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清单和碎片整理——面对遗漏的解决方法

人脑中分散存储的信息,在提取时经常会发生遗漏。可能有这样一个原因,就是人脑中根本就没有一个文件存储位置列表。当需要提取调用信息时,大脑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信息包括多少个分包,这些分包又分别被存储在大脑中的哪个区域哪个位置,它不知道文件分包的数目和每个分包存储的具体地址!

大脑就像一个懒惰而业余的仓库管理员,当货物运来时,他为了节省劳动量,将货物分包随手放在了每一个距离自己最近的空货架上,最近的货架放满了就寻找下一个空货架。最后货物散落在好多个不同的区域不同的货架上。这个管理员要么是一边放置货物一边做了记录,记录了每一个分包的具体存放地址。可是他太粗心大意,将记录了存放地址的清单随手乱放,等货主来提货时,管理员根本就找不见那个记录清单了,他根本不知道一共存储了多少个分包,每一个分包又存放在哪个区域哪个货架上。更可怕的是,这个管理员从一开始压根就没有做记录清单,也就是说,货物的数量和位置完全靠他自己记忆。如果他管理着一个小型仓库,运来的货物数量又比较少,他的工作可能也能说得过去,没有过多的错误和遗漏。

可从人脑那巨大的存储能力来看,人脑的存储像是一个巨大的仓库。年轻人的大脑像一个全新的仓库,每次运来的货物都可以放置在一个连续的区域中,即使管理员疏于记录存放列表,提取时也不容易发生遗漏,这就是年轻人为什么不容易丢三落四。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经过大量的存储和提取的动作,有时候还只是提取整组货物中的一个部分。长此以往,大脑中就会出现大量碎片化的空白存储区域,如果让那个懒惰而业余的管理员来存储货物,他一定会将货物放置在许多不同的空白区域中,之后就忘记了货物的数量和存放地址,这也就是为什么人越老就越容易忘事,越容易丢三落四的原因之一。

搞清楚大脑发生遗漏的物理机制后,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呼之欲出了。第一个方法就是建立存储清单,比如学习《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时,列出全曲结构图,同时将全曲出现的12个音乐主题的片段附在结构图旁边。结构图可以告诉大脑,这个需要存储的文件包括多少的部分,以及各个部分的连接顺序;音乐主题就像是对每一个结构组成部分的特征描述,通过特征描述可以准确地定位到每一个具体部分。

有些提取任务要求提取流程上的准确性,每一个提取动作的前后顺序都不能错,比如宇航员的操作动作就非常复杂,而且对动作顺序的要求也非常高,为了避免人脑存储和提取方面的劣势,人们将任务流程记录在清单上,宇航员看着清单执行动作任务,既不会遗漏动作,也不会弄错动作顺序。

第二个方法是进行碎片整理。经常复习,让管理员熟悉动作的完整组成部分和提取顺序,多次重复的结果就是他对要执行的任务非常熟悉,同时将这些组成部分打包放置在了同一个位置,这样就不容易发生遗漏和顺序错误。比如组织人们进行消防演习,地震演练就是这样的目的,通过经常的演练,执行动作时需要调用的内容分包被整理成一个大的包裹,放置在更加靠近仓库大门的位置,下次需要提取时就可以又快捷,又不遗漏了。

演讲者登台前,再次浏览演讲稿,就是在进行碎片整理,将演讲主题、各部分主旨、具体范例等线索再梳理和组织一次,保证演讲时信息提取的完整性,提取顺序的准确性和提取速度的敏捷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建立清单和碎片整理——面对遗漏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