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股票市场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上证指数从2006年初的1100多点增长到现在3200点,这十年间股票平均年化回报率超过10%,说明这个市场并不是一个零和博弈的市场,但很多投资者收益率却趋于0,有些甚至还是负数。
这是为什么呢?
很多人将此归因于股票本身就是一个坑,认为上市公司就是骗子,是一毛不拔的大公鸡;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其实并不是股票不赚钱,而是投资股票的人没有赚到钱。
这是一个悲惨而又非常残酷的现实。是什么原因造成股票赚钱而投资人不赚钱呢?
一些专家将此归因于信息不对称,他们认为普通投资者缺乏充分了解证券信息的渠道。然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无论是证券信息、还是对投资工具的了解认知都比往前便利了很多。但大面积亏损的悲惨局面却没有发生改变。证券市场虽然在不断地生产粮食,但饿死的还是一片又一片,这又是为何呢?
起初,我对此也不得其解,但随着接触的投资小白越来越多,了解的投资失败案例越来越多,内心渐渐有了一些答案。
我认为是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一,投资者自身对证券市场认知的不成熟;其二,投资教育者、宣传者被自身的利益绑架。
下面我分别就这两个方面展开阐述。
不成熟的投资者
钱最终会从交易活跃的投资者流向将证券持有不动的投资者。——巴菲特
投资从本质上来说收益只能来源于两个方面:
- 资产收益;
- 市场收益。
如何理解资产收益和市场收益呢?资产收益即是赚取资产本身盈利所带来的收益。一家公司从生产产品到盈利往往会经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赚取资产收益需要投资者具有耐心并做到长期投资。
而市场收益是通过短期低买高卖的行为将别人腰包里的钱放到自己的口袋中。要赚取到市场收益可没那么容易,没有一个人会认为自己是那个把自己口袋里的钱放在别人腰包里的傻瓜。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赚取资产收益才是正道。但证券市场上的大多数人都不这么认为,他们渴望从短期的买卖中获利,于是,他们研究国家政策、做一些技术分析、炒作概念、盲目追涨杀跌。
如果我们将追求资产收益看作投资,追求市场收益看作投机。那么,市场上大部分投机者的命运都是相当悲惨的。我相信至今有很多投资者仍抱着这样的想法:牛市才能赚到钱,而熊市是亏钱的。而实际上,那些在牛市中赚到钱的投机者最终翻倍的将自己的盈利吐了回去。
这一切,正如莎士比亚所言:
那些残暴的欢愉最终会以残暴收场。
被激励的投资教育者
笔者非常喜欢历史,有一本非常有趣的历史书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很特别,它通过从古至今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来看待中国的发展,书名《大汗之国》。
这是一本相当扯淡的书,书中有人将中国描述成天朝上国,人间天堂。其中西班牙传教士闵明这样赞美道:
中国是世界上最高贵的地方,宇宙的中心,那里是所有阳光得以照射、万物得以生存之处,那里是最荣誉的帝国。
也有人将中国描述得丑陋不堪的,如英国军舰舰长乔治·安生,他的记载充满了刻薄诋毁:
中国人都会欺骗,但很有样子,没药救。(Chinese man very great rogue truly, but have fashion , no one can help.)
为什么有的人将中国描述成天堂,而有的人将中国描述得如此不堪呢?这源于生活在他们国家的人对中国的期待和想象,而造访过中国的人(其中一些人甚至根本没去过中国)将中国描述成他们想象的样子。用马可·波罗的话来说:
故事的关键在于耳朵,因为听故事的耳朵只想听他们想听的内容。
在写投资类文章的过程中,我常常听到一些同行“善意”的提醒,他们告诫说:“你们的文章要接地气,标题要引人入胜,比如《如何从0赚到100万》、《一个让你年收入20%的方法》、《错过这一次,又要再等10年》等。”
说实话,这些文章我也看了不少,扯淡的多,真知灼学的少!
为什么扯淡的话还有人说呢?因为用户是他们的衣食父母,用户想要上天,他们便搭好上天的云梯;用户想要入地,他们便教育人们如何掘地千尺。
归根结底,他们更在乎自己的利益,至于用户的期待是否符合现实,管它呢,先把口袋里的钱塞满再说。
如何选择取决于我们自己
真理和谬误从来都是混杂在一起,无论世界怎样的和光同尘,好在我们都具有选择权:如果对投资工具不熟悉,我们可以选择对投资工具一点一滴地学习和了解;市场中存在大量的未知,未知中存在着很多让人恐慌的东西,好在我们可以选择用知识去对抗未知。另外,在做出选择的同时,我们还要学会为自己选择承担责任。
耶稣基督曾经劝诫人们:“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做出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是窄门,虽然过程艰苦,会遭遇一些挫折,但却可以使我们越来越有智慧,并最终引领我们走向光明之处。
就连股神巴菲特的投资也非一帆风顺,他曾在投资美国航空公司中遭受非常严重的亏损,美航的管理者沙菲尔德还给巴菲特打电话,对投资结果不理想表示抱歉。
这位投资大师如何反应呢?
巴菲特缓缓说道:萨斯,希望你记住,应该我给你打电话,而不是你给我打。至于投资不理想,我只能怪我自己,现在只有顺其自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