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 am I”-********从写真到艺术摄影 ***
作品集进入冲击阶段
大家都在埋头苦干做项目
用功休息的片刻
来看看TA们都是如何做作品集的吧
一起相互打气鼓励
//
FST·Interview学员访谈小栏目新鲜上线
欢迎来围观第一位出镜的小伙伴~
Gaosh/高同学
F:你之前学的什么专业?
G:在福州念的广播电视编导,新媒体,现在已经毕业了。
****F:为什么会想到要学摄影呢,有什么契机吗
G:我们在大学学的是传统媒体嘛,主要是写剧本、拍片,大二有摄影课,第一次接触到相机,就开始觉得摄影有趣,发现自己的天赋所在,拍的照片得到别人的认可也很开心,就开始拿相机到处拍,但仅限于拍一些好看的,拍女生拍风景 ,日系的人像写真等等,那是很早的大二的事情。
▲ Gaosh摄影作品
自己毕业以后有去工作半年,在一个婚纱影楼做助理,我属于非常有个人风格,然后大家都说我的照片很有灵性,很有天赋,那时候喜欢的是偏时装类的摄影,对摄影也没有很多概念,只是追求形式上的东西。但在影楼呆久了你就知道拍的婚纱照,都是一些模式化的东西,我并不喜欢。老板也希望我拍一些赚钱的东西。
那时就我产生一个自我矛盾,“我是谁”,“我到底在做什么”,不管是为人处世、工作方面、还是关于自己的艺术理想都有很多很多的怀疑。
12月的时候刚好去英国,一个月的画廊游学,就辞职去英国,学到很多东西,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艺术,感觉到自己的匮乏,那时候才打开摄影这扇大门,接着慢慢开始想要申请学校。
▲ Gaosh摄影作品
F:那你想要申请的目标院校是哪里呢
G:想去伦敦艺术大学,心仪的院校是中央圣马丁——当代摄影与哲学,LCC是备选。
****F:你有喜欢的风格,或者特别喜欢的摄影师吗
G:没有特别喜欢的固定风格或某一个摄影师,就是看到某个作品很喜欢,就会心里产生共鸣感。以前就是看有些人拍照片很有美感,就很喜欢、很想模仿,但现在就觉得那种美只有形式,现在比较喜欢那种有内容有情绪有表达的摄影作品,更看重他表达了什么内容、用了哪些媒介、创造了什么有趣的东西。
****F:哪种是你比较喜欢的作品,或者搜集的一些作品之类,能给我们看看吗
G:随便看下,这是去年一位因为抑郁症自杀的摄影师——任航,他拍人体照片拍得非常好,是当代非常厉害的新锐摄影师。
▲ 摄影师任航作品
****F:你平时的创作灵感源自哪里
G:很好的方式就是看展了,现在不是有很多手机APP嘛,就会关注很多展,然后去查这些展览的背景、资料等,就是在手机上看一张展览作品和在现场看是完全不一样的,手机上可能只是一个角度,现场在那个空间里面,会有很完整的感受,包括明暗啊、氛围啊之类,比如有些装置它为什么是这样做的。
还有就是会多看书吧,当代艺术、符号学、传播学等等,给你看下我读的书单吧,下面这是一部分,还有很多是根据你做的项目去补充看哪些书,经济学的也有。
▲ 书架部分书单
****F:目前你现在作品集是做到哪个阶段了?
G:现在准备做第三个,已经做完两个,第二个还在完善中。 第一个是Who Am I ,第二个是关于抖音的,现在想把第三个项目和第二个合并,第三个是第二个的延申,然后再做一个项目出来。
****F:那看来第一个项目比较完整,就跟我们分享一下第一个项目吧
****F:他们看到照片或视频,觉得是他们心里认同的自己吗
G:为什么会问他们这个问题,因为有些东西他们本身是体现不出来的,不知道自己是这样的,无意识的,但是我通过一个很客观的一个角度,或者通过某一个特定的情境,比如他们给我说的孤独感、或者哪些行为,我从客观的角度去看他们,客观拍摄,他们会觉得 “这看似是我,又好似不是我”,或者他们觉得“这可能就不是我”,因为他们没有这样体会过,或者觉得我不能完全表达他们。
一般采访完之后会跟拍,有的拍一周,有的反复跟拍很久。比如找一个下午一直呆在一起,一起创作出这些东西来,或有时候他讲出很好的概念,但是我们不能很好地互动,作品就会一直拖拖拖。
其中有个男生他是跟我配合最好的,他本身是很戏精的一个人,很敢于表现自己,而且他说的很多东西我可以很好地展现出来,所有人看到那些作品,都觉得那个男生的作品是最有张力的!他的真实性和我的深挖掘 让整个作品看起来很有活力,最能体现出who am i这个概念。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说很多,有些人可以表现自己的真实,另外有些人会多少有些包装色彩,有个女生的素材我没有用,直接pass了, 她给我形容的自己是一个那样那样那样的人,但实际上我走入她生活以后发现并不是那样的,她过于包装她自己,或者说她不相信那是她自己。
▲ Gaosh摄影作品
****F:就你目前已经做完两个作品,对你而言最困难的部分是什么?
G:对我来说,应该是我的逻辑思维不够强,我的想法点很多,很有意思,但是我不能把他们完全融合起来,就是很分散,别人上课都是老师带着他们出想法出概念,我现在的问题是概念想法很多,但是寻找什么样的媒介,或者用什么方式表现、实现出来,就是中间这个过程我我有点弱,还在摸索适合我自己的方式吧。这应该是我目前比较抓狂的......
****F:在这个阶段,老师有如何去帮到你吗
G:老师其实没有说告诉我怎么怎么做,要用什么什么媒介之类的,但她会根据我的概念,帮我一起梳理,筛选哪些想法是可行的,然后指出哪些艺术家之前有做过相关的作品案例之类,给我参考,能够启发到我。
老师就是帮我打开更广阔的视野吧,可能我看到的只是这些内容,她会帮我找到更多的可能性,让我从一个很狭窄的瓶颈一下子顺畅地滑下去,但是接下来还是需要我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尝试,自己决定做成什么样。
▲ Gaosh摄影作品
****F:这种方式跟之前在大学校园的学习方式有什么不一样呢
G:在大学就是一种比较被动的学习状态吧,就是老师说是什么,教给你一些东西,你就知道这些东西,好像没有自己的思考,就是被动接受,再被动输出,而且大家输出的东西都差不多。
在这里的学习就需要自己更主动去思考,去探索和挖掘自己,有时候并不是因为做出来的和想象中差很多,因为有时候我也不知道我要做成什么样,我脑海里没有具体的一个参照,但就是会对做出来的东西不太满意,总觉得差点什么。我现在看我之前做的项目,觉得不够好,但其实是因为我现在比之前已经有进步,用现在的眼光看过去就是会觉得不够好吧,这就是一个掺杂着自我怀疑、自我鞭策、自我坚持的过程吧,才会慢慢上升,觉得有变好一点。
我还挺喜欢这个过程的,就是也挺痛苦的。毕竟我的同龄人已经开始工作,而且得到所谓的社会定义的认可或成功,但是我还在这里跟这些东西较劲,有时候也挺焦虑的,但是还是需要努力坚持。
▲ Gaosh在FST世贸天阶校区学习
****F:你当时为什么会选择弗斯特呢
G:从3月份来到这里学习,也有半年左右时间了。其实当时我有去过其他机构,还在他们机构参加了画廊游学的活动,几乎差不多都要定下来了,但是给我上课的老师,就是专业课老师,他的摄影风格并不是我喜欢的那种,出入还挺大的,就一直在犹豫。
后来就有来弗斯特试听,给我上课的孟老师背景是伦敦艺术大学的,而且她的风格是我想要的,就是想拍那样的作品,所以还是基于对老师的信任吧。
孟老师
伦敦传媒学院 LCC 摄影专业硕士
FST摄影专业、视觉传达专业艺术作品集高级导师
2015 年 被 ATHERINE MAGAZINE 列 入 AUGUST/SEPTEMBER,2016 年被列入 ARTSITS' DIRECTORY 中。作品《六人空间 面孔》、《小众的另一张脸》入选 2011、 2010 年院校联展中国平遥国际摄像节《中国平遥》。
****F:你现在对摄影的理解,或者以后的规划有吗
G:之前对摄影的理解就是很肤浅,只是流于形式表面的东西,追求好看,现在觉得摄影就是一种媒介,一种方式,来表达各种内容、情绪之类的。
其实我对后面还没有具体的规划,到底是会做什么,我现在最想做的就是考上心仪的学校,因为我现在就对摄影很感兴趣,就想学这个,但是我不能保证后面我不会喜欢别的,去做别的尝试或什么,这都是不确定的,但是我现在确定的是我想学摄影,那就先做好这个。
PS:最后,满心期待高同学能拿到梦校的OFFER!
末尾来一个软广,高同学因为一次画廊游学带来的思想冲击而改变的自己的轨迹,找到自己的方向,现在的她是笃定的、坚持的。所以把所有的怀疑和不确定都扔到街道上路途上,博物馆里画廊里,在与新的事物的对撞中不断明确自己的边界和想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