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tify為何難以超越

標題就這麼定了,我著實困擾許久該怎麼寫,又不想做任何細緻的調研。我希望這是輕鬆又生活化的語調,談聽音樂的方式,生活中的音樂。

Spotify為何難以超越_第1张图片

四個多月來在家工作的日子,Spotify為我播放數百個小時的音樂,沒有重複,且對我來說都是新的。從極簡電子樂、環境音樂、後搖、現代古典或爵士這類稱之為“先鋒”前衛的曲類,到部分上世紀六、七零年代的老爵士,其中多數我無法記得其名稱,我只有繼續狼吞虎嚥下去,如果說這就是我的“walkman food”的話。

同事有天來家裡開會,我正不知聽著什麼,他進門一言不發,打開筆記本寫了寫,後來說是這音樂令他專注,就理清了下思路。我竊喜,這僅是我隨意播放的Spotify每週推薦,我平日的office ambience。Spotify的分類播放清單中,有類“focus”音樂,還有器樂、電子等多種選擇,我根本不太有機會去打開。這兩三年來,Spotify認定我的音樂偏好,基本上就都已經是這類容易讓人比較“focus”的了。

真要打開我在Spotify收藏的音樂一看,其實並不能完整了解我的音樂喜好,至少四十歲以前的Spotify並不知道。因為大約兩三年前開始愈來愈常用Spotify聽音樂以來,我更多的聽爵士和環境電子樂。搖滾啊,能跳舞的電子樂啊,已經逐漸從我的生活中淡出。這對我而言未嘗不可說是個分水嶺,讓Spotify理解、抓住我後半輩子的音樂偏好,從最初的推薦十張取其一二,到現在可以接近六七的準確率。

流媒體音樂服務的商業模式有點弔詭:我聽得愈多,Spotify就得付給唱片公司更多版稅。所以最好的情況是,我付月費,但不太聽,這種情況當然不可能發生。對免付費的用戶來說,聽愈多,廣告播放愈多,所得可以抵銷掉版稅成本。而版稅一般根據合約,都有大筆預付金早在簽約時給到唱片公司,因此不管我們多聽少聽,那筆錢都已經先付出去了。Spotify期望渺茫的就是付費用戶所繳的錢,加上廣告收入,可以超過每年幾千萬美金的版稅成本,這取決於有多少人對音樂的質與量高度渴望。

試想,如果一個喜歡蘇打綠”小情人“的八零後,也能愛聽冰島或瑞典的某些音樂,那Spotify就會是他的菜。這舉例或許誇張,是要強調那種對新音樂的飢渴,和廣泛的接受力。不過當然,即使每天只聽美國告示牌排行榜流行樂,對比付費下載和流媒體的月費,後者還是划算。不少人一定發現了此事所以itunes的下載業務開始走下坡,而不得不做起流媒體的生意來。

流媒體難道是這麼好做的嗎?要從數百萬首曲目中根據每個不同用戶的喜好給予精確推薦,這正是Spotify做得比別人更好的關鍵。Pandora這類的音樂電台,如今就是Spotify中的一個功能而已。對,itunes也有”radio”,但難比Spotify精確好用。Spotify更早發現,對於喜歡音樂的人來說,那種源源不絕的音樂食糧需求,必須被滿足。透過網路下載音樂,不論付費或不付,是多麼容易的事兒如今。下個階段的關鍵該在curate策展,這方面在我的體驗中,Spotify做到的遠超出我的期望。

我們當年跑唱片行,國際連鎖的Tower Records,或出國到日本、香港的HMV,每淘到張碟就一聽再聽,翻雜誌找資料,和朋友顯擺自己聽的音樂最新、最厲害。總有熟識的唱片行店員推薦,因為氣味相投所以相對精準,其中幾位後來成為朋友,但(推薦)命中率或還不及今天Spotify的一半。這完全不賴他們,光音樂庫本身就不能比,一家實體店擺放不了多少唱片,憑著只是直覺。可我因此可能連聽一張專輯幾個禮拜,腦裡每天嗡嗡作響,影響我至今。

但這些愛樂如癡的唱片行小伙子都不可能做到Spotify這樣:每週推薦playlist,每週top推薦專輯,新專輯推薦,各種根據你喜好專輯和藝人的一堆推薦,還實時依據所新增的收藏而更新(這有些困擾,因為常在我還沒聽完全部的推薦專輯就更新了)。

所以你說, Apple在數字音樂這個領域能打敗Spotify嗎?依我看是不可能。

你可能感兴趣的:(Spotify為何難以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