取代广播电视产业

编者按:此后两条均为系列论坛五“转型与超越:新媒体环境下的视觉信息传播”的发言,同样分编两条。

就论坛中的一些主要论题,我以不大专业的眼光,提一些问题,但愿能够起到一些激发作用。

新兴媒体或数字媒体确实改变着媒介生态环境,也改变着整体的媒介产业结构以及依托不同媒介形态的产业运行模式。新兴媒体自身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领域,朝气蓬勃、势不可挡。不仅如此,它还以自己的方式雄心勃勃地改变和结构着其他媒介形态,创造着新的可能产业模式。

人们看到,作为产业的报业,似乎已过正午,作为产业的广播电视业,又将如何呢?这是重大问题,需要我们研究。我的感觉是:至少从现在的经验层面看,广播电视业不同于报业,广播、电视与报纸相比,在媒介形态上有着更多的不可被新兴媒介简单替代的属性和功能、作用与影响

试想,一个轮子上的生活世界,一个活动方式丰富多彩的世界,一个地理结构千变万化的世界,等等,很可能离不开广播的声音;而全球化进程中的人类,是一个需要群体认同的现代世界,需要仪式化传播的世界,也是一个老龄化已经到来的世界,等等,很可能离不开电视。因而,广播电视产业很可能让有自身的生存发展空间。我说的只是感觉,但真正的可能会使什么,需要严肃的学术研究。

从阅读率、收听率、收视率到浏览量、点击率、下载量等等,学业两界一直都在探索评价媒体责任、媒体行为、传播效果等等的方法论原则、指标体系和具体操作方法。评价体系建设无疑是一个历史过程、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是,当所谓的云计算、大数据时代已经开启,全员对象、全要素调查、统计、分析和直观呈现逐步成为可能,评价体系、评价观念、评价方法等也许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需要我们学习、探索和建构。

七、“全觉传收”是人类交往交流方式的回归

当不断更新的传收界面持续中介我们的生活世界时,视听传收或(我创造一个新词)“全觉传收”,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贯穿人们的社会生活、更新社会文化的结构方式、表现方式;这是技术支持下、人类历史螺旋上升后人类交往交流方式的回归

全觉传收或全觉文化,更加符合人类交往交流的自然状态,更加符合人类自在自发的交往交流方式。但这其中的演进机制到底是什么,全觉传收界面会如何变化,又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会对整个社会文化带来怎样的影响,都是一些值得深入细致探究的问题。

在今天的传播领域,主持活动已经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存在于几乎所有的媒介形态之中、传播活动之中。主持人则是传播交流活动网络中的重要纽结、开关性节点,他们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各种素养都会深刻影响相关传播活动的方方面面。因而,关于主持活动、关于主持人以及主持人的教育培养研究,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一个大课题。

编后记:以上长文实录,按四次论坛的举办时间为线索,正文未有所改动,以还原现场原貌。小标题为编者所加,若有不当之处,请同门诸友以原文为准。

文中照片由同门师妹@朱立芳提供,特表感谢。

编辑:@涂凌波。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与思:杨保军老师在人大新闻学院60周年系列学术论坛上的致辞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