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之旅的余兴节目——中查沟印象


这里,既有雄壮威武的山,也有妩媚娟秀的水;这里,还有纤尘不染的蓝天白云、郁郁葱葱的森林草地、清甜的青稞酒、香浓的酥油茶,以及朴实可爱的藏民兄弟,相信任何一位情系大自然的都市中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九寨之旅的余兴节目——中查沟印象_第1张图片
九寨之旅的余兴节目——中查沟印象_第2张图片

 其实,中查沟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旅游目的地。那里没有围墙,没有大门,也无须买票;那里没有酒店,没有餐厅,也没有旅游纪念品商店;像我们这样贸然闯进去的“入侵者”,在沟里转悠半天,或许找不到一家可以买到一瓶矿泉水的小店。 中查沟是九寨沟的邻居,两沟之间只隔着一道山梁。顺着山沟登上海拔4000多米的中查沟最高峰,可以俯瞰九寨沟银光闪烁的珍珠滩、色彩斑斓的五花海,还有蓝宝石一般澄静幽深的镜海。 同样是沟,同饮一河白水,命运却迥然不同。彼沟辉煌灿烂,名扬天下,此沟屈居一隅,默默无闻;彼沟游人如织,人满为患,此沟门前冷落,少人问津……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发现了中查沟,猜想一定是被钢筋水泥压迫得脑缺氧的背包客,于是在寻寻觅觅中一头闯进了这条沟,闯进了这片海拔2000多米、理论上缺氧实际却令他神清气爽的高原福地。

 

九寨之旅的余兴节目——中查沟印象_第3张图片
九寨之旅的余兴节目——中查沟印象_第4张图片

从九寨沟沟口逆白水河而上,过漳扎镇不远向左拐弯,便到了进入中查沟腹地的乡间土路与公路交汇的路口。路口停着不少摩托车,十多位藏民模样的车主聚在一起抽烟聊天,一看便知道是操“摩的”营生的。见到我们的出租车即将拐进土路,那些人中的一个大声问司机:去哪里?司机回答去中查,那人“哦”了一声,说:还以为你走错路了。我们疑惑,司机答疑:这地方很少有陌生人坐着出租车进去,所以他们以为我走错路了。我们无语,面面相觑,谁都不知道是否真的走错了。作为九寨之旅的余兴节目,走进中查沟的原始动因,仅仅是偶尔在网络上读到的某些中查先行者博客上的片言只语。 司机关照我们摇起车窗,说这条路尘土太大。沿山间土路蜿蜒而上,汽车发动机的声音慢慢变得沉闷起来,显然是因为爬坡的力不从心。路两边满是半人多高的荒草,风吹草低,偶尔能见到五彩缤纷的经幡掠过车窗。等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变得轻松的时候,我们已经能见到散布在青葱山坡上的藏家木楼和密密匝匝的经幡了。司机问我们在哪儿停车,我问司机哪儿是中查沟。司机笑了:一上土路就是,再往前开几公里也是。终于明白,我的愚蠢就好比走在南京路上问别人哪儿是上海。迅速观察形势,周围藏家木楼很多,前方不远处又见一群孩子在嬉戏,感觉好象已经到了中查沟的中心,于是告诉司机就在这儿停车。既然不用买票,也没有导游,停在哪里想必都差不多,权当一次踏青郊游好了,反正也只是余兴节目。

 

九寨之旅的余兴节目——中查沟印象_第5张图片
九寨之旅的余兴节目——中查沟印象_第6张图片

车内逼仄,视野有限,下车方知天地宽,只是宽到如此壮阔、如此雄浑、如此撼人心魄,却是始料未及的。站在两条乡间小路交汇的路口,一大片呈贝壳状的山坡赫然跃入眼帘,坡上绿草如茵,满目葱茏。一簇簇深绿色的灌木稀稀落落散布在草坡上,与娇嫩的草绿形成了同色系的深浅反差,使得虽然壮观却略显单调的绿色世界,因此变得丰富而饱满起来。 让人心生疑惑的是那几棵孤零零伫立在草坡上的小树,与那些相依相偎抱成团的灌木丛相比,这些茕茕孓立形影相吊的小树,在空旷的草坡上显得十分突兀,看样子不像是村民的人工所为。是山间清风吹来的幼苗落地生根?还是林中小鸟衔来的种子破土萌芽?奇妙的大自然总能留给人们许多海阔天空的遐想,大自然也因此愈加神奇,愈加美妙。 草坡稍高些的地方有一个不大的自然村,二三层的藏家木楼掩映在万绿丛中;房前屋后照例伫立着许多缤纷的经幡,风儿轻轻吹拂着经幡,一遍遍诵念着经文,把藏民的希望与祈祷带到很远,很远…… 再往上的山颠处,则是大片大片茂密的衫木林,连天接地,莽莽苍苍,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分外挺拔雄壮。奇怪的是,那漂浮在林稍上的朵朵白云仿佛是静止的,我凝视了好久,似乎察觉不到它的移动。莫非云儿也留恋这里的美丽,久久盘桓不忍离去? 顺着小路下到沟底,便进入了贝壳状草坡的边缘部位。一缕清澈透亮的水从坡上汩汩而来,一路上泛起朵朵雪白的水花。用手伸进水里试了试,很冷,与九寨沟里的水一样冰冷;很浅,最深处也不过几十公分。说它是河,或者是溪,却都没有明显的河道与堤岸,水面与地面几乎是平行的。突然想起杭州的九溪十八涧,这大概也就是涧了。 发现每座藏家木楼的周围都有一片面积不大的田地,长着一片青青矮矮、样子像小麦却不敢认作小麦的作物,因为凭经验,7月份的小麦早就颗粒归仓了。见到不远处有一大片高高的木架,木架下有一位正在劳作的村民,于是自恃一口还算流利的四川话,上前与他攀谈起来。我问他田里的作物是不是青稞,他说不是,是小麦。我说小麦不早就收了吗?他说这里是高寒地区,小麦要到8月份才成熟,又指着木架说,这就是晾晒小麦的,下个月就要用了,今天来整一整(四川话“修理修理”的意思)。原本就疑惑木架为何物的我茅塞顿开:山沟少平地,平原地区农村里家家都有的晒场,这里只能用高高的木架来替代了,人类的生存智慧由此可见一斑。我问他收成如何,他说不好,因为气温低,亩产才二三百斤,与成都地区的七八百斤差远了。我问他,这么美丽的地方为什么不开发旅游?他说2004年就有规划了,县里说要投入10多个亿开发中查沟,可是好多年过去了,还没有动静。无语,想起九寨沟里那些艳丽夺目的藏家木楼和几乎家家门前停着的私家小车,不禁感慨不已。


九寨之旅的余兴节目——中查沟印象_第7张图片

 即将离开中查的时候,似乎“余兴”未尽,于是顺着另一条小路攀上了一处高坡。登高远望,中查沟不事张扬的大气之美、雄浑之美、质朴之美,静悄悄地展现在我的眼前。有道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里,既有雄壮威武的山,也有妩媚娟秀的水,无论是“仁者”还是“智者”,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最爱,乃至乐此不疲,流连忘返;这里,还有纤尘不染的蓝天白云、郁郁葱葱的森林草地、清甜的青稞酒、香浓的酥油茶……更有朴实可爱的藏羌兄弟,相信任何一位情系大自然的都市中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找到自己的心灵归宿。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身边突然多了几个小孩,围着我手里的相机看稀奇。我说给他们拍照,他们居然立刻就依大小高矮站好了队。其中个子最高的一个小男孩拉着我的手,要我去他家喝酥油茶,并指着不远处高坡上的一座木楼,说那就是他的家。因为时间关系,我谢绝了。我把照片回放给他们看,并请他们留下地址,说我回家后打印出来就寄给他们。一个脸颊上的“高原红”灿若桃花的小女孩,一溜烟跑回家拿来了纸和笔,一笔一划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赵雪梅”。当她打算替小男孩写名字时,却歪着头想了想,男孩不耐烦,一把抢过她的笔,熟练地写下了“格让泽然”四个字,然后告诉我:她四年级,我五年级。我笑了,好可爱的藏族小朋友!男孩虽然没穿藏式服装,可把牛仔服横扎在腰间的装束,与藏民裸露一侧臂膀的藏袍很有点异曲同工的意味;而小男孩棱角分明的脸型和浓眉下那对炯炯有神的眸子,以及谈笑间无可掩饰的剽悍气息,更赋予了他典型的藏人气质。 回上海的第三天,我就给他们寄出了照片,还附了一封简短的信,告诉他们,你们的家乡太美了,以后有机会再去中查沟,一定要去你们家喝酥油茶和青稞酒,而且还要请你们带路,走遍中查沟的山山水水。     


九寨之旅的余兴节目——中查沟印象_第8张图片
九寨之旅的余兴节目——中查沟印象_第9张图片
九寨之旅的余兴节目——中查沟印象_第10张图片

中查沟概述: 中查沟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岷山山脉南段的阿坝州九寨沟县漳扎镇境内,是一条长约10公里、宽约3.5公里的峡谷,面积约35平方公里。沟内居住着50多户藏民。 中查沟风光秀美,有金字塔般的雪峰、五彩斑斓的彩林、郁郁葱葱的森林、潺潺而流的山泉。夏季,这里山清水秀、清爽宜人,是绝佳的避暑胜地;冬季,这里白雪皑皑、银妆素裹,是少有的冰雪世界。中查沟不仅景色绝美,而且还有古老的藏族村寨,神秘的藏族民俗风情和人文资源别具异彩,素有“九寨沟后花园”的美称。     中查沟沟口海拔约2200米,沟内最高的山峰海拔约4000米。中查沟沟口距九寨沟沟口10多公里,距九黄机场60多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你可能感兴趣的:(九寨之旅的余兴节目——中查沟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