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名字叫《当下的力量》。
我在掌阅书城里看了前四章,然后立刻决定买一本纸版的收藏。
这本书一共有十章。
我买的是珍藏版。中信出版社,2013年07月01日第3版,精装,译者曹植。32开260页。
●
这不是一本很好看的书。
京东、当当,把这本书归在成功/励志类。亚马逊把它归在哲学与宗教类。
它不是你印象中轻松、休闲、讲故事、打鸡血的那一类书。
它其实更像一本哲学书。
但又和一般的哲学书不大一样。这本书讲究体悟,要用。有点像王阳明的心学。
王阳明说:区区格、致、诚、正之说,是就学者本心日用事为间,体究践履,实地用功。
本书的作者说:请不要专注于这些词句,它们只是一些踏脚石,过了就尽快放下。
导读是张德芬写的。张德芬劈头第一句说:这是一本不能用大脑读的书。又说:这也是一本百读不厌的书。
●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在《方法论》里说我思故我在。也就是说我们思考所以我们存在,进一步理解,等同于将思考视为存在,并且认同。
这句话大概在1637年提出,影响很大。
思维是很重要,我们的大脑相当关键。
但是你不觉得把思考当做存在的本身有问题吗?
本书的作者觉得相当有问题。他说:过度的思考已经变成了一种病。我们生了病。
开门见山,本书第一章:你不等于你的大脑。
深入浅出,作者肯定的告诉你,在你的大脑之上有一个更伟大的存在,在思维之上,还有意识。
作者把这个称为本体或者大我。
我觉得有道理的。
你的大脑不等于你自己,它只是你的一部分。我们都还有心脏、有四肢,对不对?
当然作者给出的理由比我的更充分。
简单的总结一下。
作者说思维只是一种工具。
思维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有力的工具。这个应该没有多大争议吧。
收集、储藏和分析信息是它擅长的。
它具有不能停止(停止思维就没有了),不断向外扩张,总是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没有问题和冲突,用它来干啥?)的特性。
我思故我在。
我们认同思考,从思考的内容和活动中获取自我感觉。
为了更清楚的认识自我,我们会强迫性的不断的思考。因为如果停止思考,我们认为的自我将不复存在。
不断的思考,在脑海中勾勒出自己的形象。
这个思维创造的形象我们称为小我。
小我是由思维活动组成的。
小我控制了我们的生活。
我们有了一辆汽车,还想要两辆,有了汽车,还想要飞机。有了房子,还要别墅。有了十万,还要一千万….没有尽头。
买彩票。
玩股票。
炒房子。
我们总觉得不安全,觉得没有价值,觉得自己不够好,拼命地追求财富、成功、权力、名望或者一种特殊的关系。
我们需要外在的事物的认同。
我们不相信自己。
我们的内心无法获得宁静。
我们越是寻找自我,越是向外拼命追逐,越是觉得不安、忧烦、焦虑、紧张、压力、畏缩、恐惧。
因为我们走错了路。
我们忽略了我们的心。
我们认同了思维这个小我。
我们成了工具的奴隶,而且这个工具非常强大,强大到你甚至没有意思到自己已经成了它的奴隶。
是不是?
所以
思维并不等于存在。
思维中的我不是真正的我。
●
那么真正的我在哪里呢?如何找到真实的自我呢?
作者提供了一个方法:
活在当下。
你一定想说什么。
别着急,作者从时间开始分析。
首先时间是由思维创造的,时间里有过去和未来(因为没有过去思维的小我将不存在,而思维投射未来是为了继续存活)。
但没有当下。
思维会习惯性的否认和抗拒当下。因为在当下的刹那里,它无法控制你。
所以你总是沉浸在过去的回忆里,幻想未来。
时间是个陷阱,它其实是幻象。
任何事物都不能存在于当下时刻之外。过去和未来是永恒当下的反映。就像月亮本身不会发光。
过去和未来的光来自当下。
过去和未来的现实性来自当下。
所以当下时刻就是解脱的关键。
当下才是最珍贵的东西。
只有活在当下才可以感觉到真实本体的勃勃的生命力和无限的创造力。
是不是觉得很烧脑?
●
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总是想起正在读的王阳明的心学,还有教外别传的禅宗。
看来到最后道理往往是相通的。
心学的本质其实就是将我们务外遗内的心收回来,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不为外物所役。
王阳明龙场悟道,悟到的心学第一宗旨就是心即理。
本书的作者也明确的说:真理在你的体内。
本书作者认为思维之上有更大的意识,小我之上的有本体(真实的自我)。听起来和王阳明的良知也很像。
他们感知自我的方式也很像。
心学、禅宗:静坐,明心见性,省察克己。
本书作者叫观察思考者。就是倾听你脑子里的声音并作为一个观察者存在。
其实都是向内看自己的心。
这本书的作者相当一定学习过禅宗的知识,看着简直就像科学的分析禅宗所说的:不悲过去,非贪未来,心系当下,由此安详。
我看王阳明的《传习录》时,也总闻到禅的味道。
有意思啊。
●
这本书里还有很多其他内容。
关于观察思考者的方法很有效果。
如何保持活在当下?
如何正确的运用我们的思维?
都很有意思。
在这本书的后段,有些地方,神神秘秘的。但是请记住不要立刻否定。你可以用着试试看。好用就用,不好用就算。
能获得多少都是缘分。
●
关于作者:
埃克哈特·托利(Eckhart Tolle),生于德国,从伦敦大学毕业后,在剑桥大学担任研究员和导师。29岁那年,一次意外的经历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致力于解释、整合和深化这种变化。埃克哈特·托利不倾向于任何一种宗教或传统。在他的教学当中,他用一种简单明了的语言传达了古代心灵导师的简单而深刻的信息:我们可以摆脱痛苦并进入内心的平和世界。
目前,埃克哈特·托利在世界各地旅游讲学,他努力将自己的心灵启迪实践传授给世界各地的人。
最后
喜马拉雅FM上有这本书的音频。云若雪朗读的版本不错,没有时间看,你可以听听。
云若雪在每一集的开头总会说:
这是一本不能用大脑读的书。这也是一本百读不厌的书。每个觉得自己应该可以活的更好、过得更开心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