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情感探索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抒情名篇,在其诗歌创作生涯中占有重要地位。对这首诗的印象,没有对此作过专门研究的普罗大众一般会以为它的主色调是碧海蓝天,是光和温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确,从字面上来看,心灵的开阔加上风景的优美,看起来确实是温暖美好的,但是世上还有一种情绪叫强颜欢笑,还有一种感情叫笑中带泪,这才是真正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才是海子真正想要表达的情感。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于一九八九年一月十三日,两个月后,海子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有人认为这首诗一如往昔,仍是抒发诗人一腔热情的呼唤,如一九八四年的《亚洲铜》一般,只是一个情感强烈的诗人发出叹咏,一颗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发出颤动,只是在热切地讴歌和赞美。但是,两个月后他死了,自杀而死,带着对这个世界的失望与释然诀别,再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否明快如初呢?人往往得不到什么才更想要什么。现实足够冰冷才会去诗歌中寻求温暖,一九八五年海子恋爱了,经历了极短暂的幸福时光,《你的手》,《写给脖子上的菩萨》…这个时期字里行间都是幸福的火焰在跳跃。但之后他们很快分手,这段感情他一直放不下,这样的海子是忧郁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这一背景上来看,可将之视为一首爱情诗,经历过刻骨铭心的初恋后,海子之后的每一段感情都随风消逝,无疾而终。从情感受挫的角度来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自有一番凄楚之意,这一点,无需多言,人类情感共通,产生心灵共鸣,自能理解。

再来看看海子所处的时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八十年代的中国改革开放已在进行,这个时代崇尚自由,给诗歌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但这种无限可能必然会承受时代发展带来的物欲攀升压力。海子的诗歌创作有个很明显的特征,便是空阔,想象上天马行空。就算是写“喂马”,“劈柴”,也离不开“周游世界”的浪漫情怀,这样的海子是自由的,是随心所欲的。所以面对时代发展的趋势,他无措,茫然,他抗拒。海子的意义,在于他的诗人生命所实现的对现实的物欲压力的抗拒,但是他无法抗衡,自能选择退缩,一场注定失败的战役,未开始,也没有开始的必要。在他的创作中,丰富和贫乏,伟大和虚弱,炽烈和苍白…种种互斥的要素在撕扯,他从都市转向原野(例: 《给安庆》一《五月的麦地》),从现代转向古代(例: 《西藏》一《七百年前》),从东方转向西方(例: 《亚洲铜》一《给伦敦》),从世俗转向宗教(例:《传说》一《耶稣》) …他明显地开始回避世界,在诗中寻求一方净土,从此天高海阔,恣意人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于这个时期,主色调已是沉郁,描摹的美好画面,未尝不是诗人对现实失望的一种美好想象,这样看来失意伤感居多。

一个人的性格对其行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一位诗人来说,这种影响尤甚。一位忧郁的诗人即时笔下的花朵开的再绚烂,气味也是沉抑苦涩的。海子的性格中纠结自抑占了很大一部分,天生性格使然,后天磋磨加剧,总之这种性格特点在作品中总有体现,所以你以为他在热情高歌,可他的脸庞却是失落悲伤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亦如此,绚烂的花束浸在悲伤的汁液中,从其创作历程可窥视其心路历程,进而了解其性格特征。高处不胜寒,,这种感觉普通人无法理解,只有天才如速食,海子才会有这样的体会,海子年少成名,学业有成(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天才的光环在他身上早已初显端倪,他天资聪颖,5岁就能背48条毛泽东语录。他心气甚高,儿时便不爱与同龄孩童嬉戏玩闹,在大学期间也多爱一个人独来独往,这是他的性格在作祟一孤独,或者说他是刻意追求孤独,大概有天才的优越感,觉得自己卓尔不群;此外海子作为嫁妆长子,需要肩负很大的责任。“那里的谷物高高堆起,遮住了窗户,它们一半用于一家六口人的嘴,吃和胃,一半用于农业”(出自《春天,十个海子》)这种满怀压力的情感宣泄于他的笔下;海子从一九八三年开始写诗,诗中“死亡”,“墓地”等词频频出现,而且许多诗中引用暴力意象修辞,如“冬天里放火的囚徒”(《给卡夫卡》),“你嘴里叼着光芒和刀子”(出自《佛晓》)。这些正是他内心极度脆弱的体现;许多专家学者在深入研究海子之后,认为他有天才崇拜和自杀情节,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从《我热爱的诗人一荷尔德林》,《阿尔的太阳》(给梵高…)可以看出他对天才是怀有一种向往与赞美的,但不管是荷尔德林还是梵高,都有一个共同点一江郎才尽,遗憾而终。我不知道冥冥中是否自有联系,海子的自杀是否与他们有关?我有一个可怕的猜想,他是否是追随模仿超越?天才与天才,既惺惺相惜又互不服输,如果说天才诗人崇拜的天才是无措茫然离场(荷尔德林因才伤脑,陷入白痴状态,后逝世;梵高则是精神失常自杀),那么天才诗人海子的去世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完美落幕,他在《自杀者之歌》中写到“伏在一具的斧子上”,“你把枪打开独自走回故乡…”,如果这些还不足以证明,那“你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蔓延”(《春天,十个海子》) “从笨重的天空跌落,撞在陆地上,撞碎了头,撞烂了四肢”(《桃花时节》)这些诗足以看出,海子把自杀视为一种艺术,他无法接受如荷尔德林,梵高等人一样的结局。当一个人清醒地为自己的余生落幕做好安排时,本生就是悲伤是一件事。带着这样一种思索再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是不伤感的。

海子的时代经历了其自身性格限定了其创作情感的表达,《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需要在这种界定下去解读。“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这是因为感受到不幸福所以才想要追寻幸福。“喂马,劈柴,周游世界”这是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只有宥于世俗无法脱身的人才有这样的感叹。“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今天似乎还五谷不分,不理尘世?“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现在与亲人久别失联?…以此类推,似乎整首诗乐观积极的人生观被肢解的面目全非,但这就是海子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这才是海子真正的内心感受。这样看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该是这样一幅图景:今天/我是一个不幸的人/忙忙碌碌,偏安一隅/今天,我不关心粮食和蔬菜/我借居一所,四面环山,寒暑交迫/今天,和亲人失联/…我

没有灿烂的前程/我无法与爱人相守…残酷吧,但这才是我们不知道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灿烂的花束散发着糜烂的气味,这是海子一个人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美好属于我们,消沉他一个人承受。

海子,是一个用心灵歌唱着的诗人,他一直都在渴望倾听远离尘嚣的美丽回音,他与世俗的生活相隔甚远,他甚至一生都在企图摆脱尘世的羁绊与牵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他留给世界的美好回忆,愿你能理解《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的海子,理解他的无奈失望失落悲伤;愿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把海子的明天变成你的今天;愿你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他的伤,带给自己的都是爱。海子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与世界释然,我相信那一刻他是幸福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情感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