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浓缩笔记 | 李笑来:我的读书经验

李笑来在知乎Live上分享的关于“我的读书经验”的4个主题:

  1. 我的读书路径是怎样的?在其中都经过了哪些境界的更新?
  2. 我的阅读的目的是什么?
  3. 我如何升级自己的“阅读操作系统”?
  4. 一些有必要说明的细节
5分钟浓缩笔记 | 李笑来:我的读书经验_第1张图片

**1. 我的读书路径是怎样的?在其中都经过了哪些境界的更新? **


我读书经历的五个阶段:

  1. 漫无目的地读书(28岁以前)
  2. 挑书来读
  3. 读各种学术文献
  4. 检索阅读(有目标的阅读)(30岁左右)
  5. 又回到漫无目的地读书,但挑书已经成为一种内建的能力(40岁以后)

1. 漫无目的地读书

读书这件事,在最初的时候,很难做到目标明确。而且,一上来就目标明确的话,很可能造成另外一个严重后果,即失去获得意外好运的机会。第一个阶段不用挑书,因为挑书也是一种逐步积累的能力。

这种饥不择食,有很大的好处。随便罗列,起码有这三个:

  1. 阅读变成了吃饭一样的需求,不读脑子就饿
  2. 经常有各种意外的好运,从莫名其妙的地方读到了原本可能不可能获得的知识
  3. 一不小心就积累了足够的里程——你要知道,驾驶经验远比驾驶技巧重要得多

关于选书的原则,参考李笑来在他的微信公众号“学习学习再学习”中写过的一篇文章《选书的基本原则》

2. 挑书来读

第二个阶段所说的挑书能力,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必然逐步形成。向别人索要书单,是使自己的挑书能力逐步退化,直至为零的最有效方法。 你的挑书能力,不可能不长进的,除非你一定要让别人帮你挑书。

我有两个(关于读书的)最基本的价值观:

  • 我需要认清现实并思考未来
  • 我更喜欢有繁殖能力的知识

最终,我的兴趣逐步转移到这类领域当中:

  • 英文原版
  • 心理学
  • 经济学
  • 策略学
  • 脑科学

在这些领域里,又是抓到什么,就看什么,看着看着就开始会挑了:哪个出版社更为靠谱?哪个作者更有趣?然后很快地进入第三个阶段。

3. 读各种学术文献

大量阅读学术论文,真的是非常锻炼阅读理解能力的。请注意我的措辞,不是阅读能力,而是阅读理解能力,重点在于理解能力

批量阅读学术文献,就好像是从父母的庇护下,离开而后独立生存一样。刚开始的时候,甚至有一点害怕。但是没过多久,就开始可怜过去的自己怎么那么傻,竟然总是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4. 检索阅读

所谓的检索阅读,就是有目标的阅读,大体上就是知道哪些书里大概有哪些领域的内容,而把它们保存在电脑上就像图书馆一样,然后运用全文检索功能,当你需要什么的时候,就通过关键词搜索,把那部分内容找出来参考。

5. 又回到漫无目的地读书

为什么又回来什么都看呢?因为目的性没那么强了。更重要的是,到了这个阶段,我们更需要了解真实的世界。什么都看,虽然总是不由自主地挑。挑书已经成为一种内建的能力,有的时候你刻意控制,才能做到当它不存在。

【总结】

从一个维度的路径来说,就是从泛到精,再回到泛;从另一个维度的路径来说,叫从全盘接受到部分接受,到不能接受的也多想想看。

我觉得这是三个境界。所有人都是从第一个境界(什么书都读,全盘接受)开始的。可是随着阅读能力的积累,你就会跟我一样,发现无论什么书,都有你完全无法接受的部分,或者是完全不应该接受的部分。你开始思考,你开始判断,你开始筛选,你开始取舍(挑书来读,部分接受)。过了四十岁,我进入第三个境界(又回到什么都读,目的性没有那么强了)之后,才觉得庆幸,第二个境界虽然比第一个境界好,但说实话也没有好出多少,常常会因为一时的好恶,错过好多精彩。现在的我,感觉世界广阔了许多,境界不同之后,也完全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2. 我的阅读的目的是什么?


阅读的目的是什么?很明显啊!改变生活。 改变生活中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习得新的技能

我相信在任何有耐心有时间的情况下,任何技能都是多多少少可以通过阅读习得的。

3. 我如何升级自己的“阅读操作系统”?


  1. 不仅要只字不差地读,还要反复地读。
  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最有效工具——写作

1. 不仅要只字不差地读,还要反复地读

我个人主张遇到好文章好段落的时候,都要只字不差地阅读。这是个需要刻意练习才能得到的最重要的技能,最终只有少数人能够做到。

首先,你要学会这一点:别总觉得“专业”这事儿是高高在上、触不可及的——事实上,只要你学习能力足够专业,无论什么,其实都可以学得比较专业。

其次,你要学会一个比较重要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想过要学会的本领———一本书,只要必要,即便读不懂,也要读完。 这世界真正有用的知识,真正有点难度的知识,从结构上来看,常常不是线性的

这个本领有了之后,很快你就会发现,你就是人们常常描述中的有悟性的人。读不懂不要紧,必须读完,而且要反复读。相信你的大脑有成长能力,这一点放心的话,你就必然是有悟性的人,什么叫悟性?就是想不通的东西反复想,想着想着不知道从哪个方向就找到通路了,这就是所谓的恍然大悟。

再次,你要理解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学而不用是多数人失败的根源。

【小结】

从书本当中去获得知识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最重要的一点是只字不差地阅读,然后读不懂的地方反复读,直到把那个传递的信息深刻地印在自己的脑子里,应用在自己的生活当中。

2. 提高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最有效工具——写作

阅读的时候,很可能一不留神、三心二意地就错过细节,你不耐烦了还可能故意会跳读、扫读、略读。而写作的时候,你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出来,没办法跳写、扫写、略写。

我在教写作课的时候,总有人问我,“我觉得我写出来的东西太肤浅,不好意思拿出去给别人看。”我只好告诉他们说,这事在写作上没有什么技巧,是你长期以来的阅读理解能力出了问题。你阅读不仔细,你阅读不深入,于是你思考不全面、不严谨、不深刻。

阅读目标常常很宽泛,比如说改变自己的观念。而写作目标反而很具体,比如说清楚一个观念。所以有写作目标的人相对来看,在阅读的时候更容易做到有目的地阅读主动阅读

4. 一些有必要说明的细节


如何看待碎片化阅读?

每天都要给自己腾出一个固定的阅读时间固定长度的阅读时间,至少连续一小时,这才是正道。到最后,一个人的总价值基本上相当于他能够有效集中注意力解决问题的时间长度,乘以那些被解决的问题在多大程度上是这个世界所需要的。

我总觉得碎片化阅读这东西,就挺扯淡的嘛,你什么时候见过有人捡硬币发财的?

阅读一定要在安静的地方吗?

你观察一下大自然就知道了,傲娇的物种必然很快灭绝。如果你只能在安静的地方读书,那就完啦,你随时都有可能被打断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5分钟浓缩笔记 | 李笑来:我的读书经验)