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歌剧院: 歌剧«Don Carlos»

«Don Carlos»是Verdi应巴黎歌剧院邀请完成的一部"大歌剧",共5幕,时长约4小时。大歌剧基本上是法国歌剧院专属的一个歌剧类别。一般为四或五幕,自19世纪20年代开始流行于法国。

本剧于1866年完成,但次年就已经出现许多其它版本。原版歌词是用法语谱写的,而流传更广的却是更倾向于抒情的意大利语版本。然而,对于法国歌剧史,尤其是对于巴黎歌剧院来说,Verdi本人和这部歌剧的重要地位都是无可质疑的。

这部剧被巴黎歌剧院如此偏爱的原因之一,是它的问世恰逢歌剧转型时期。19世纪下半叶,在整个音乐世界中,尤其在法国,存在一种要求更多戏剧化的趋势。其实这也是为什么"大歌剧"这种形式会诞生,且扎根于法国。«Don Carlos»很好地迎合了这个需求。

巴黎歌剧院: 歌剧«Don Carlos»_第1张图片
Acte I

今天看到的版本是巴黎歌剧院重新"装饰"过得新版。演员的服饰都是很现代的,场景布景也十分创意地采用如今很流行的简约且富有象征意义的道具。例如,一匹白马雕塑,一座古典沙发,两把教堂中祷告使用的椅子... 当然,最醒目的创新就是视频影像的植入。有时舞台正前方会降下一张巨大的半透明的薄纱幕布,而有时连这层幕布都不需要,影像直接投射在舞台的背景墙,甚至演员们身上。最夸张的就是,第一幕伊始,就有雪花状影像覆盖在舞台上。显得有些奇怪,但也许这种困惑也正是新布景的创作团队想要带给我们的感受吧~ 根据剧情,还会舞台上投射一些特别的肖像特写。显然同样是为了强化情感输出。

巴黎歌剧院: 歌剧«Don Carlos»_第2张图片
Acte I


巴黎歌剧院: 歌剧«Don Carlos»_第3张图片
Acte II

Verdi偏爱Shakespeare和Schiller,因为他不只在乎戏剧性,还在乎人物性格的多面性。这两位作家在他看来可以给予歌剧人物足够的深度。这一点在本剧中Rodrigue这个人物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作为隐藏很深的革命派,最终选择牺牲自己以换得Don Carlos的赦免。他在第四幕临死前的独唱赢得了最热烈的喝彩。

巴黎歌剧院: 歌剧«Don Carlos»_第4张图片
Acte III

«Don Carlos»的故事线条比较复杂,少有地同时包含了政治,宗教和爱情三个内容。法国歌剧的模式,西班牙的故事题材,从德国诗人Schiller那里获得的灵感,以及自己意大利作曲家的身份...这可能是Verdi最为复杂的几部歌剧之一了。整部作品也给人一种非常日耳曼化的印象。作为同时代的另一位大师,Wagner是Verdi十分敬仰的作曲家。所以,这部剧的灵感来源应该还不止借用了Schiller的故事那么简单~

巴黎歌剧院: 歌剧«Don Carlos»_第5张图片
Acte III


巴黎歌剧院: 歌剧«Don Carlos»_第6张图片
Acte IV

巴黎歌剧院: 歌剧«Don Carlos»_第7张图片
Acte IV

巴黎歌剧院: 歌剧«Don Carlos»_第8张图片
Acte V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群唱的作用远超出了填充剧情的需要,而以极其强烈的,甚至有时令人胆寒的方式哄拖气氛。每一场群唱都将当时主角们表达的情感无限扩大,有时提升到令人难以承受的强度。同样是在第四幕,在Rodrigue的葬礼上,悲痛愤懑的群众像决堤的江水一样涌出,合唱气力澎湃,震耳欲聋。

巴黎歌剧院: 歌剧«Don Carlos»_第9张图片
Acte V

最后,其实每一部大歌剧都会被要求附上几段芭蕾,因为芭蕾在当时的法国被视为最顶级最高雅的舞台艺术。然而如今的歌剧版本中已经剔除掉了芭蕾部分,不得不说算是一种遗憾...

你可能感兴趣的:(巴黎歌剧院: 歌剧«Don Carl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