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尘土 | 西北的荒漠,风声粗粝的旅途。(一)

6月并不是出游西北的好季节,七八月有鲜花开遍原野,天气好风也温柔,湖面也安静很多。

但6月也有6月的好,从酷暑暴烈的岭南迅速投身于粗粝寒冷的青海,翻过雪山,穿越戈壁、沙漠与绿洲,抵达温暖干燥的敦煌,这一场西北环线之旅, 是何其渺小的我们,依靠现代文明的力量,在博大古老的大地上,一次好奇的出行。

西宁,一座朴实的小城。

车出了机场好一会儿,觉出了完全不同于南方城市的安静。水泥路上有些黄泥车辙,路边的杨柳新栽不久,尚未长成,路上就我们一辆车行驶在干爽阴沉的天色里,我几乎怀疑司机走错了路。

“我们西北嘛,人稀地广,当然车少人少。”司机解释道。

难得的安静,简直可以视为享受。异乡阴天的下午,如平静湖面般的沉寂,路途没有车水马龙,刚与西北照面的第一刻,一切非常好。

西宁很容易让小镇或者县城青年想起自己的家乡,那种平淡朴实到让你决心出走,然后又无数次在记忆里重温,因为距离的原因一次次变得更美好的家乡小城,我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对西宁心生好感的。

街道狭窄,建筑老旧结实,在街道与建筑之间,是绿色的杨柳,与南方杨柳的曼妙风姿不同,这里的杨柳瘦高且枝少。6月的西宁寒风凛冽,一阵阵雨里夹着冰凉的雪粒,衬了这杨柳,让人想起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唯一烦恼的是堵车,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今天,这类道路规划还是多年前的小城,堵车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于是堵着车去吃土火锅,一炉炭火,一锅沸汤,蔬菜丸子五花肉咕嘟嘟冒着热气,实在是朴实又治愈的食物。

吃完饭在寒风料峭里去看了一座有些年头的电影院看了电影,是很小的厅,周围坐的尽是身材高大的西北人,前一排观众的脑袋会影响到后面的人。在黑暗里,只觉得这样挤着,暖暖的,很安心,就像西宁一样。

微雨里的塔尔寺,不仅是庄严。

想象中的塔尔寺与世隔绝,在一片荒漠里依山叠嶂,宝相庄严。实际上从西宁市区去塔尔寺只有半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就像是中学时候去野外郊游。少了长途跋涉的艰辛,塔尔寺呈现在眼前的时候,略有些不过如此的感受,但尽管如此,细雨中的塔尔寺依然有它沉静而朴实的美感所在,带着几分并不咄咄逼人的庄严。

与汉传佛教寺院强调稳重对称、严整中轴线审美不同,藏传佛教寺院多数以塔为中心,依山势错落有致,层次递进渐高,追求纵向延伸的空间感,形成或大或小的建筑群落,其中除了各类殿堂,还有僧人们学习和生活的地方,自然有序,浑厚庄严。

塔尔寺就是典型的以塔为中心的寺庙,先有塔再有寺,这也是塔尔寺的名称由来。与他处不同的是,塔尔寺是汉藏结合的建筑群落,有多处汉代风格中的重檐歇山顶、单檐歇山顶的建筑。建筑中有藏墙汉顶,汉墙藏顶的结合,亦有纯汉代古建筑及纯藏式建筑,诸多风格融汇一起,并不冲突,有种十分丰富的微妙平和。金顶白墙、绿顶红墙、小窗高墙的平顶红墙藏式建筑,与白塔、坛城、雕塑在坡地上有序排开,装饰着五色经幡、明黄、朱红、五彩等多种颜色的帷幔和墙裙,美丽如画。丰富的热烈色彩被自然洗礼之后,并没无斑驳陈旧之感,而是沉淀出沉静庄重的质感。

与建筑的丰富热烈相映成趣的是寺内的丁香,安安静静开得极繁盛,雨里碧叶如洗,地上无声无息一层细碎的花瓣,清秀之余自带着点超然世外的庄严态度。

作为格鲁派(黄教)的六大寺之一,塔尔寺的闻名之处不仅因为它是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之地,还有艺术上的三绝:壁画、堆绣、酥油花。

各个殿宇都有浓郁印藏风格的壁画,大多绘于布幔之上,部分直接在墙壁或作画,颜料取自矿石,历经时光仍然十分热烈鲜艳,壁画中故事人物多取自黄教内容,略懂皮毛的我们能看懂的十分有限。

堆绣以各色绸缎布料裁剪而成的图案部件,在其中塞入棉花或羊毛,绣于布幔之上,形成了色彩斑斓立体十足的绣品。相较于有名的苏绣蜀绣之类,无论是精致程度或是工艺难度,堆绣都显得平平,但配合拙朴热烈,充满了异域风情的画面,另有一种风骨在。

酥油花即酥油调以颜料制作成的雕塑,相传文成公主与王松赞干布从长安带去一尊佛像供奉于拉萨大昭寺。冬季无鲜花献佛,信徒们用酥油制成花,供奉于前。从此成了藏族人民的习俗。酥油花经塔尔寺艺僧苦心钻研,成为塔尔寺独有的一种高超的油塑艺术。

在大经堂内,108根大柱被色彩斑斓的布幔层叠笼罩,顶上是色彩艳丽的藻井及斗拱,四周是数不尽的佛像,壁上悬挂着卷轴壁画,神龛内上千尊鎏金小佛像,柱与柱之间更是数不清的堆绣及刺绣飘带,而地上是连绵不绝的红色长条形蒲团。这一切迎面而来时,只觉眼睛不够用,身处佛国之中,于上千盏明亮摇曳的酥油灯中,不知今夕何夕,此处何处。这一切,与汉传佛教庙宇之中的空旷清冷所营造出来的威严大有不同,混合了游客和工作人员的嘈嘈切切,忙忙碌碌,这一切便显得异常丰富而热烈。

大经堂可容纳上千名僧侣念经学习,只是我略略有些好奇,在如此丰富斑斓的经堂之内,如何心无旁骛地念经学习呢?尽管对藏传佛教的浓烈色彩早就有了大致的了解,但身临其境之后,对于僧侣生涯那种清冷自律的想象,不免与经堂的繁盛色彩起了冲突。

从令人眼花缭乱的大经堂内走出,在一条短短的巷子里,头顶是一方窄窄微青的天空,远处是塔尔寺绵延开的建筑群落,我右边是汉代式样重檐下的朱红回廊,左边是藏式建筑的一堵白墙,点缀着红黑白三色装饰的墙垛及垂幔,中间是一条湿漉漉的石板路。一时间万物寂静,一切冷冷清清,我呼吸着雨里的酥油香气,举起手机,一名自拐角处走出僧侣恰好入画。这清冷的巷子,微青的天,斑斓的建筑和一袭红袍的独行僧侣,便留驻成了我心目中理想塔尔寺印记。

或许这就是旅行的意义,分享游记的意义。相同的目的地,每一刻都是不可复制的,每个人的感受也不尽相同,于弘大的时光和灿烂的文明中,个人的每一个微小的时刻和感受,以及当下的心情,才是组成个人旅途的核心。

人间尘土 | 西北的荒漠,风声粗粝的旅途。(一)_第1张图片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塔尔寺
人间尘土 | 西北的荒漠,风声粗粝的旅途。(一)_第2张图片
丁香寂静,地上也是无声无息的细碎花瓣
人间尘土 | 西北的荒漠,风声粗粝的旅途。(一)_第3张图片
汉式的重檐藏式的墙壁,以及藏传佛教的装饰
人间尘土 | 西北的荒漠,风声粗粝的旅途。(一)_第4张图片
纯藏式建筑,藏族崇黑,窗高且窄,亦用黑色装饰
人间尘土 | 西北的荒漠,风声粗粝的旅途。(一)_第5张图片
汉式屋檐下的藏式装饰,注意看上面的黑色部分
人间尘土 | 西北的荒漠,风声粗粝的旅途。(一)_第6张图片
门上挂着哈达,金色和白色都是哈达里很尊贵的颜色
人间尘土 | 西北的荒漠,风声粗粝的旅途。(一)_第7张图片
漂亮的金顶和明显的汉式屋檐

(已同步更新于个人公众号)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间尘土 | 西北的荒漠,风声粗粝的旅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