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攻为守

三国鼎立,魏国最强,据有中原、河北、山东、西北、辽东和淮河一带,东吴坐拥江东八十一州,蜀国其实是最弱小的,特别是关羽失了荆州以后,只有四川和湖北、陕西的一部分,国力较弱。本来刘备与曹操决战,夺取了汉中后,国力开始强盛。结果荆州一失,刘备错误地发动了蜀吴战争,将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家业毁了大半,自己也兵败病亡,将一个烂摊子一股脑交给了诸葛亮。刘备新亡,魏国即联络吴国发动五路大军欲攻灭蜀国,诸葛亮费尽心机才破了五路兵马,让蜀国转危为安,接着诸葛亮不辞辛苦,率领大军深入南方不毛之地,七擒孟获,平定了南番,解决了后顾之忧,趁国内稳定、民众富足、后方安顿,起大军讨伐魏国。发兵前,他给后主刘禅上了一道表章,这就是著名的《出师表》。在表中,他阐述了北伐的原因,并劝诫后主刘禅要勤政向善,继承发扬先主遗风。他分析说,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但是这个时候,大家不懈于内,忘身于外,是要将先帝的知遇之恩汇报到后主您的身上。所以这时朝野内外,团结一致,皆思北伐统一,鼎定中原,所以民心可用,发动北伐战争,符合大家的愿望。从国情来分析,现在南方已定,兵甲已足,正是北伐的好时机。刘禅就是个庸君,命好生于帝王之家,巴不得诸葛亮什么都帮他操心,他乐得清闲享受。

诸葛亮深知,蜀地狭小,人力财力不足,时间越长,越难与魏国抗衡,毕竟中原地带人才济济,财力丰厚,国力增长远远快于蜀国。现在蜀国还有很多当年追随刘备的能征惯战之士,来自天南地北,四海之内汇集的文臣武将,再过一些年,这些富有经验的人才将老迈凋零,蜀地人才补充又不足,物力也缺乏,跟魏国一比,不战自败,无法对抗。且刘禅并非明主,诸葛亮太了解他了。所以蜀国利于急战,而不宜长久对峙。魏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倒不急于南针,只要内部不出问题,与民休息,自然就可不战而胜。所以诸葛亮一定要选择以攻为守,以攻为主,希望有生之年能赢得北伐战争,进入中原,匡扶汉室,自己也就对得起刘备的三顾之恩了。其实诸葛亮知道,单凭蜀国之力是很难击破魏国的。所以他每次北伐都希望东吴能予以配合,共同进军。但东吴文臣武将中本就缺乏有北伐雄心和能力的人,大多觉得凭长江天险,固守江东就满足了。通关整个三国历史,东吴一次像样的北伐都没有,几次与魏国发生战争,要么魏国来侵,要么是应蜀之求,配合性地发兵牵制魏军。魏将司马懿深知东吴朝中文武所想,根本没有重点放在东吴方面,只是做好防御工作,不让东吴北进。其实从地理上看,东吴倒真有条件北伐,自己有长江天险作为防线,退则可以固守,魏军不善水战,无可奈何,进则地面辽阔,方便銮兵,勇武谋略之士,提兵北伐是很有条件的,但是吴军善水战,陆战非其所长,千里奔袭,需要铁骑,东吴很缺乏骑兵,所以吴军也深知自己的短板,不敢轻举妄动,只是以防为主,防守反击。如果诸葛亮在东吴,恐怕早就训练好骑兵,与魏军争夺中原了。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魏国,都是经过充分准备的,目标明确,就是要图中原,不像吴国一样,毫无远大志向,只满足于三国鼎立,安于现状。以此而论,吴之灭亡是迟早的事,从气势和志向上,吴国已先输了魏国和蜀国一筹。但诸葛亮虽有远志,奈何蜀地偏狭,人才货物短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是不得已而为之,不攻肯定是将来要灭亡的,攻或许还有机会灭魏。所以诸葛亮处心积虑就是要不遗余力地联吴伐魏。

然而天佑魏国,魏国出了个司马懿,诸葛亮想到的,司马懿也想到了,他知道东吴既无远志,也无北伐之能,因此一心准备防蜀,他自请都督雍凉地区,一来为了避祸,躲过曹魏集团的排挤和攻击,培养实力以自保;二来为了训练边防部队,建设边防要塞,防范蜀军来袭,为战争做好战略准备。司马懿可谓老谋深算,自请到荒凉边境,既培植了自己的势力,又躲过了别人的算计,可谓一举两得。在日后与诸葛亮漫长的作战过程中,司马懿的势力慢慢得到壮大,成为抵敌蜀军和诸葛亮的不二选择。

诸葛亮知道司马懿善于谋略,在雍凉地区训练了一支强大的军队,雍凉是蜀军北伐中原的必经之地,如果司马懿带着这支强大而训练有素的军队前来迎敌,自己是很难顺利达到中原的。自蜀地到汉中到雍凉进入中原,战线太长,运输给养是个巨大的困难,魏军只要把守各个隘口,蜀军很难有所作为。因此,在北伐前,诸葛亮先使了个反间计,让人到魏国散步司马懿欲拥兵自重的消息,让魏主曹睿猜忌之下,免去司马懿雍凉都督之职。

司马懿一离职,魏国朝中无人能敌诸葛亮,魏主曹睿派了名将夏侯渊之子、驸马夏侯懋统领二十万大军前去抵敌。事实上夏侯懋就是个纸上谈兵的人物,从未经历阵仗,很快就被诸葛亮打得一败涂地。诸葛亮兵临长安,魏朝震动,曹睿赶紧派曹仁之子曹真总帅三军,到渭水一带阻挡蜀军。但曹真也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几次对垒下来,也是损兵折将,只好固守待援。曹睿不得已,只好请司马懿出山。恰在此时,原蜀军降将孟达致信诸葛亮,声称要重返蜀国,愿起兵配合攻取魏国京城。这是个绝好的机会,诸葛亮平添了一支伐魏的力量。但孟达太过大意,不听诸葛亮的劝告,结果被司马懿迅速剿灭。接着司马懿率大军抵达长安,与曹真汇合,曹真正面敌住蜀军,司马懿自引一军袭击汉中咽喉街亭,以绝蜀军粮道。蜀军大军全在前线,如粮食供应被断,将不战自溃。诸葛亮早就算准了司马懿的用心,但却错误地选择了马谡为将,马谡深懂韬略,熟读兵书,却只是个参谋之才,而非独当一面的大将,结果司马懿略施小计,就击溃了马谡大军,占领了街亭,逼得诸葛亮只好迅速回撤,因兵力分散,留在身边的军力不足,只得上演了一出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有惊无险地退回了汉中,首次北伐以失败告终。回到汉中后,诸葛亮挥泪斩了马谡。撤回成都后,诸葛亮又自请免去丞相之职,以惩识人不明、兵败之过。此役唯一的收获是得到了魏军降将姜维,他日后成为诸葛亮的衣钵传人。

第二次伐魏,魏国派了曹真与诸葛亮对垒,司马懿劝他固守不战,待蜀军粮尽再行进击,曹真听从司马懿之计,按兵不动。诸葛亮与魏军作战,连赢数场,无奈魏军不战,看看粮尽,蜀军只好退却,诸葛亮在撤退时设计斩杀了追赶的魏军勇将王双,全胜而回,只是北伐无大功。

第三次北伐,诸葛亮约会东吴一起进兵,希望东吴大将陆逊带兵牵制司马懿,自己再引军从祁山北进。东吴虽然答应出兵,却只让陆逊虚张声势,从形式上声援蜀军,实际上只是坐山观虎斗,并不真的出战。司马懿看出其中玄机,告诉魏主曹睿只专心防蜀,不需防吴。这次蜀魏较量,司马懿连吃败仗,坚守不出。诸葛亮因勇将张苞意外摔伤身亡,心中痛惜而成疾,只好暂时撤兵。北伐又是胜而不果。

第四次北伐,是源于魏军主动入寇汉中,蜀军出祁山,迎击魏军。诸葛亮再次与司马懿交手,诸葛亮摆了一个八阵图,司马懿虽然通晓,却不识其中变化,结果被诸葛亮打得大败而回,无计可施之下,只好用绝招---闭门不出。正好蜀军运量官因为延期而遭到诸葛亮痛责,愤而投敌,司马懿正愁蜀兵不退,这下正中下怀,利用他行使反间计,散布诸葛亮要夺取的谣言,让蜀国上下对诸葛亮猜疑不定。诸葛亮知道是司马懿用的反间计,但无奈人言可畏,只好撤兵返蜀,第四次伐魏又在大好形势下无功而返。

第五次伐魏,诸葛亮扮神与魏军周旋,不仅巧割麦田,收获了粮食,还击败了魏军。正在司马懿一筹莫展之时,蜀军永安诚的守将李严帮了司马懿一个大忙,李严本是守卫蜀国东部边关以防吴军入寇的主将,因为不能及时为北线作战的蜀军筹办粮草,就谎称吴军入侵,以抵延误之罪。诸葛亮不明就里,以为吴军真的入寇,怕成都有失,连忙撤军回防。司马懿听说蜀军撤退,顺势出击,以为可以捡个便宜,结果被诸葛亮设伏打得大败而逃。只是这次北伐又成泡影。

第六次伐魏是诸葛亮最后一次带兵北伐,这次北伐,诸葛亮作了长久作战准备,下定决心不成功便不回。为了保证粮食供应,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这种运粮工具,解决了蜀道崎岖运粮艰难的问题。接着他以粮食为诱饵,在上方谷精心设计了一个陷阱,等着司马懿自投罗网,只要司马懿一死,诸葛亮将长驱直入,进军中原。诸葛亮对这次决战充满信心。司马懿如期而至,几万大军被围困在上方谷,被蜀军火烧箭射,无法突破诸葛亮布下的天罗地网。司马懿知道此番再无生还之机,与两个儿子在阵中抱头痛哭。正当此计要收全功之时,天公不作美,突然电闪雷鸣,暴雨如注。所有诸葛亮精心布置的火药、易燃物顿时失去功效,大火也被大雨浇灭,司马懿借机仓皇逃遁,捡了一条命,自此打死也不出战。诸葛亮使尽招数激怒司马懿,甚至让人送去妇人衣装对其极尽羞辱之能事,司马懿毫不为之所动。结果,诸葛亮因为军务繁重,身心憔悴,一病不起,没于五丈原,真正做到了他自己所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杜甫曾有诗赞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六出祁山,未成大功,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壮志满怀,精忠报国,可惜天不假年,诸葛亮毕生都在谋划,如何鼎定中原,然正如当初他出山时名士黄承彦所言:孔明得其主而不得其时。

你可能感兴趣的:(以攻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