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了解过去才能走向未来

2016年7月开始尝试阅读一些人文社科著作,尤其是中国传统方面的著作。这类书以前涉猎的特别少,可是当苦苦思索不得的时候,感觉只有了解了我们这个国家,了解我们的历史,才能真正地了解现在的我们。读历史书感觉不够速成,有分析可能更能有清晰的了解。

费孝通老先生的这本书是社科类的经典,行文浅显易懂,好像在和你说话,让你看上一遍又一遍。薄薄的一本小册子,其中的每个字都值得玩味再三。


现在已经没有文盲了,在费孝通的年代文盲很多,下乡的人觉得乡下人土气,可是城里的孩子不会抓鱼,分不清五谷。费孝通在《文字下乡》中说到:“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了。面对面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字呢。”

这样的说法让人眼前一亮,整本书大部分的文字都是在刷新你对中国的认识,你觉得很亲切,因为这些现象就在你身边,你觉得很新奇,因为这些现象的背后原来有着这样的缘由。这些缘由来自我们的中国传统,了解了这些,好像就窥见了我们社会人情往来的密码,好像看待世界也更清楚了一些。


阅读的过程中,经常会想起巴金的《家》、《春》、《秋》。在一个传统旧中国即将没落的时代,高老太爷以为自己是一家之长,以为他期待的那个四世同堂的时代依旧存在,结果都只是假象,他的儿子背着他却做着荒淫无耻的事。

在《乡土中国》中有这样的描写:“在长老权力下,传统的形式是不准反对的,但是只要表面上承认这形式,内容却可以经注释而改变。结果不免口是心非。”写的就是这样一个即将没落的封建社会家族。

其实这样的时代已经完全更迭好了吗?好像也没有,在我们的时代,有些人继续靠着公职,以吃铁饭碗为荣;有些人完全逃离的这样的生活,去大城市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有些人在公司呆了一段时间,最后还是回到了考公职道路上。

在我们这个时代,好像还是有很多人靠关系找工作、找实习。我们的社会依旧是一个有关系走遍天下的社会。我们的社会的人际关系是“以‘己’为中心,像石子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关系。”有权势的人他的周围围绕着很多人,他的水波涟漪比较大,普通人的水波涟漪可能就比较小,这就是我们的社会传统。

这样的境况是否会改变呢?我不知道,如果这是我们传统内核所具备的东西,也许消逝过度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我们可以从母系氏族过度到父系氏族,经济的发展总是会改变社会的格局。

但社会的变迁总会逐渐完成的吧。“在变迁中,习惯是适应的阻碍,经验等于顽固和落后。”

你可能感兴趣的:(《乡土中国》:了解过去才能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