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鸟尽弓藏

    君王是至高无上的力量,天之骄子,上天的真传,是的,毋庸置疑。

    然而,在君王之下,满朝文武,所有拱托起王朝大厦的臣民们,他们的上苍又给了他们什么?

    有人将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相比较,同样是草莽称帝,同样是杀功臣,同样是王朝的开始。一个是从汉王到汉帝,一个是从吴王到明祖,他们的人生似乎有惊人的相似。

    千年之前,混混刘季斩白蛇起义,身后涌动的是他的深交挚友,可他面对的并非只有暴秦,还有各地揭竿而起的群雄,他甚至不知道,沛县对于他而言意味着什么,更不明白好兄弟项籍一转眼成了楚河汉界对面的霸王。太史公曾在《史记》中提到,刘邦股上七十二颗痣,醉酒沉睡时显现出龙形,我不知道太史公从得知这些,但我想,每一个开国君王一定都有着独一无二的神迹,好让后人都记住,凡他所为,天命所向。

    造英雄的未必是时势,有时是选择。每一段历史都是一个戏台,有人留名,自然有人遗臭,只是有人恰好成就了忠义之名,有人不幸落得万人唾骂的名声,而还有一个角色,定是忠奸难辨,是非难分,那便是君王。纵观史书,刘邦无疑是天生适合胜任天子的人,所有人都明白他是个无赖,但却没有人懂他,正如君王这个位置之于世人。皇权就是平衡,刘邦平衡了自己和后人,平衡了前朝和今世,白马盟誓,最后一次端平了这碗水,碗里是功勋的血和苍老君王回首此生的泪。

    千年之后,另一个人呼应了千年前的帝王,自濠州之后,见龙在田,飞龙在天。放牛娃儿时的游戏搬上了台面,树枝成刀枪,石椅成龙座,玩伴成大将,重八成元璋。张士诚、陈友谅、郭子兴、元顺帝、王保保、小明王……一个人就是一腔血,可他们只是朱元璋的台阶而已,台阶下是文臣武将,尘埃落定之后沉沦的人。轻用刘伯温,胡蓝之狱,削武将兵权,朱元璋像极了刘邦,赢得了这盘棋,却毁了己方的棋子。后人管这叫“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

    千年前后,骂也骂了,哭也哭了,叹也叹了,刘邦和朱元璋之辈还会再苏醒吗?他们还能给后人一个满意的解释吗?帐前人才济济,最后人去楼空,一代又一代的君王做着补偿,追封、追谥、厚葬、封赏后人,可是那几十年间的阵痛,可以补偿吗?所谓鸟尽弓藏只是为了防备吗?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明成祖削藩,似乎他们的手段要委婉些,可用意并无两样。君王和臣子都是凡人,他们争的都是千秋,君王为了江山永固不惜给王朝换血,臣子为了流芳千古只能肝脑涂地,哪怕是死。

    鸟尽弓藏,双方都是妥协的吧!当烽火的激荡散去,天下待治,有些臣子只是江山烽火的丰碑,而有些臣子却是重任在肩的良辅,该杀谁,该留谁,君王自有定夺,于是,有些人的故事结束了,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激荡的另一面是平静,刚过则折。

    千千万万满含怨怼的功勋忿然地死去,他们的鲜血盛满了天子手中的夜光杯,再倒下时,滋养了整个王朝,每个王朝就是一个饮血的刀锋,天子洒下功勋的热血,最后将自己送上的黄泉路。世世代代皆是如此,有人生来就是君王,有人生来只能为自己的故事而死,有人生来就选择了青史留名,有人生来就只为了闪烁一段历史的夜空,历史是公平的,从未亏待任何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所谓鸟尽弓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