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学习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技能:成为更好的自己——“自学”篇

学会学习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技能:成为更好的自己——“自学”篇_第1张图片
Elon Musk,创立了PayPal、Tesla电动车、SpaceX、SolarCity

摘要:真正地培养几个好习惯,然后不断重复,让这些习惯像一日三餐一样融入你的生活,你的命运就会改变。学会学习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技能,你会哪些专业技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能力学习哪些知识或技能。如:Elon Musk小时候自学BASIC,用3天的时间学完了6个月的课程,再后来制作游戏Blastar卖了500美元。2001年10月,Musk通过阅读图书,学习如何制造火箭。

笔者建议看文章之前先试着问自己几个问题,这样阅读目标性会更好:

1. 我每个月读几本书?这些书填补了哪些方面的知识空白?

2. 我的学习方式是什么?针对这些我有做出调整吗?

3. 对遇到的问题,我有想当然吗?如何证明自己独立思考了?

4. 我每天坚持写日记吗?我有坚持在写自己的作品吗?

笔者曾经对人与人的差别进行过细致的研究和认真的思考。人与人的差别从来不是他拥有什么不二法门的独家秘笈,或者什么技巧,而是他们有一些好习惯,通过日积月累,完成了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接下来几篇文章,笔者会对几个非常重要的习惯进行分解,当然可能挂一漏万,请读者批判性阅读,如有疑虑,欢迎评论或者到微信公众号“牛棚琐思”(id:bull_think)拍砖^_^

本篇文章我们来说第二个问题——自学。这个系列一共完成的章节有:

成为更好的自己 ——“阅读”篇

成为更好的自己 ——“自学”篇

成为更好的自己 ——“思考”篇

成为更好的自己 ——“写作”篇


培养自学的习惯

德鲁克在《个人的管理》中写道“我的学习方式是什么?“,问题关键是学会如何学习。

在学校,由于环境一样、进度一样,再加上种种限制,人与人的差别被无意中压制着。就比如两位同学,学霸考了100分,学渣考了99分,咋一看,差不多啊,为什么后来两个人的命运有天壤之别。这背后有什么奥秘?

学霸考100分,因为试卷上只有100分,学渣考了99分,他还有提升的空间。因为学霸知识体系完整,而学渣还有盲点,1分之差虽然在数值上相差无几,但是在意义上相去甚远。这些细致但重要的差别,随着日积月累,到最后就会形成鸿沟!一旦走出校园,系统化的学习变得越来越困难,而这时人与人的差别才开始显露出来。

那么我们的学习方式到底是什么?

笔者通过大量对比、研究总结了一些切入点(参考资料在文末),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体状况批判性地学习和改进。

比较学习

我们的大脑是非常奇特的,如果你让它记住单个知识点,很快就会忘记,但如果和已有的知识比较,或者把两个陌生的知识点比较,事情就变得容易了。

以学习计算机编程为例,当我们学习进程、线程时,可以画一张表格对比空间、CPU、通信、两者优缺点等等。当我们学习数据库时,可以列出常用数据库MySQL、Redis、MongoDB等,对比他们的存储方式、优缺点。当我们学习进程间通信时,可以比较各种通信方式的适用场景,优缺点。

比较本质上是建立联系,在原本零碎而抽象的知识点上建立联系,就像用线把珠子串起来。零散的珠子容易溜走,成串的链子更易于存取。

善于比喻

其实,刚刚我们已经用到这个技巧了,还记得我们在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比喻成用线穿珠子吗?比喻也是一种建立联系的重要方法。不过,在这里更多得是把抽象概念映射到现实世界。

比如Bruce Molay在《Unix/Linux编程实践教程》中把内核中的管道比喻成花园里的水管,把socket进程通信比喻成提供报时服务的电话。我们还可以把网络上流动的数据包比喻成快递业的网络运输,或者高速公路上飞驰而过的车辆。抽象的概念一旦变得具体,大脑就会轻松很多,毕竟抽象思维是左脑思维,在很多情况下右脑是被压制着,我们需要一种方法促使左、右脑顺利切换,右脑通常会带给我们惊喜!所以,下一次遇到复杂问题或者艰涩的概念时,试着给它找一个合适的比喻。

7×24小时记录

让右脑为我们工作。

你是否记得正在刷鞋子时,灵光乍现的点子;在散步时,困扰已久的问题,突然有了转机!

李敖在学校军训的时候,把一个小本子和笔用绳子绑在腰上,把脑子里突然冒出来的点子赶紧记下来。

日常工作中,大部分工作都是依靠左脑完成的,右脑通常处于压制状态。其实,这是很大程度的浪费,我们需要尽可能地放松,将问题放到脑子里“浸泡”一下,做一些轻松的事情,然后静候佳音。

你所要做的是随身带一个记事本,因为右脑的输出是非线性的,好点子会突然冒出来!

卡片联系

这个技巧在上一篇文章《成为更好的自己——”阅读“篇》中已经做过介绍,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法,好多伟大的阅读者、写作者都采用此方法,既方便制作与携带,还容易对知识点进行重新组织,建立联系。

总之,低成本,高回报,又可以反复使用,是自学练级的一大利器!

制作卡片,可以把新的知识点写到纸上,制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强化记忆,随身携带,还方便复习,基本上一个知识点看上七八遍就不容易忘记了。

消化完知识后,不要扔掉卡片,最好保存在一处,方便后续步骤的使用。

思维导图


学会学习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技能:成为更好的自己——“自学”篇_第2张图片

画思维导图能帮助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书本的内容。读者通过抽象与总结,甚至用自己的话复述作者要表达的内容,可以在更高的维度上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思想。

关于如何制作思维导图,读者朋友可以阅读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系列,他是思维导图之父,一生都在探索发现如何更大程度的开发大脑。相信您一定会有所收获!

这里,我们探讨如何在更深层次利用使用思维导图。给一门课或者一本书制作思维导图虽然很不错,但是一本书仍然有自己的行文逻辑,组织结构和体系,我们无法融汇在一起,也就为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增加了难度。

那怎么办呢?正如上文中所提,制作卡片其实就是对书中内容加以“碎片化”,讲书之整体打碎,变成一则则知识碎片,列于卡片的载体之上。

而这一步的重组,则是讲碎片通过合并、组合、梳理,将卡片按思维导图的方式组织起来就像渔夫结网,这样用的时候就可以按图索骥,也方便复习。

构建知识体系

这一步骤是思维导图的后续和延伸。如果把思维导图比做分块/组块(chunking),在这一节,我们从更高的维度组织这些块(chunk)。

构建知识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就像建造一座大厦,打地基,搭脚手架,制作混凝土框架等等。构建知识体系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这个系统工程通常要历时几年、甚至几十年,也许永远没有停工的一天,好在你不需要构建完才能使用,不断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并将新的知识整合到体系中。

在德鲁克《个人的管理》看到一段内容:

每过三四年,他就选择一个新的学科。例如,统计、中世纪史、日本艺术或经济学。要精通一门学科,3年时间的学习是绝对不够的。不过,要了解一门学科,3年的时间就足够了。 60多年来,德鲁克坚持一次选修一门学科。“这种学习习惯不仅为我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而且迫使我接触新学科、新学说和新方法,因为我学的每一门学科都有不同的假说,并且采用不同的方法论。

延伸阅读:

《程序员思维修炼》Andy Hunt

《个人的管理》彼得•德鲁克

《管理成就生活》弗雷德蒙德•马利克

《思维导图》东尼•博赞

《思考的艺术》东尼•博赞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会学习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技能:成为更好的自己——“自学”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