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上的越界交流

在公司工作一周,新同事都知道如何分工,唯有我还在迷糊。该做的事情还未做好,就忙着掺合别的部门工作,结果落得埋怨一身。

实际上,在新公司,自己都分不清自己原来在一起工作的同事分属哪几个部门。从他们招聘的流程来看,现在的公司有三个部门,策划/编辑和办公室,我是策划,指明由副总负责,然后我倒是懂的,谁向我下达工作任务,我就向谁的工作负责的道理。拿着白皮书当作红宝书,改成蓝皮书的大纲,连内容都想照搬。忙完这些仅仅用了一个上午,幸亏自己没有扣编辑部主编张姐的大纲。那份大纲,我上次在会上评价,框架结构不清晰,看不到主线,接地气的事情少,都是编辑水平的杰作。张姐可能做了一些功课,抄的一些书籍。因此对大纲信心满满。我也是这样,如果大纲是自己写的,可不会轻易拱手送出,肯定要反复斟酌,与提意见的人商讨。抱着一副虚心学习的心态,将自己的劳动成果价值发挥出来。增益自己,惠及他人。

张姐是老编辑,见多识广,她希望我接地气,不要总是悬在半空,上不去,下不来,但是接地气之前,人要谦虚,谨慎。不然地气会变成地陷,崴了脚。比如,张姐主持编辑部工作,好处拿大头,担子也会比较重。本周就要写采编。工作量不小。我看见她指挥过去新员工不动,被当场回绝,过去新员工认为主要工作没做好就不太愿意触碰没有营养的工作。这也是一种抓大放小的理念。

下班时,我向张姐讨好,和她谈及我愿意做一些基础性的简单工作,协助她的采编工作聚焦在高质量的报道上。张姐一副奇怪的表情,告诉我,我可以和她们一起采编,分工的事没有必要,都是采编和查资料一起进行的。公司的采编分为城市/企业和协会。十几家企业,还有城市,张姐忽略了协会,就这些企业做采编应该是重点。只是张姐说这些内容的时候未能够保持平静的心态,我一直差异张姐出了哪些状况,怎会大气的人显得如此不自由。我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描述张姐的神态和语调。我想,同是中国人,我和张姐在母语沟通上应该可以彼此意会其中的门道。说是可以,其他方面不行,我想是否我做采编工作就会受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限制,落得不自由,采编失利的结果呢。

其实,我对于自己的过去也比较心疼,好不容易熬出来,身体状况好了,接下来遇上了公司业务壁垒。我插手不了的事情,就暂时搁置。专心按照老板的规划,做好我的蓝皮书。其实结果殊途同归。我的蓝皮书也需要详实的材料。比如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企业发展制造业缺乏政策支持的问题。企业税负负担过重的问题,企业体制内手续费时耗力,繁多。无法有效降低税负负担的问题。等等,这些采编的热点话题。我都希望通过采编团队得到相应的描述性素材。

最后,我与张姐在一起工作,以后少不了谈大纲的事情,大纲的写作恐怕也需要几个人一起进行,而我的策划部总监专职ui和平面等事宜,对文字工作并非专长。因此,我目前的处境就是,虚心向张姐学习,一个见过大场面,有过办杂志经历的人,愿意送我书分享大纲的写作经验。我想,张姐是带有一片诚意与我交往的。我也要在诚意之上,带有更多的虚心,和实质性的行动,协助张姐的工作。只是,我目前还受限于老板的指令,向副总负责,同时公司增加了一个策划总监,我就有必要事事经过总监的指导。这对我是好事,在本部门之内,我可以得到专业的指导,做设计和画画出身十多年,对文字驾驭能力同样不会令人失望。

最后,谈一谈我的越界事宜。比如,我是策划,就归策划部领导管辖,编辑部的工作,无论大事小事,难事易事,我都不用插手,这才让公司的工作井井有条。可是我偏偏按捺不住别人对我的好,代理主编张姐为人磊落,前天送我一本她借的书给我,昨天晚上下班前我就积极示好,表示自己愿意做一些协助性工作,支持张姐的工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然后,我晚上休息时,还是想到公司里的人情世故。感到自怨自责。如果同事确实需要帮忙,我再积极一下比较好。那会跨部门积极需要考虑交情深浅的问题。虽然公司有架构,但它还是一家小公司。也许它比大公司还好。灵活和缺点少,虽然存在着一些不规范。

你可能感兴趣的:(工作上的越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