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136的文章。2017·6·16
分工是社会发展的趋势。这是我们今天回头看发现的。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历史的发展是农业社会,然后过渡到商业社会,在自然经济的时候,大家后之间的联系比较少,是人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的社会而后到了商业社会,就好像是流水线,一件商品的生产,需要的是很多人的合作。我们是一个整体。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分工的商业社会其实是进步了,效率更高了。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具体的问题,大家又难免犯糊涂。
我们经常用到一个句式,是“只要人人都……,世界将……”。比如,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只要人人都严防死守,社会治安环境将得到根本好转。
这么说当然没有错,但是这些口号的背后,是相信“人多力量大”,而不是相信“分工带来效能”。
学到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垃圾分类,又长知识了。
我们知道,垃圾分类最早起源于欧洲,后来传播到日本。和日本人的严谨精神结合起来,很快成为日本社会的标志性现象。日本全国各县,都有不同的垃圾分类政策,大部分都非常严格。比如说,日本横滨地方的垃圾分类手册,多达27页,518项条款,规定的非常细致。
金属垃圾归到金属,塑料垃圾归到塑料,这就不用说了。但是往往一件垃圾的不同部分,由于成分不同,也要拆开分类。比如,饮料瓶盖和包装纸,它们虽然都是塑料,但化学成分和硬度不一样,也要拆开分类;饮料塑料瓶本身,则要单独归到另一类。
再比如说,一包香烟抽完,它的香烟盒外包膜是塑料的,盒子本身是硬纸片,而里面的铝箔则是金属,这些也要区别分类,投到指定的垃圾袋里。至于厨房生产的生活垃圾,米饭、汤汁这是一类,骨头则要单独分出来,装到不同袋子里。
日本街头不像中国,很少见到垃圾箱。日本人都是在家收拾好垃圾,分门别类放好,等垃圾车来收。而且每个区域,垃圾回收的时间不一样,当天没收走的垃圾只能等过两天再扔。
在日本,如果垃圾不分类,乱扔垃圾,是一件非常丢脸的事情,上升到了道德的高度。轻则被批评、指责;重则垃圾会被拒绝收走,退回,甚至加收垃圾处理费,总之麻烦一大堆。
因此,日本国内自己也有人在反思,说日本社会越来越细致的垃圾分类,其实不是好事。很多家庭主妇,包括普通年轻人,每天花十多分钟整理垃圾,很没有必要;很多垃圾不能及时收走,占用家里太多空间。
但更重要的是,垃圾分类,并没有让垃圾回收的效率提高。
这个结论不是我下的,而是垃圾工业的资深人士说的。日本东京有一家规模很大的垃圾回收企业,叫白井株式会社,他们的社长叫白井徹。白井徹站在行业角度说:垃圾分类太详细,不但没有降低企业成本,反而提高了成本。也就是说,人们辛辛苦苦把垃圾分好类,其实是在帮倒忙。
好奇怪,垃圾分类明明提高了分拣效率,怎么还说提高了成本?
白井徹说,你们不了解垃圾行业的成本比重。垃圾回收,主要分两大块流程——运输和分拣。垃圾分类确实降低了分拣成本,但是提高了运输成本。回收过程中的运输成本,要占70%左右。
垃圾分类太仔细,企业就要增加垃圾桶、运输车辆、人力成本。一辆车过来,只能收走其中一类垃圾,其他类别只能等下一趟来收。这样一来,无形之中效率降低,成本却大大提高了。
问题来了,既然细致的垃圾分类没有提高效率,为什么日本人还在坚持呢?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垃圾分类成了仪式性的事情。
它相当于一个全民的教育过程,提醒日本人不要乱扔垃圾,要爱护环境。这些成本不是企业自己付,而是由政策推动,由政府和居民通过税收来承担。
至于垃圾回收企业,他们反正是从政府那里获得补贴,弥补分类带来的成本增加。所以,企业是没有动力去推动改变这件事的。这相当于政府征税补贴企业,维持这个环保教育体系。普通民众确实获得了干净整洁的环境,但背后也有代价,就是交税来补贴低效产业,和生活不便利。
那中国的情况怎么样呢?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中国的垃圾分类问题其实没有那么严重,为啥?
因为中国有一个特殊的分工,或者说社会队伍——俗话叫“捡破烂”,学名叫“拾荒者”。
我们平常扔完垃圾就走,看不到之后发生的事情。实际上,从小区里的保洁工人,到垃圾填埋场里的驻场拾荒者,再到废品收购站,这背后有一个庞大的产业链。
可能你也见过,有人不断沿街去翻捡垃圾箱,里面的塑料袋、塑料盒会被他分类叠好,卖给废品站。至于纸箱、铁盒、塑料瓶之类的,这是比较“值钱”的东西,甚至会引发拾荒者之间激烈的竞争。公共场所的垃圾箱,通常不超过几分钟,这些“值钱”的东西,就会被捡走。
解决一个社会问题,有两种手段。一是,呼吁、教育,让人人动手;二是,通过社会分工,把全社会的问题,变成一部分人的生计和专业。前者,往往变成社会的精神性的仪式;后者,往往才是真实有效的解决途径。
答案是,仍然相信社会分工的力量,相信分工。
分工就是在把业余变成专业,发挥每个人的最大的价值,让每个人都各有所长。
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最大效率,那么总的效率一定是提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