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论胸围尺寸的时候,你是否听过类似的调侃:
我平胸,我骄傲,我为祖国省布料;你大胸,要警惕,乳腺疾病找上你……
在网络上,也不乏关于“胸大的女性是否更容易患乳腺癌”的疑问。
乳房大的女性真的容易患乳腺疾病吗?《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采访乳腺科专家,给你一个科学的解释,并教你保护好自己的乳房。
受访专家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肿瘤中心主任 曾晓华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胸外科兼乳腺外科主任 王远东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乳腺肿瘤外科主任医师 何建军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范志红
胸大的人更易患乳腺癌?
在回答“胸大的人是否容易患乳腺癌”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下乳房的构造。
造成乳房体积不同最主要的组织是脂肪,而绝大部分乳腺癌发生在乳腺导管系统,脂肪组织是不会产生癌变的。
即使是平胸的男性,也有患乳腺癌的风险,只是发病率比女性低很多,约占总发病率的1%
因此,乳房大小并不影响患癌的风险。男性也别忽视自己的胸部,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乳腺癌容易盯上12种人
胸部大小与患癌概率无关,但是如果具备了其他高危因素,不论胸大胸小都有可能得乳腺癌。
有乳腺癌家族史,特别是患者的母亲或姐妹曾患乳腺癌,在绝经前发病或患双侧乳腺癌;
月经初潮过早(12岁以前),闭经过迟(52岁以后);
年龄超过40岁未孕或第一胎足月产在35岁以后;
曾患一侧乳腺癌者,对侧乳腺具有高危险因素,尤其病理诊断为小叶原位癌或多灶性癌者;
病理证实曾患乳腺囊性增生病,尤其含有活跃的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结构者;
有过多X线胸透或胸片检查史者,但每年一次的体检胸片或乳房钼靶X线检查不会增加乳腺癌风险;
曾患功能性子宫出血或子宫癌者;
肥胖症患者,尤其绝经后显著肥胖或伴有糖尿病者;
长期大量使用外源性雌激素者;
有不良生活习惯者,如抽烟、喝酒、熬夜;
多次人工流产女性,或性生活混乱、长期性生活不和谐的女性;
心理压力巨大、有巨大精神创伤者。
不论什么年龄的女性,一旦察觉以上一种或一种以上表现,就可列入乳腺癌高危人群。
自查乳腺,每月有个最佳时机
40岁以上的妇女应当每月自查一次,有高危因素的患者自我检查的年龄应当提前。
自查乳腺的最佳时间,是月经后第9~11天。此时雌激素对乳腺的影响较小,乳腺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容易发现病变。
自查方法
看:最好在大镜子前进行,观察乳房外观,对比双侧是否对称,皮肤是否有凹陷、颜色是否异常、有无橘皮样等改变。
摸:站立,手指并拢平摸,按外上、外下、内下、内上、腋下顺序,仔细全面地检查是否有肿块,触摸腋窝和锁骨上窝有无肿大的淋巴结。然后压迫乳晕,看是否有液体排出。
乳房检查结果一览表
不用紧张需要警惕
皮肤肤色正常,光滑发红、像橘子皮
乳头正常凸起凹陷、溢出液体
肿块可移动不可移动
比较软有点硬
长得慢长得快
大小随月经变化无变化
疼痛与月经有关不疼,或与月经无关
腋窝/锁骨淋巴结无肿块
肿大,或有肿块
乳腺癌筛查
如果发现肿块或其他异常,要及时到医院做检查。
20~35岁女性,每3年到医疗机构做一次乳房检查。
36岁~39岁,每1~1.5年检查一次。
40~45岁,每年一次乳房钼靶检查。
45~69岁,每年1~2次乳房钼靶检查。
70岁以上,每2年一次。
4类食物保护你的乳房
据现有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除了跟精神压力大、熬夜等生活习惯因素有关外,乳腺癌还是个和食物结构关系比较密切的癌症。
这些饮食习惯趁早改一改
喜欢烹炒煎炸和高脂肪食物、大量吃煎炸肉类和加工肉制品(比如香肠、火腿、腊肉、培根等)、吃大豆(黄豆、黑豆)和豆制品(如豆腐、豆腐干、豆浆等)特别少、吃全谷杂粮比例较低、喝酒等饮食习惯,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
预防乳腺癌,首先要改变上述高风险饮食结构,此外还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
把一部分红肉换成鱼
研究表明,膳食中的脂肪酸比例和乳腺癌风险有关,鱼类中的欧米伽3脂肪酸比例升高时,乳腺癌的风险较小。
2
多选茶籽油和橄榄油
把一部分炒菜油从豆油、玉米油、花生油等换成茶籽油、低芥酸菜籽油和橄榄油。茶籽油、低芥酸菜籽油和橄榄油都是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在烹调加热中的耐热性也更好一些(非初榨的橄榄油可用于炒菜)。
3
多吃深色果蔬
多吃深绿色、橙黄色蔬菜,以及橙黄色的水果(比如柑橘类)。深绿色和橙黄色蔬菜水果大多富含类胡萝卜素。对相关研究进行系统分析和汇总分析发现,血液中类胡萝卜素的浓度越高,则患上乳腺癌的风险就越小。
4
多吃十字花科蔬菜
十字花科蔬菜比如圆白菜、西兰花等,含有多酚类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等帮助预防癌症的营养素,且十字花科蔬菜中的硫甙类物质也有较为肯定的防癌作用。
除了饮食,生活中也要注意保护乳房。如文胸不要过紧,每天佩戴不要超过10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