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Z老师
(知识快递II——《教育心理学》5号)
我们的现实中常常认为:“又翻完一本300页的书”就是学习;“又听完800元的英语网课”就是学习;“一晚上做4套模拟题”就是学习;“又参加了某大咖写作经验分享班”就是学习……这些活动,单从行为看起来,不能说我们不是在努力获取知识,可是,若深入到认知层次,我们还真有可能学了个“假”习。
在学校上学的时候,或许每个人都有过“顿悟”的经历。我清楚的记得初中数学课上,学习证明全等三角形。有的同学可能觉得“很好理解啊”,但一周左右的时间,我苦苦思索都不得要领。第二周周一数学课上,老师刚把例题挂在黑板上,盯着图形,电光火石之间,我就想通了“角角边”、“边角边”、“角边角”这些定理。这个学习经历让我至今都觉得不可思议。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梦中发现苯环结构”的故事也证明了“顿悟”这一灵光闪现的现实场景。据说,很多作家在写小说时,也常有冥思苦想很多天,突然灵感迸发,如有神助,一气呵成。当然,所有的灵感都建立在前期对已知资料的深刻学习和思索上。在此,我不是向大家宣传找灵感的捷径,而是“顿悟”这种不依赖外界刺激的主观行为,似乎让我们对学习这件事,可以有另一个角度的认识。
上期说到“行为主义学派”一众心理学家,无论巴甫洛夫、斯金纳的“条件作用”,还是班杜拉“观察学习”,都将学习看作外界刺激和主观反应的联结行为,外界条件决定着整个学习行为系统。与其几乎同时产生的还有一个“认知派学习理论”,为解释学习提供了另一种思路。他们的理论先导,正是刚才说到的“顿悟”。
当年孟子有句名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意思是说:行为得不到效果,就要反过来检查自己。其实美国“认知主义学派”也是从此观念出发,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联结,而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触类旁通靠“结构”
“学习者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获取知识,”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接着说,“人能够学习,是因为脑子里有一个知识体系,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就是把新获得的信息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进而构成新的认知结构。”听起来复杂,简单说就是我们的脑子都有一套编码系统,学习,就是把新知识翻译成我们脑子里那一类编码,然后排列好。许许多多相互联系的知识构成了结构网,它已经超越了具体的信息点,我们才学会了触类旁通。比如小学生已知6+6+6=18,那么3x6=?他能很快说出答案。
当然,人脑形成的认知结构很复杂,还会有不同的层次和类目。总之,新知识的获得,转化,再到转化效果的评价,学习是这样一个认知的过程,目的就是构建认知结构。这样看来,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也就是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的态度、方法。
我的学生现在最大的压力来自高考,还有七个月的备战时间,课业很重。和他们聊天中得知:班里百分之八十的人每天晚上十二点之前不能睡觉。“考上好大学”,这是毕业班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动机。布鲁纳认为:内在动机是维持学习的基本动力。同样的道理,通过教学,人们掌握学科基本结构,动机原则处在首要地位。
教学中还有结构原则的三大表征系统:无需语言,通过动作进行学习,即为动作表象。以感知材料为基础,通过表象学习,这是意向表象。最高层次的是借助语言进行学习,凭借逻辑推导进行,这是符号表象。选择哪一种还要具体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
每一种知识或学科都存在各自不同的序列,按照一定程序有条不紊的陈述问题知识,进而构建学生认知结构,这是教学中的程序原则。
问题就都指向一处:怎样才能构建认知结构?布鲁纳告诉我们需要的是用“发现”的眼光看待知识。
“发现”出真知
“发现法”顾名思义,让学习者自己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这是布鲁纳提出的最重要的学习法。它的步骤是创设情境-激发欲望-检验假设-验证结论。其实可以概括为胡适先生的一句名言: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
布鲁纳的“发现法”在全世界掀起过好几波教学改革的潮流。很多国家的学校纷纷效仿,觉得此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求欲望,很有利于创造性、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我在观摩一些“发现式”公开课时,也体会到了学生强烈的学习积极性。不过,客观讲,很多现实的“发现课堂”中,过分强调了学生的个人观点,忽视了科学严密性,而且“发现活动”比较浪费时间。教学切忌本末倒置。
你是在机械的学习还是在“有意义的学习”?
认知主义学派另一人奥苏伯尔,也看到了“发现法”的局限性。于是提出了“有意义的学习”,即由符号语言代表的新知识,和我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应观念,建立起非人为实质性的联系。
定义太长不要紧,让我们回看自己现在读的书、听得课。
“零基础,30天通过司法考试”,那只有一个方法:尽可能缩小复习范围,依靠技巧背下来。如果你最后真通过了,那我只会膜拜你的记忆力。这样即使“活记巧背”,新旧知识也几乎没有内在逻辑关系,新观念无法进入你脑子里原有认知结构中,这种联系完全是人为强加的机械学习。
当然,也不能否认“机械学习”在“临时抱佛脚”中的短期效果。而真正学会成为自身素质的知识,还是通过“有意义的学习”获得。新知识和我们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发生相互作用,最后使得新旧知识意义同化。接受知识的心理过程,就是概念同化的过程。
同行们知道,在教师优秀课评比中,一节好课的教学设计第一件事是要有一个精彩又带有先导性的“课堂导语”,它类似一本书的《序言》。它是一种引导性语言材料,与已有认知结构存在关联,又与新知识息息相关。不要小看它,此即一节课中奥苏伯尔所说的“先行组织者”,它会在新旧知识之间搭起一条桥梁。
对比可以看出,布鲁纳和奥苏伯尔两位大师都赞同“认知结构的作用”。只不过和布鲁纳提倡的“发现法”有所不同,奥苏伯尔更推崇“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根据上面的定义,这个原理应该是:学生把教师提供的严谨、规范的科学基础新知识,“同化”进已有的认知结构中,进而理解了意义。
与桑代克、巴甫洛夫等人相比,认知主义者最明显的不同是注意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回到开头的场景:看过的书、听过的讲座、做过的题、也包括走过的路、爱过的人,我们学过的知识到底内化为了认知结构中的一环,还是单为了完成作业?抑或知识付费仅仅满足了虚荣心?
学了“假”习不要愧疚啊,化用罗曼·罗兰的名言:真正的英雄主义,无非是认清生(自)活(己)的真相,然后热爱生(自)活(己)。好好学习,下期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