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为
每天睡前都是我跟UU的“特殊时光”:简单聊会儿天,分享彼此当天开心的、不开心的事情,然后我陪他躺十分钟再出去。大部分时间里我利用那十分钟听音乐做冥想,UU就躺着睡觉。
上上周从北京回来后,UU就很喜欢粘着爸爸,每天睡前都要求爸爸陪他。前几天爸爸出门散步十点多还没回,UU困得瞪大眼睛边等爸爸边打哈欠都不愿意我陪他。
我很诧异:“爸爸陪你和妈妈陪你,有什么区别呢?”
UU说:“妈妈陪我时会戴耳机听音乐。”
我接着问:“那妈妈听音乐时你有什么感觉呢?”
“妈妈听音乐时就不理我啦,我觉得很孤单……”说完UU就哇一声哭了。
我大为震撼。看样子情绪积压已久。
我仔细感受了一下,睡前这十分钟我确实很不耐烦。我希望他早早睡觉我可以安心做自己的事情。
我以为躺在他身边就是陪伴。
我以为每天给他的回应够多、教他表达、关系够好、足够倾听,他不会有积压的情绪了。
我依旧忘了,孩子是一个很好的觉察者,却是很差的表达者。
很多时候他不会说,他的情绪、诉求只能通过行为来表示。
二、感受
早饭时跟我很尊敬的前辈(美国人)微信,聊着聊着发现他发的文字我没看懂(科班英语和生活英语是有差距的),我随口问韩先生啥意思。
如此前后问了两次,韩先生边煎鸡蛋边很诧异地问:“哎你今天咋回事,这都是很简单的表达啊。你还是英语专业研究生呢。”
也许他的语气诧异地近乎讥诮,我瞬间被击中。
我万分委屈:“那我就是不知道啊,我又不是故意的”话没说完,感觉已经快要哭出来了。
韩先生看我反应激烈,试图过来解释;我连忙摆摆手说:“我这会儿有些情绪需要消化一下,等会儿再说。”
我开始静心听自己内在的声音:
虽然我做的不够好,但我已经尽力了。
我考的很差,我很难过和自责。
我不管怎么做,都满足不了你们的要求。
我很无力,我不知道怎么做,你们才会满意。
我也希望自己足够好,但我就是做不到。我很愧疚。
当你们指责我时,我觉得自己很无能,我不行,我做不到。
于是我发现,这哪是跟“老公”吵架,这分明是借着别人跟自己过去无数次被打击被指责不被认可的经历和情绪对抗啊。
三、行为、感受和信念
串联起来看,UU的行为“一定要爸爸陪”的背后,是他“不被爱”的感受;感受的下面,则是他的信念:只有爸爸妈妈全心全意陪伴我,我才被爱、才会有价值。
成人也一样。我的信念是只有“被别人认可我才有价值”,所以当感受到被指责或嘲笑,内心就涌起无边无际的委屈,要么反抗以显示自己不是那么没用,要么干脆就放弃。
当冰山下的感受和信念没有被看见或发生变化,行为往往会以这种或换一种方式持续。
比如:妈妈不陪我,那么要求爸爸、爷爷或者老师来关注我。
比如:睡前你不陪我,那我在你打电话、工作、做家务的时候粘着你......
四:改变
作为一个整体,改变的发生往往需要行为、感受与信念的共同参与。正面管教的很多工具和态度能从三个方面帮助孩子发生改变。
感受层面的改变:陪伴、鼓励、说出爱和关怀,感觉好才能做得好(feel better, do better)。
行为层面的改变:特殊时光、约定暗号、给孩子意想不到的举动(发脾气时意外的拥抱)、把行为引向有建设的行为(分派积极任务、帮做家务)
信念层面的改变:鼓励、手把手的教授等等,帮助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和安全感。
成人的改变相对孩子会更难一些。成人积压的情绪、行为习惯和根深蒂固的信念价值观系统,让改变无法一蹴而就。
然而重复旧的模式只能得到旧的结果,内心愿意改变、行动坚持配合,那么慢慢的新的模式就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